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355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异步电机和固定在异步电机后端面的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箱盖、PCBA控制板、PCB功率板和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封装固定在一起的导热板、氧化铝板和单功率管,单功率管通过氧化铝板固定在导热板上,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电解电容和电流传感器;电解电容的输入端与整车电池端线束连接,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端与PCBA控制板电气连接,单功率管的输入端与PCB功率板电气连接,异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端穿过电流传感器与PCB功率板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异步电机控制器成本较低,同时具有集成度高、耐振动能力强的特点。能力强的特点。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石能源日益匮乏和城市污染日趋严重的前提下,汽车行业对传统燃油车的排放、节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燃油车需要经历频繁的启动、加速等城市工况,燃油效率较低,油耗增加,能量损失严重,而BSG(Belt Driven Starter Generator)技术便是对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工况进行节能优化,对其在某些工况下面提高燃油效率有着比较突出的效果,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完善且批量化生产的集成式高集成异步电机控制装置用在BSG产品上面,现有异步电机及其控制器体积和重量较大,而且现有的一些异步电机控制器通常都是设计的集成封装模块,即在电机控制器导热板上面进行DBC焊接,并进行模块的封装固定,灌封导热硅胶等工艺,这种模块焊接和封装成本昂贵,并且不耐发动机严酷震动等级,可靠性差,不适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异步电机和固定在异步电机后端面的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箱盖、PCBA控制板、PCB功率板和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封装固定在一起的导热板、氧化铝板和单功率管,所述单功率管通过氧化铝板固定在导热板上,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电解电容和电流传感器;
>[0006]所述电解电容的输入端与整车电池端线束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输出端与PCB功率板电气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端与PCBA控制板电气连接,所述单功率管的输入端与PCB功率板电气连接,所述单功率管的信号输出端与PCBA控制板电气连接,所述异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端穿过电流传感器与PCB功率板电气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单功率管设有偶数多个,分两排等间距对称排列。
[0008]优选的,所述单功率管的底面通过锡焊固定在氧化铝板上方,所述氧化铝板的底面通过锡焊固定在导热板的上侧。
[0009]优选的,所述单功率管的输入输出针脚均成90
°
折弯结构,且中间针脚短,两边针脚高。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凸台,所述氧化铝板通过锡焊固定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导热板上还设有用来固定PCB功率板,同时也对PCBA控制板起到支撑作用的多个支柱。
[0011]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品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方形通孔,所述异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端通过所述方形通孔与PCB功率板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导热板固定有旋变线束,所述箱盖上固定有信号插件,所述信号插件和旋变线束均与PCBA控制板电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PCB功率板上设有大长方形孔、中长方形孔、小长方形孔三种通孔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电解电容的输入端为两个垂直朝上的正螺柱和负螺柱,所述正螺柱和负螺柱分别与电解电容内部的正铜排和负铜排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输出端的末端为垂直朝上的铜排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箱盖的表面设有平行排列的条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底板组件集成了功率模块的功能,单功率管独立封装完成,单功率管本身就只是传统封装模块当中的一个桥臂,它是单独注塑灌封好的单个桥臂,本身成本低,耐振动性强,由单功率管通过简单的封装和一定的电气连接可以组成一个全桥模块,用来替代传统的封装模块,成本大幅度降低,可靠性同时得到提升,单功率管直接将热量通过氧化铝板导到导热板上,由空气带走热量,从而使异步电机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具有成本较低、集成度高、耐振动能力强的优点。
[0018]2、异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端穿过电流传感器与PCB功率板锡焊连接,区别于铜排和导线连接,可使异步电机控制器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0019]3、将单功率管分两排等间距焊接在氧化铝板上方,然后再将氧化铝板焊接在导热板上,整体功率模块封装简单可靠,质量风险大大减少,避免了传统BSG模块需要增加灌封散热胶的工艺。
[0020]4、PCB功率板与电解电容输出端直接通过锡焊连接,避免了传统复杂的封装超声波焊接工艺,节省了工艺成本,并且减小了产品体积,方便自动化生产。
[0021]5、导热板设有品字形凹槽,品字形凹槽底面设有三个品字形排列的方形通孔,异步电机额三相输入端通过方形通孔与PCB功率板连接,该结构便于集成,使异步电机控制器体积更小。
[0022]6、导热板设有支柱和凸台,凸台用来焊接氧化铝板,支柱用来固定PCB功率板,同时也对PCBA控制板起到支撑作用,可使PCB功率板与导热板的连接更稳固。
[0023]7、旋变线束与导热板一体化成型,省去了线束固定支架及线束孔,使得整个异步电机控制器的电气方案集成化程度更高。
[0024]8、箱盖上表面有平行排列的条筋,增大了空间的散热面积,使得内部的热量可以更快地散热到空气当中,提高了控制装置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结构爆炸图;
[0027]图3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底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单功率管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电解电容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PCB功率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箱盖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注:1为箱盖;2为PCBA控制板;3为旋变线束;4为PCB功率板;5为电流传感器;6为底板组件;7为电解电容;8为信号插件;9为支撑柱;4-1为大长方形孔;4-2为中长方形孔;4-3为小长方形孔;6-1为导热板;6-2为氧化铝板;6-3为单功率管;6-1-1为支柱;6-1-2为凸台;6-1-3为凹槽;7-1为螺柱;7-2为连接针脚;10为电机控制器;11为异步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5]实施例
[0036]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异步电机11和固定在异步电机11后端面的电机控制器10。如图2所示,电机控制器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箱盖1、PCBA控制板2、PCB功率板4和底板组件6。PCBA控制板2通过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异步电机(11)和固定在异步电机(11)后端面的电机控制器(10),所述电机控制器(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箱盖(1)、PCBA控制板(2)、PCB功率板(4)和底板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6)包括封装固定在一起的导热板(6-1)、氧化铝板(6-2)和单功率管(6-3),所述单功率管(6-3)通过氧化铝板(6-2)固定在导热板(6-1)上,所述导热板(6-1)的上表面设有电解电容(7)和电流传感器(5);所述电解电容(7)的输入端与整车电池端线束连接,所述电解电容(7)的输出端与PCB功率板(4)电气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5)的信号端与PCBA控制板(2)电气连接,所述单功率管(6-3)的输入端与PCB功率板(4)电气连接,所述单功率管(6-3)的信号输出端与PCBA控制板(2)电气连接,所述异步电机(11)的三相输入端穿过电流传感器(5)与PCB功率板(4)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功率管(6-3)设有偶数多个,分两排等间距对称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功率管(6-3)的底面通过锡焊固定在氧化铝板(6-2)上方,所述氧化铝板(6-2)的底面通过锡焊固定在导热板(6-1)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集成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功率管(6-3)的输入输出针脚均成90
°
折弯结构,且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陈雷张舟云董大伟梅友忠邓乐乐温小伟苏猛潘绪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