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07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包括传送带和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制冷组件,所述传送带与制冷组件之间设置有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所述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包括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所述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分别设置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单元式速冻仓,所述单元式速冻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室的第一进风口和连通第二风室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错位设置。利用制冷组件对玉米棒进行直接速冻,配合旋转式玉米排水机构实现玉米棒内多余水分的分离,避免速冻过程中多余水分对玉米棒的影响,既能防止玉米粒之间的粘连,也避免了残留水较多处出现结冰膨胀,在保存玉米棒完整性的同时实现速冻。的同时实现速冻。的同时实现速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一种集粮、果、蔬、饲为一体的经济作物。玉米穗除"青苞上市"直接供应市场外,需要迅速加工,以保持玉米的高含糖量和鲜嫩程度。常见加工方法包括适时采收

剥皮、去花丝

挑选、修整、分级

清洗脱粒

漂烫

冷却

挑选

速冻

筛选

包装

冷藏。其中速冻作为加工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决定了玉米风味的保存程度,是加工玉米品质好坏的关键一环。
[0003]目前,玉米加工一般需要进行脱粒,而脱粒过程既容易造成玉米的损耗和损伤,在后续加工中也会造成养分的流失。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速冻玉米粒的加工方法”,其公告号“CN108812867A”,包括原料预处理,脱粒,漂烫,将漂烫过后的玉米粒浸入预先备好的护色液中浸泡2~3min中,进行护色处理,将玉米粒从护色液中取出后,用流动清水洗去表面残余护色剂,然后冷却至15℃以下,将冷却后的玉米粒迅速放入冷库中急冻,并保持30℃以下速冻,速冻时间为15~20min,速冻后产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8℃以下,速冻玉米粒检验合格后,真空包装制得成品,并于-18℃以下贮存。这种方法制备的玉米粒外表悦目有光泽,具有甜玉米特有的软、香、黏、甜的口感,符合卫生标准,是一种合格的玉米粒产品。但是这种通过护色液处理玉米粒后在对玉米粒进行清洗的方式依然会造成玉米养分的大量流失,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仍然存在玉米粒口味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速冻玉米粒的保存方法容易造成玉米养分流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利用制冷组件对玉米棒进行直接速冻,配合旋转式玉米排水机构将玉米棒中的残留水排出,避免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在速冻过程中出现相互粘连,同时避免玉米内部的养分流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包括传送带和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制冷组件,所述传送带与制冷组件之间设置有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所述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包括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所述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分别设置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单元式速冻仓,所述单元式速冻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室的第一进风口和连通第二风室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错位设置。所述传送带自动运行,携带玉米棒进入制冷组件的工作区域,所述玉米棒排水机构通过风力对玉米棒进行转动,使得玉米棒在旋转过程中将前期加工留存于玉米粒之间水甩出,实现玉米棒内多余水分的分离,避免速冻过程中多余水分对玉米棒的影响,既能防止玉米粒之间的粘连,也避免了残留水较多处出现结冰膨胀,在保存玉米棒完整性的同时实现速冻,同时保证了玉米棒的外观效果。所述第一风室配合第一进风口对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内的玉米棒进行单侧风动,所
