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25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刀盘,包括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盘本体;研磨环,套设在刀盘本体之外;刀盘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该刀盘本体的上表面的条形凸台,该条形凸台沿刀盘本体的径向设置,研磨环的上端口的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挡料凸台,挡料凸台位于条形凸台之上,研磨环的内壁上还具有多个竖向延伸且凸出研磨环的内壁面的研磨条,上述多个研磨条沿研磨环的周向间隔布置,各研磨条的内侧边沿上沿研磨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台阶,在刀盘转动状态下,条形凸台与挡料凸台之间形成一级研磨配合,条形凸台与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形成二级研磨配合。该研磨系统的适用范围广,可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垃圾进行处理。可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垃圾进行处理。可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垃圾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商用垃圾处理机能在源头上实现对餐厨垃圾进行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减量率超过70%,能够将餐厨垃圾中的水、油、食物垃圾进行分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源头垃圾分类,并为后续的有效资源化提供了保障,符合国家倡导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治理方针。商用垃圾处理机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单位食堂、社区、宾馆、餐饮机构等餐厨垃圾集中的场所。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620677905.7(授权公告号为CN20573224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商用型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将餐厨垃圾研磨击碎的研磨部、用于将研磨部研磨击碎后的餐厨垃圾脱水甩干的脱水部,研磨部包括研磨壳体、安装于所述研磨壳体内的研磨腔、安装于所述研磨腔内且将所述研磨腔分为上研磨腔和下研磨腔的研磨组件、安装于所述研磨壳体内且位于下研磨腔下方的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的转轴穿过研磨腔的底部与所述研磨组件相传动连接,所述下研磨腔与所述研磨壳体上均开有开口,两个开口形成垃圾的排出口,所述脱水部包括脱水壳体、设置于所述脱水壳体内的脱水机构,所述脱水壳体下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排出口相连通的垃圾的进料口、其上端部开设有垃圾的出料口,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脱水壳体内的用于挤干垃圾的螺旋叶片、与所述螺旋叶片相传动连接的脱水电机。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研磨壳体内的研磨圈、与所述研磨电机的转轴相固定连接且位于研磨圈内的研磨盘,所述研磨圈为呈筒状的圈本体,圈本体的内侧周圈间隔设有多个研磨条,其内侧底部设有向其轴心延伸的研磨凸起,所述研磨凸起突出于所述研磨条外,所述研磨盘位于所述研磨凸起上方且其周围具有研磨齿轮。
[0004]上述专利中的商用型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研磨圈的圈本体上的研磨条只是在其内侧底部设有突出于研磨条外的研磨凸起,从而通过该研磨凸起与研磨盘的周沿上的研磨齿轮配合对食物垃圾进行研磨,这种结构研磨系统的研磨圈的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对不同食物垃圾进行分级处理,适用范围较窄。
[0005]故,现有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可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垃圾进行处理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
[0008]刀盘,包括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盘本体;
[0009]研磨环,套设在所述刀盘本体之外,从而形成用于对食物进行研磨处理的研磨腔;
[0010]所述刀盘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该刀盘本体的上表面的条形凸台,该条形凸台沿所述刀盘本体的径向设置并向外延伸至刀盘本体的周沿位置,所述研磨环的上端口的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挡料凸台,所述挡料凸台位于所述条形凸台之上,所述研磨环的内壁上还具有多个竖向延伸且凸出所述研磨环的内壁面的研磨条,上述多个研磨条沿研磨环的周向间隔布置,各所述研磨条的内侧边沿上沿研磨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台阶,在所述刀盘转动状态下,所述条形凸台与所述挡料凸台之间形成一级研磨配合,所述条形凸台与所述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形成二级研磨配合。
[0011]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磨系统的研磨能力,将食物垃圾进一步磨碎,所述刀盘本体的周沿上具有径向内凹形成的内凹齿,所述刀盘本体的周沿上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外凸齿,在所述刀盘转动状态下,所述内凹齿以及外凸齿与所述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形成三级研磨配合。其中,内凹齿可针对颗粒类物料起到较好的研磨效果,外凸齿针对纤维类物料起到良好的研磨效果。
[0012]为了再进一步提升研磨效果,所述刀盘本体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条形凸台的高度。
[0013]作为改进,所述研磨环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研磨条上的台阶数目不同或者台阶高度不同。刀盘本体在转动过程中,依次与不同的构造(即边沿上的台阶不同)的研磨条研磨配合可有效提升研磨系统的研磨效果。
