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线强体布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21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膏线强体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石膏线强体布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由经线和纬线经过3D纺织技术织成强体布3D面料,在高温且未熔化状态下的所述强体布3D面料的表面喷涂有强力粘胶涂层,同时在所述强力粘胶涂层上喷射有若干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所述强力粘胶涂层用于将若干个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强力成型固定在所述强体布3D面料上,本石膏线强体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使用时的抗张力与抗拉强度,整体质量好,使用寿命长,本石膏线强体布采用3D面料的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与石膏线板料之间进行粘接配合,提高整体的使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膏线强体布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膏线强体布加工
,尤其是石膏线强体布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膏线是房屋装修材料,主要室内的装饰。可带各种花纹实用美观。具有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功能,并能起到豪华的装饰效果。石膏浮雕装饰产品必须具有相应厚度,才能保证其分子间的亲和力达到最佳程度。从而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和在使用期内的完整、安全。如果石膏浮雕装饰产品过薄,不仅使用年限短,而且影响安全。
[0003]目前在进行室内装饰时通常会利用石膏线强体布进行石膏产品的整体强化,因此石膏线强体布对石膏材料的固定效果对于实现整个室内石膏装饰的稳定性和强度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石膏线强体布在对装饰石膏浮雕进行固定时通常因其结构强度较低、固定效果差等原因,导致现有的石膏线强体布并不能很好地配合完成石膏线产品的施工过程中的固定防护强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石膏线强体布,石膏线强体布由经线和纬线经过3D纺织技术织成强体布3D面料,在高温且未熔化状态下的所述强体布3D面料的表面喷涂有强力粘胶涂层,同时在所述强力粘胶涂层上喷射有若干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所述强力粘胶涂层用于将若干个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强力成型固定在所述强体布3D面料上,所述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用于提高所述强体布3D面料与石膏线材料配合时的附着力与连接强度。
[0005]优选地,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相同且均包括如下组分: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聚乙烯。
[0006]优选地,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的原料组成,还包括如下组分:碳纤维。
[0007]优选地,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的原料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长石300

600份、硅酸钠200

300份、硼钙石200

400份、石英砂300

600份、聚乙烯40

60份、粘合剂10

30份、碳纤维50

100份。
[0008]优选地,所述高温且未熔化状态下的高温的温度范围为125~150℃。
[0009]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制造方法,所述石膏线强体布为上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述的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进行混合冲洗,至其表面干净无异物为止;S2:按照上述重量份数要求对清洗干净的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进行混合初级粉碎;
S3:针对上述初级粉碎后的组分进行超细粉碎;S4:将上述超细粉碎后的组分投入至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上进行熔化处理;S5:在熔化的过程中分批次的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烯、碳纤维组分并保持持续高速搅拌,至熔化的混合组分呈均质的流体状;S6: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对熔化的混合组分进行拉丝、抽丝并形成丝状纺织线;S7:在所述丝状纺织线表面涂抹适量的软化剂;S8:在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上对步骤S7中所得的丝状纺织线进行上丝、缠丝形成经线、纬线原丝;S9:利用所得的经线原丝、纬线原丝进行3D纺织形成3D面料;S10:3D面料成型后进行高温烘烤加热;S11:3D面料表面均匀喷涂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在高温状态下实现快速局部熔化固定成型在3D面料的表面;S12:针对上述熔固连接有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的3D面料进行预压处理;S13:针对上述预压处理后的3D面料进行快速冷却来加快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的定位成型效果,冷却后得成品的石膏线强体布。
[0010]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的粒径为2

5mm。
[0011]优选地,所述S12中预压处理时采用的温度为60

80℃、预压持续时间为30

60S。
[0012]优选地,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包括一高温电加热熔料锅,在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的一侧的中上部设置有一排料通道,在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一排料控制机构,所述排料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高温电加热熔料锅实现倾斜排料,在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的斜下方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拉丝机构,在所述拉丝机构的下游连接有一上丝缠绕滚筒,所述上丝缠绕滚筒上配置有控制其实现旋转的驱动单元,在所述上丝缠绕滚筒的末端连接有一环形冷却通道,在所述环形冷却通道内安装有一环形输送机,所述环形输送机用于通过其上的输送带来带动放置在其上的纺织原丝进行冷却待用,在所述环形冷却通道的下游安装有一3D纺织机。
[0013]优选地,在所述3D纺织机的出料端连接有一高温喷料机构,所述高温喷料机构用于实现对3D面料的高温加热与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的快速喷涂熔料。
[0014]优选地,所述排料控制机构包括两沿前后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的下方且倾斜设置的卸料电缸,在所述卸料电缸的左侧设置有一固定架,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的左端与所述固定架上的上固定耳座活动铰接,两所述卸料电缸为同步运动,两所述卸料电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均与所述高温电加热熔料锅底部固连的定位耳座活动铰接。
[0015]所述拉丝机构包括一水平且固定设置的拉丝漏板,在所述拉丝漏板的顶部外围固定安装有漏斗式的导料仓。
[0016]优选地,在所述环形冷却通道内安装有若干个冷却风机。
[0017]优选地,所述高温喷料机构包括两竖直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电加热网板,在两所述电加热网板的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耐高温的提升电缸,各所述提升电缸均固定设置,在两所述电加热网板的下方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喷胶机与一颗粒喷料机,所述喷胶机与所述颗粒喷料机分别用于向外喷射强力粘胶以及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在两所述电加热
网板之间用于放置待加热的3D面料,所述3D面料的前端通过外部的牵引设备进行牵引。
[0018]优选地,在所述待加热的3D面料的下方固定有一废料接料收集箱,所述废料接料收集箱用于收集落下的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石膏线强体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使用时的抗张力与抗拉强度,整体质量好,使用寿命长;2、本石膏线强体布采用3D面料的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与石膏线板料之间进行粘接配合,提高整体的使用效果;3、本石膏线强体布在其表面熔喷固定有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使得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与整体的3的面料形成整体结构,众多的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有效的提高了整个面料与石膏线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粘接的牢固性与附着力,能够起到更好地防护粘连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石膏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由经线和纬线经过3D纺织技术织成强体布3D面料,在高温且未熔化状态下的所述强体布3D面料的表面喷涂有强力粘胶涂层,同时在所述强力粘胶涂层上喷射有若干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所述强力粘胶涂层用于将若干个高分子聚乙烯塑料颗粒强力成型固定在所述强体布3D面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相同且均包括如下组分: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聚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的原料组成,还包括如下组分:碳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线强体布的经线和纬线材质的原料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长石300

600份、硅酸钠200

300份、硼钙石200

400份、石英砂300

600份、聚乙烯40

60份、粘合剂10

30份、碳纤维50

10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且未熔化状态下的高温的温度范围为125~150℃。6.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制造方法,所述石膏线强体布为上述的石膏线强体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述的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进行混合冲洗,至其表面干净无异物为止;S2:按照上述重量份数要求对清洗干净的长石、硅酸钠、硼钙石、石英砂进行混合初级粉碎;S3:针对上述初级粉碎后的组分进行超细粉碎;S4:将上述超细粉碎后的组分投入至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上进行熔化处理;S5:在熔化的过程中分批次的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聚乙烯、碳纤维组分并保持持续高速搅拌,至熔化的混合组分呈均质的流体状;S6:石膏线强体布的生产线对熔化的混合组分进行拉丝、抽丝并形成丝状纺织线;S7:在所述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香君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市盛弘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