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未绕制的钢丝绕制在芯棒(2)上,得到初次绕制的钢丝,将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芯棒(2)上;将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套设在芯棒(2)外,从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二端起,沿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旋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使得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逐圈释放,得到套设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外侧的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在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的两端制作钩环,得到弹簧。保留下来的扭剪应力可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钢丝不易出现裂纹,加工方法更加简单、控制更容易。控制更容易。控制更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弹簧
,具体涉及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初拉力弹簧加工技术有:并紧钢丝、给钢丝施加扭矩、二次绕制成形等方法,具有以下不足及缺陷:
[0003]1、加工过程中都伴随塑性变形,能保留在弹簧钢丝内的扭剪应力有限,一般保留下来的扭剪应力在0MPa
‑
200MPa;
[0004]2、二次绕制法,钢丝经过两次塑性变形,钢丝容易形成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初拉力弹簧加工技术存在扭剪应力有限、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采用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呈圆筒状;所述方法包括:
[0007]将未绕制的钢丝绕制在芯棒2上,得到初次绕制的钢丝,将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芯棒2上;
[0008]将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套设在芯棒2外,从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二端起,沿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旋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使得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逐圈释放,得到套设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外侧的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
[0009]在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的两端制作钩环,得到弹簧。
[0010]可选的,所述钢丝是冷拉钢丝。
[0011]可选的,所述将未绕制的钢丝绕制在芯棒2上,得到初次绕制的钢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对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进行去应力处理;
[0013]所述去应力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根据所述钢丝材质确定,在200℃
‑
500℃内。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呈圆筒状,包括:直筒31、第一外挡片32、第二外挡片33、钢丝出口34和内挡片35;其中,
[0015]所述直筒31用于套设在第一端固定在芯棒2上的初次绕制的钢丝的外侧;
[0016]所述第一外挡片32、所述第二外挡片33、所述钢丝出口34和内挡片35设置在直筒31的第一端,所述钢丝出口34用于伸出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二端;
[0017]所述第一外挡片32和所述第二外挡片33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直筒31的两侧,所述第一外挡片32和所述第二外挡片33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行程上,用于实现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逐圈释放;
[0018]所述内挡片35呈圆弧状,用于限位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挡片32相比和所述第二外挡片33靠近所述直筒31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外挡片32和所述第二外挡片33的高度高于预设高度;
[0020]所述直筒31的外壁直径根据所述钢丝的回弹量确定。
[0021]可选的,所述直筒31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外挡片32和所述第二外挡片3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外挡片。
[0022]可选的,所述内挡片35包括多个挡片,所述多个挡片呈半圆弧状布置。
[0023]可选的,所述直筒31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外轮廓直径0.1mm
‑
0.5mm。
[0024]可选的,所述直筒31的外壁直径小于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的内轮廓直径,且差值在0.2mm以内。
[0025]可选的,所述钢丝出口34的尺寸大于所述钢丝的截面尺寸,所述钢丝出口34的尺寸不大于0.5倍的钢丝直径。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和装置,将芯棒上的钢丝逐圈释放形成弹簧,并在释放的过程中将旋向逆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塑性变形,所以可以获得更大的初拉力,理论上保留下来的扭剪应力可以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整个制造过程只经历了钢丝绕制在芯棒上的一次塑性变形,钢丝不易出现裂纹;只需要控制钢丝的节距就可以实现对初拉力弹簧的性能的控制,与现有的加工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更加简单、控制更容易。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过程示意图一;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过程示意图二;
[0031]图5是初次绕制的钢丝自由释放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的状态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钢丝;
ꢀꢀꢀꢀꢀꢀꢀꢀ
2—芯棒;
ꢀꢀꢀꢀꢀꢀꢀꢀꢀꢀ
3—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
[0035]31—直筒;
ꢀꢀꢀꢀꢀꢀꢀ
32—第一外挡片;
ꢀꢀꢀ
33—第二外挡片;
[0036]34—钢丝出口;
ꢀꢀꢀ
35—内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解释说明。
[0038]参照图1
‑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钢丝回弹特性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包括:
[0039]钢丝1绕制在芯棒2上,利用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将芯棒上的钢丝逐圈释放,并在释放的过程中将旋向改变,形成钢丝,在钢丝两端制作钩环,形成的弹簧具有初拉力,并可通过控制钢丝的节距t的大小来控制初拉力的大小,以及通过控制钢丝的节距t是否均匀来控制初拉力是否均匀,这个逐圈释放的过程相当于,以A点为相对静止点将B点沿弹簧轴向产生了L1(L1为假设初次绕制的钢丝直接释放形成弹簧的长度)加L(L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
的方法生成的弹簧的长度)的弹性变形,或以B点为相对静止点将A点沿弹簧轴向产生了L加L1的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力就表现为弹簧的初拉力。。
[0040]其中,采用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具有直筒31、第一外挡片32、第二外挡片33、钢丝出口34和内挡片35。
[0041]所述直筒31的内壁直径略大于钢丝的外轮廓直径,直筒31的外壁直径略小于钢丝的内轮廓直径,第一外挡片32和第二外挡片33的高度应足以挡住放开后的钢丝,且不影响装置3的旋转即可,钢丝出口34宽度略大于钢丝直径d,使钢丝能够顺利通过,内挡片35的半径略大于芯棒2的直径,并使钢丝不会从缝隙中滑出。
[0042]示例性的,制造初拉力弹簧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
[0043]第一步:准备钢丝1、芯棒2、装置3;
[0044]第二步:钢丝1绕在芯棒2上形成状态的钢丝,将钢丝的右端固定在芯棒2上;
[0045]第三步:将装置3套在芯棒2及钢丝的外面,带第一外挡片32和第二外挡片33的一端在左侧;
[0046]第四步:沿旋转方向C转动装置3,芯棒2不动,钢丝的左端从钢丝出口34缓缓放出,钢丝头到达第一外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呈圆筒状;所述方法包括:将未绕制的钢丝绕制在芯棒(2)上,得到初次绕制的钢丝,将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芯棒(2)上;将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套设在芯棒(2)外,从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第二端起,沿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的旋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使得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逐圈释放,得到套设在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外侧的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在具有初拉力的螺旋钢丝的两端制作钩环,得到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未绕制的钢丝绕制在芯棒(2)上,得到初次绕制的钢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初次绕制的钢丝进行去应力处理;所述去应力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根据所述钢丝材质确定,在200℃
‑
50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是冷拉钢丝。4.一种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初拉力弹簧的装置(3)呈圆筒状,包括:直筒(31)、第一外挡片(32)、第二外挡片(33)、钢丝出口(34)和内挡片(35);其中,所述直筒(31)用于套设在第一端固定在芯棒(2)上的初次绕制的钢丝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挡片(32)、所述第二外挡片(33)、所述钢丝出口(34)和内挡片(35)设置在直筒(31)的第一端,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龙,张瑜,周晶晶,沈国喜,李智勇,巢昺轩,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