述第二风室配合第二进风口实现玉米棒另一侧的风动。所述第一进风口风向与第二进风口的风向相对,且分设于玉米棒的两侧,配合实现对玉米棒的驱动,使其沿预设方向旋转,所述第一风室与第二风室的风速决定玉米棒的转速。同时,风力可对玉米棒的芯部进行深层降温,避免玉米棒在速冻过程各种出现内外温差过大且因内部降温程度不足造成腐坏的问题,保证速冻效果的整体性,进而保证了玉米棒的品质。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单元式速冻仓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顶部靠近传送带末尾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底部靠近传送带起始端的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错位设置且驱动玉米棒顺时针转动,能够确保玉米棒中的多余水分被排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制冷组件为变温式制冷机构,包括若干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上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连通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所述沿传送带设置的蒸发装置的制冷温度逐渐降低。所述轴流风机为第一风室与第二风室内的风源,轴流风机配合蒸发器输出的低温气体实现对玉米棒的排水和速冻,通过改变轴流风机的流速,可对玉米棒的转动速度进行调整,同时风速也决定了玉米棒的降温速度,即流速越快,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越多,玉米棒降温越快;通过风速设置配合温度依次降低的蒸发器,使得玉米棒尽快度过0~-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 尽可能减少玉米粒内部的大冰晶生成,提升速冻玉米解冻后的口感。所述轴流风机高风速保证玉米棒的高转速,使得玉米棒在快速转动中顺利将大部分多余水分排出;并确保玉米棒尽快度过0~-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 尽可能减少玉米粒内部的大冰晶生成;而高风速可辅助温度更低的蒸发器加快玉米棒的热量散失,确保玉米棒整体达到-18℃以下的标准速冻温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随动柱,所述随动柱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之间,所述随动柱顶部滑动连接于第一风室底部。所述随动柱用于支撑传送带使其不会因为第二进风口的风力发生摆动,所述随动柱伴随传送带的运动过程中既能确保传送带的稳定,亦能通过顶部滑动连接第一风室保持随动柱运行的流畅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排风室,所述排风室连通单元式速冻仓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排风室用于确保自第一风室与第二风室进入单元式速冻仓内的气流在携带热量后顺利排出单元式速冻仓,有效提升降温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单元式速冻仓固定连接于传送带,所述到单元式速冻仓顶部为掀盖结构,所述传动链尾部设置有收纳仓。所述传送带尾部为内卷式构造,向传动链起始端继续移动进行循环工作,单元式速冻仓在随传送带离开制冷组件的工作区域后,依旧连接于传送带等待下一循环的工作,而装载于单元式速冻仓内的玉米棒随重力自单元式速冻仓顶部离开单元式速冻仓进入收纳仓中。所述掀盖结构的设置既保证第一进风口顺利进风,又使得单元式速冻仓在离开制冷组件后能够顺利排出内部速冻完成的玉米棒。
[0012]作为优选,所述单元式速冻仓内壁上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用于吸收玉米棒转动过程甩出的多余水分,避免单元式速冻仓内部出现结霜造成玉米棒冻结于内壁的情况,影响玉米棒的速冻加工流程。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为弹性件。所述吸水层在避免单元式速冻仓内部形成冰层的同时通过其弹性结构对玉米棒进行缓冲保护,避免玉米棒在转动过程中碰撞单元式速冻仓内壁出现损伤,影响玉米棒的整体品质。
[0014]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制冷组件对玉米棒进行直接速冻,配合旋转式玉米排水机构将玉米棒中的残留水排出,实现玉米棒内多余水分的分离,避免速冻过程中多余水分对玉米棒的影响,既能防止玉米粒之间的粘连,也避免了残留水较多处出现结冰膨胀,在保存玉米棒完整性的同时实现速冻,同时保证了玉米棒的外观效果;(2)第一进风口风向与第二进风口的风向相对,且分设于玉米棒的两侧,配合实现对玉米棒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和沿传送带(1)长度方向设置的蒸发器(21),所述传送带(1)与蒸发器(21)之间设置有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3),所述旋转式玉米棒排水机构(3)包括第一风室(31)和第二风室(32),所述第一风室(31)和第二风室(32)分别设置于传送带(1)的上、下两侧,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单元式速冻仓(4),所述单元式速冻仓(4)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室(31)的第一进风口(311)和连通第二风室(32)的第二进风口(321),所述第一进风口(311)和第二进风口(321)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棒专用速冻机,其特征是,所述单元式速冻仓(4)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进风口(311)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4)顶部靠近传送带(1)起始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进风口(321)设置于单元式速冻仓(4)底部靠近传送带(1)末尾端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峰田鑫郑尧忠周斌斌阮炯君陈河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