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48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定位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包括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终端、震荡波测试模块、盲区测试模块、定位光标确定模块、放源点确认模块和测试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与定位光标确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利用震荡波测试模块进行低压电缆故障定点时,将高压线和地线接在坏相与金属屏蔽或铠装之间时,由于二者绝缘电阻呈现低阻金属性连接状态,声音较小,无法利用探头进行侦听定点,通过多次现场实际听侧,确定将放电球隙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同时将高压和接地线改接在发生故障的两相之间,放电声会变大,达到快速确定故障点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定位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阻尼振荡波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密切关注的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现场状态检测及诊断的一种新技术,具有与工频电压等效性好、作用时间短、无损测试、易于携带等优点,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阻尼振荡波技术在电力电缆尤其是配网电力电缆的状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针对阻尼振荡波在配网电力电缆上的应用已有相应的电力行业标准。
[0003]目前应用于配网电力电缆敷设定位检测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为电缆和附件的局放,电缆行业标准详细规定了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网电力电缆本体、中间接头以及终端的局放合格标准。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应用于配网电力电缆试验的阻尼振荡波设备可有效对被测的配网电力电缆本体和中间接头的局放准确检出和定位;而由于应用于配网电力电缆的阻尼振荡波设备对局放的定位采用行波定位法,电缆测试端终端和远端终端的行波波形一致,因而现有的单端采样的阻尼振荡波设备对于配网电力电缆终端处的局放存在定位盲区,仅可在终端处检出局放,而无法有效的分辨和定位局部放电位于近端(测试端)终端还是远端终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包括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终端、震荡波测试模块、盲区测试模块、定位光标确定模块、放源点确认模块和测试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与定位光标确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光标确定模块的输出端与放源点确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源点确认模块的输出端与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系统的输入端设置有被测试端,所述被测试端的输出端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连接,所述盲区测试模块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包括高压电源模块、产生阻尼振荡波的电路模块以及局部放电分析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含有局放脉冲分析软件。
[0007]作为优选,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主要把电缆作为传输线,利用其上的驻波谐振现象,对电缆的相对电阻值较低的一类故障或断线故障进行测量。
[0008]作为优选,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在进行低压电缆故障定点时,将高压线和地线接在坏相与金属屏蔽或铠装之间时,由于二者绝缘电阻呈现低阻金属性连接状态,声音较小,
无法利用探头进行侦听定点,通过多次现场实际听侧,确定将放电球隙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同时将高压和接地线改接在发生故障的两相之间,放电声会变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盲区测试模块是利用四臂电桥对电缆芯线的交流电容或实际电阻进行测量,然后对电缆的实际长度准确的测出,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得出故障点,分布参数计算高阻故障发,主要是在分布参数线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故障距离方程的推导得出故障的距离。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盲区测试模块的测试原理为对高阻故障电缆施加高压信号,使故障点出现闪络,故障点高阻故障转变为电弧电阻,通过故障点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然后对线路首段的电流和电压进行采集,最后通过计算确定故障点。
[0011]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定位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对被测电缆进行局放测试,试验中检测到超过背景的疑似局放信号,如果局放信号位于定位盲区,无法定位属于被测电缆的近端终端还是远端终端,则进入下一步骤;
[0013]S2:通过阻尼振荡波设备中的局放脉冲分析软件对疑似局放信号进行波形展开分析,判断波形特征是否符合近端局放特征或者远端局放特征;
[0014]S3:确定直达波形定位光标和反射波形定位光标的标定位置;
[0015]S4:根据直达波形定位光标和反射波形定位光标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定位距离:X=LC+L0

(vXΔt/2)
[0016]其中,Lc为被测电缆全长,L0为延长电缆全长,v为电缆中的波速度,Δt 为S3中定位的直达波形定位光标和反射波形定位光标之间的时间差。
[0017]所述S3中所述确定直达波形定位光标和反射波形定位光标的标定位置的方法如下:
[0018]当判断波形特征符合近端局放特征时,直达波形定位光标标定在直达脉冲的谷值处,反射波形定位光标标定在前至反射脉冲的谷值处;
[0019]当判断波形特征符合远端局放特征时,直达波形定位光标标定在直达脉冲的谷值处,反射波形定位光标标定在后至反射脉冲的谷值处。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在利用震荡波测试模块进行低压电缆故障定点时,将高压线和地线接在坏相与金属屏蔽或铠装之间时,由于二者绝缘电阻呈现低阻金属性连接状态,声音较小,无法利用探头进行侦听定点,通过多次现场实际听侧,确定将放电球隙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同时将高压和接地线改接在发生故障的两相之间,放电声会变大,达到快速确定故障点的效果。
[0023](2)、该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在低电压电缆检测中,低压电力电缆一般为多芯电缆,敷设后连续使用中出现故障后,一般都呈现两芯及多芯相间或相对地短路故障,有时在检测到某一芯采集到的故障波形不理想时,可考虑将接线转换到其他故障线芯上进行故障波形检测,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集和检测到的波形,会变得比较典型和规则,于是就能很快确定电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0024](3)、该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在小截面铜芯直埋电力电
缆(35mm2及以下)及铝芯电缆发生故障后,可能同时伴随短路及断线故障,现场检测时,根据各故障芯故障性质的不同将短路故障转换为断线故障测量。
[0025](4)、该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对于断线故障和低阻故障,利用低压脉冲反射法可以测得行波在电缆中传播的速度,还可以对电缆的长度进行测量,低压脉冲反射法主要是向故障电缆注入低压脉冲,记录其在电缆中传播时的各种参数,通过记录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故障点的距离。
[0026](5)、该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盲区测试模块是利用四臂电桥对电缆芯线的交流电容或实际电阻进行测量,然后对电缆的实际长度准确的测出,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得出故障点,分布参数计算高阻故障发,主要是在分布参数线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故障距离方程的推导得出故障的距离,原理为对高阻故障电缆施加高压信号,使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包括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终端、震荡波测试模块、盲区测试模块、定位光标确定模块、放源点确认模块和测试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与定位光标确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光标确定模块的输出端与放源点确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源点确认模块的输出端与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系统的输入端设置有被测试端,所述被测试端的输出端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连接,所述盲区测试模块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测试系统终端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包括高压电源模块、产生阻尼振荡波的电路模块以及局部放电分析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含有局放脉冲分析软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主要把电缆作为传输线,利用其上的驻波谐振现象,对电缆的相对电阻值较低的一类故障或断线故障进行测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波测试模块在进行低压电缆故障定点时,将高压线和地线接在坏相与金属屏蔽或铠装之间时,由于二者绝缘电阻呈现低阻金属性连接状态,声音较小,无法利用探头进行侦听定点,通过多次现场实际听侧,确定将放电球隙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同时将高压和接地线改接在发生故障的两相之间,放电声会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定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测试模块是利用四臂电桥对电缆芯线的交流电容或实际电阻进行测量,然后对电缆的实际长度准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宇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