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8398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21
本公开属于不锈钢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不锈钢钝化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公开属于不锈钢的表面处理
,具体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不锈钢由于其自身不易腐蚀的性能,在现有技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中仍然会产生锈蚀、点蚀、变色等缺陷,因此需要对不锈钢进行防护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硝酸、氢氟酸、铬酸等进行钝化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大。
[0004]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无铬不锈钢钝化剂及利用该无铬不锈钢钝化剂的钝化方法,该钝化剂使用了数种有机酸、硝酸盐、硫酸盐。有机酸对不锈钢有一定腐蚀性,降低不锈钢光亮度。硝酸盐、硫酸盐对环境有不利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有机添加剂、硅烷偶联剂、醇等有机试剂为原料,提供一种不锈钢有机型钝化剂,能在不锈钢表面得到耐蚀性良好的防护膜,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同时不降低不锈钢表面的光亮度。本专利技术的组分中不含对不锈钢光亮度有影响的有机酸,不含强酸、铬酸盐、氟化物以及亚硝酸盐等强腐蚀性及毒害性物质,对环境影响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1

50g/L,硅烷偶联剂0.5

20g/L,添加剂1~20g/L,稳定剂50

500g/L,pH调整剂适量,余量为水,所述不锈钢钝化剂pH值为4

12。
[0007]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不锈钢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取规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添加剂、稳定剂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搅拌至均匀;用pH调整剂调整至规定值,加水至规定体积。
[0009]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将不锈钢件脱脂清洗干净后浸泡在上述不锈钢钝化剂中,静置,取出,干燥即可。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2]1)本公开采用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等有机化合物复合,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防护膜,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同时本公开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的组分中不含对不锈钢光亮度有影响的有机酸,不降低不锈钢表面的光亮度。不含强酸、铬酸盐、氟化物以及亚硝酸盐等强腐蚀性及毒害性物质,对环境污染性小。
[0013]2)本公开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将各组分称量混合即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0014]3)本公开只需将不锈钢浸润于钝化剂中,调整静置及干燥时间即可,操作方法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适合工业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16]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1

50g/L,硅烷偶联剂0.5

20g/L,添加剂1~20g/L,稳定剂50

500g/L,pH调整剂适量,余量为水,所述不锈钢钝化剂pH值为4

12。
[0017]本公开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又称为水溶性树脂或水溶性聚合物。能溶解或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分散体系。在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将偶联剂与水,添加剂等各组分结合,与不锈钢自身的Fe
3+
形成网联结构,附着于不锈钢表面,达到钝化目的。
[0018]优选的,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至少一种;
[0020]或,所述稳定剂为乙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乙醇、丙三醇为硅烷水解稳定剂。
[0021]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双氧水、间硝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双氧水、间硝基苯磺酸钠主要起加速钝化的作用。
[0022]或,所述pH调整剂为乙酸、氨水。在使用过程中,对混合完成的钝化剂进行pH测试,调酸加乙酸,调碱加氨水。
[0023]优选的,包括聚乙二醇20g/L,聚丙烯酸10g/L,聚乙烯醇5g/L,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g/L,3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g/L,双氧水5g/L,间硝基苯磺酸钠5g/L,乙醇400g/L,余量为去离子水,溶液pH值为5。
[0024]此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组分,对于不锈钢的有良好的钝化效果。
[0025]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不锈钢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取规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添加剂、稳定剂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搅拌至均匀;用pH调整剂调整至规定值,加水至规定体积。
[0027]优选的,混合时,一次性将所有原料添加混合。
[0028]本公开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将各组分称量混合即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0029]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将不锈钢件脱脂清洗干净后浸泡在上述不锈钢钝化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中,静置,取出,干燥即可。
[0031]本公开只需将不锈钢浸润于钝化剂中,调整静置及干燥时间即可,操作方法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适合工业应用。
[0032]优选的,所述静置温度为10~60℃,静置时间为1~30分钟;
[0033]优选的,取出后干燥温度50~180℃,干燥时间5

40分钟。
[0034]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不锈钢钝化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在不锈钢钝化中的应用。
[0035]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钝化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可应用于各类不锈钢。尤其适用于耐蚀性较低的Cr13型低铬不锈钢。
[0036]本专利技术所述不锈钢钝化膜耐蚀性检测方法,按照YY/T0149

2006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中第八项硫酸铜试验法,将用上述不锈钢钝化剂钝化的不锈钢试样和未钝化的原始不锈钢试样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分别记录表面开始出现红铜色的时间,计算钝化试样对于未钝化试样出现红铜色的时间提高的倍数表征钝化膜耐蚀性。出现红铜色的时间越长,提高的倍数越高,表明钝化效果越好。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钝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1)制备不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溶性高分子1

50g/L,硅烷偶联剂0.5

20g/L,添加剂1~20g/L,稳定剂50

500g/L,pH调整剂适量,余量为水,所述不锈钢钝化剂pH值为4

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乙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双氧水、间硝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剂为乙酸、氨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修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