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舞蹈训练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的舞蹈小胯软开度训练教学中,大多采用“仰卧外力按压”和“俯卧屈脚自主按压”配合训练,产生了一定训练效果,但弊端也较凸显;“仰卧外力按压”一般为专业教师凭借训练经验对舞者进行按压,但是,因教师手法、经验、力度可控性等问题,容易导致训练损伤;“俯卧屈脚自主按压”是要求自主按压,但是,对于训练基础较弱、训练强度不足、舞蹈肌肉控制能力较弱的舞者,很难得到较好的训练结果。
[0003]尤其是业余的爱好者在缺少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小胯软开度训练时,更容易造成损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胯软开度辅助训练装置种类比较多,但是均存在结构复杂,需要通过转动转轮,带动压杆移动实现小胯的张开操作,训练部位比较单一,有的压杆是直线运动,但是开胯过程中腿部是转动,形成压杆的运动与腿部的运动不一致,直线运动的压杆容易造成腿部的不适,同时,还需要人员坐在座椅上进行开胯操作,不能实现躺下开胯和坐立开胯之间的切换操作,长时间坐立,容易损伤人员腰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底座、压杆和开度调整装置及拉绳之间的配合,实现压杆的弧形运动,与开胯时腿部运动一致,增加限位效果的同时减少腿部的不适,并结合可旋转的靠背,实现躺下开胯和坐立开胯之间的切换操作,解决因长时间坐立,造成人员腰部损伤问题的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r/>[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包括底座、压杆和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孔,所述压杆穿过所述弧形孔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所述开度调整装置连接,所述开度调节装置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底座;所述开度调整装置包括L型齿条、旋转盘、旋转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旋转杆为两个,其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压杆螺接的螺孔,所述旋转杆的下侧面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盘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互为反向的螺旋凹槽,所述旋转盘的下侧面通过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L型齿条通过固定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齿轮进行转动,并通过滑动嵌入所述螺旋凹槽和条形凹槽内的连接滑块,带动所述旋转杆在所述固定块上转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L型齿条的两侧,其上开设有供所述L型齿条滑动嵌入的滑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L型齿条与旋转盘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复位块,复位块与所述L型齿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套在自动锁止卷收器的转轴上,自动锁止卷收器固定在所述底座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滑块的两端均套装有轴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绳的一端系在所述L型齿条上,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滑轮的通孔伸出所述底座,穿过支撑滑轮后与手柄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靠背。
[0012]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所述底座铰接,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所述靠背嵌入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对所述靠背进行支撑的支撑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呈几字状,其底部开口端铰接在所述凹槽内,其顶部闭合端顶在所述靠背上开设的限位槽内,且限位槽为至少两个。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边缘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压杆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层。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压杆和开度调整装置及拉绳之间的配合,实现压杆的弧形运动,与开胯时腿部运动一致,增加限位效果的同时减少腿部的不适,并结合可旋转的靠背,实现躺下开胯和坐立开胯之间的切换操作,解决因长时间坐立,造成人员腰部损伤的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中拉绳的一端系在L型齿条上,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滑轮的通孔伸出底座,穿过支撑滑轮后与手柄连接,通过拉动手柄实现L型齿条的移动,手柄便于进行拉绳操作,支撑滑轮和滑轮实现对拉绳的支撑和换向操作,减少摩擦力的同时,防止拉绳与底座之间的磨损。
[0017]3、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滑杆对称设置在L型齿条的两侧,其上开设有供L型齿条滑动嵌入的滑槽,同时,L型齿条与旋转盘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复位块,复位块与L型齿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和拉绳的作用下,实现L型齿条在滑槽内往复移动,滑槽对L型齿条进行导向,增加移动稳定性。
[0018]4、本专利技术中L型齿条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进行转动,进一步实现旋转盘的转动,通过滑动嵌入螺旋凹槽和条形凹槽内的连接滑块,带动旋转杆在固定块上转动,在旋转盘的推动下,实现旋转杆的转动,进而实现压杆的弧形移动,与人腿的移动保持一致,提高开胯质量的同时,增加腿部的舒适度。
[0019]5、本专利技术中齿轮套在自动锁止卷收器的转轴上,自动锁止卷收器固定在底座内,当L型齿条带动齿轮转动时,实现旋转盘的转动,当旋转盘在腿部的推力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快速反向转动时,自动锁止卷收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锁,实现旋转盘和压杆转动位置的限定,实现长时间的开胯训练操作,当需要解除自锁时,通过拉动拉绳使旋转盘转动后,缓慢释放拉绳,使旋转盘缓慢复位,实现了长时间开胯训练操作的同时,还防止因压杆和拉绳快速复位,对人员造成伤害。
[0020]6、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滑块的两端均套装有轴承,其一端伸入螺旋凹槽内、另一端伸入条形凹槽内,当旋转盘转动时,使螺旋凹槽施加在连接滑块上的力转移到旋转杆上,同时,轴承的设置,减少了连接滑块与螺旋凹槽与条形凹槽的摩擦,节省体力。
[0021]7、本专利技术中靠背铰接在底座上,且底座上设置有供靠背嵌入的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对靠背进行支撑的支撑杆,当靠背放置在凹槽内时,人员可以躺着进行开胯操作,当支撑杆对靠背进行支撑时,人员可以坐着进行开胯操作,实现躺下开胯和坐立开胯之间的切
换操作,解决因长时间坐立,造成人员腰部损伤问题,凹槽边缘设置有弧形缺口,便于对嵌入凹槽内的靠背进行旋转。
[0022]8、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杆的底部开口端铰接在凹槽内,其顶部闭合端顶在靠背上开设的限位槽内,且限位槽为至少两,通过转动支撑杆对靠背进行支撑,实现靠背旋转角度的调整,实现不同角度对人员背部的支撑,增加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2为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3为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6]图4为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7]图5为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0028]图6为开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旋转杆旋转时开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L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包括底座、压杆和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孔,所述压杆穿过所述弧形孔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所述开度调整装置连接,所述开度调节装置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底座;所述开度调整装置包括L型齿条、旋转盘、旋转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旋转杆为两个,其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压杆螺接的螺孔,所述旋转杆的下侧面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盘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互为反向的螺旋凹槽,所述旋转盘的下侧面通过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L型齿条通过固定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齿轮进行转动,并通过滑动嵌入所述螺旋凹槽和条形凹槽内的连接滑块,带动所述旋转杆在所述固定块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L型齿条的两侧,其上开设有供所述L型齿条滑动嵌入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蹈训练用小胯软开度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L型齿条与旋转盘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复位块,复位块与所述L型齿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