[0014]作为改进,所述研磨条包括第一研磨条、第二研磨条以及第三研磨条,所述第一研磨条的内侧边沿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四个台阶面,并由该四个台阶面构成自下而上依次沿径向向内凸出的三个台阶部,所述第二研磨条沿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两个台阶面,该两个台阶面中位于上部的台阶面相对下部的台阶面径向向内凸出从而构成一个台阶部,所述第三研磨条沿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两个台阶面,该两个台阶面中位于上部的台阶面相对下部的台阶面径向向内凸出从而构成一个台阶部。当然,可以想到的是,研磨条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也可以设置两种或三种以上不同构造的研磨条类型。
[0015]为了方便加工,所述第一研磨条的四个台阶面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面以及第四台阶面,所述第二研磨条的两个台阶面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五台阶面和第六台阶面,所述第三研磨条的两个台阶面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七台阶面和第八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五台阶面以及第七台阶面位于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六台阶面位于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第八台阶面位于同一圆周面内。
[0016]为了使挡料凸台能与刀盘的条形凸台形成较好的切割配合,所述的挡料凸台的宽度自根部至头部逐渐减小。
[0017]作为改进,所述条形凸台有两个,该两个条形凸台相对所述刀盘本体的轴线对称布置。优选地,该两个条形凸台的顶部边沿的采用不同的结构。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条形凸台并不局限于上述两个,也可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0018]为了保证研磨环的研磨条能与条形凸台(尤其是条形凸台的外端边沿)形成较好的切割配合,所述研磨环为上小下大的锥状结构。
[0019]为了使研磨碎的颗粒随水流顺利地进入下部的排水室,所述刀盘本体上还具有上
下贯通的排泄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刀盘转动时,刀盘本体上沿其径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凸台与研磨环的上端口的挡料凸台之间能够形成一级研磨配合,其可对大颗粒物料(如玉米、骨头等)进行粗研磨处理以形成中等颗粒物料,中等颗粒物料随后进入到条形凸台与研磨环的内壁上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又可进行二级研磨处理,从而被进一步研磨细化。这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可在同一研磨腔中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分级处理,其适用范围广,能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垃圾进行研磨处理,可方便地应用在商用垃圾处理设备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防溅罩盖处于盖合状态);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防溅罩盖处于打开状态);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去防溅罩盖);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刀盘(11),包括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刀盘本体(110);研磨环(12),套设在所述刀盘本体(110)之外,从而形成用于对食物进行研磨处理的研磨腔(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本体(1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该刀盘本体(110)的上表面的条形凸台(111),该条形凸台(111)沿所述刀盘本体(110)的径向设置并向外延伸至刀盘本体(110)的周沿位置,所述研磨环(12)的上端口的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挡料凸台(121),所述挡料凸台(121)位于所述条形凸台(111)之上,所述研磨环(12)的内壁上还具有多个竖向延伸且凸出所述研磨环(12)的内壁面的研磨条,上述多个研磨条沿研磨环(12)的周向间隔布置,各所述研磨条的内侧边沿上沿研磨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台阶,在所述刀盘(11)转动状态下,所述条形凸台(111)与所述挡料凸台(121)之间形成一级研磨配合,所述条形凸台(111)与所述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形成二级研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本体(110)的周沿上具有径向内凹形成的内凹齿(112),所述刀盘本体(110)的周沿上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外凸齿(113),在所述刀盘(11)转动状态下,所述内凹齿(112)以及外凸齿(113)与所述研磨条上的台阶之间形成三级研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本体(110)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凸台(114),圆柱形凸台(114)的高度小于所述条形凸台(11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环(12)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研磨条上的台阶数目不同或者台阶高度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条包括第一研磨条(16)、第二研磨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焕杨贤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亿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