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78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盛放箱体与电缆,所述盛放箱体的顶部活动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的内腔设置模具,所述限位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设置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的内腔设置拉杆,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右侧设置磨切装置,整体设备小,方便携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维修成本降低,且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维修,导体断裂处熔接为一体式结构,且后期不会出现爆裂等现象,导体运行更加的稳定,松紧度为原绝缘层的5倍,且保证其厚度适中更加美观,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即可完成整体的维修,整体维修时间减少,更高效。更高效。更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电缆熔接式直通接头为电缆技术中最为先进,使用规模最大的电缆,熔接式直通接头具有以下五大优势:一:接头内部电场均匀,无电应力运行可靠;二:接头与电缆材料完全相融,无间隙,局放极小;三:导体、绝缘、半导电全部实心熔接,不完全依赖于外部防水,接头可对电缆分段防水保护;四:接头四号不影响载流量,拥有同电缆一样的机械和电器性能;四:故障率极低,可以省掉接头防火方面的额外投资。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熔接式直通接头断裂后在维修时,以深圳式为主要参考示例,在电缆接头断裂后,需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派遣五六名技术员驾驶大型车辆,在大型车辆中装载用于维修熔接电缆的多种设备,在维修时操作步骤繁琐,尤其是对于导体与绝缘层的熔接,导体一般都是通过挤压式铜管连接,此连接方式不能保证良好的紧密度,连接处过热容易使得铜管出现蓄热爆裂的现象,且绝缘层在野外的熔接需要大型发电机、还需要模具,将主绝缘层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加热包裹在导体的外侧,且需要多次反复加工,包裹的绝缘层厚度不好控制,且不美观,完成整个电缆接头的修复需要耗时八个半小时左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盛放箱体与电缆,所述盛放箱体的顶部活动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的内腔设置模具,所述限位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设置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的内腔设置拉杆,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右侧设置磨切装置,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左侧设置夹具箱,所述盛放箱体的内腔左侧设置喷火枪,所述夹具箱的内腔设置固定板块,所述固定板块的内壁两侧均设置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设置活动压板,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压板,且加工模具设置在固定板块与活动压板的相对端面,所述加工模具的顶部设置进料口,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壁绕包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与导体的夹层中设置填充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壁绕包设置主绝缘层,所述主绝缘层的外壁绕包设置外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的外壁绕包设置铜屏蔽层,所述铜屏蔽层的外壁绕包设置护套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磨切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盛放箱体内腔左侧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腔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设置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壁活动设置磨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外壁螺纹连接紧固螺帽,且紧固螺帽的外壁活动设置旋
转手柄。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管的内腔顶部设置与拉杆匹配的通槽,所述拉杆的底部设置限位挡板,且拉杆的顶部设置拉环。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筒的外壁与磨轮的外壁均设置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壁活动插接定位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定位卡杆,所述盛放箱体靠近顶部外壁设置限位卡壳,且定位卡杆活动卡接在限位卡壳的内壁。
[0011]进一步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在电缆接头断裂后,可以直接将断裂处的导体放置在模具的内腔中,用固定压板与活动压板配合对模具进行紧固,活动压板可以在定位杆的外壁上活动调节,模具固定好之后,在模具的顶部进料口添加铜粉,在使用模具之前,可以使用喷火枪对模具进行加热,在添加铜粉时可以在铜粉中添加火药粉,然后在与进料口连通的通槽中放置引火药粉,然后点燃药粉,对铜粉进行加热,火药粉燃烧使得铜粉融化并与导体粘接在一起一体成型;
[0013]S2:导体与铜粉一体成型后,可以将活动压板与固定压板分离,脱离模具,然后将模具拆开取出导体,然后使用磨切装置,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运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运行可以带动转轴旋转运动,可以先将切割刀片安装在限位套筒的内壁中进行固定,通过切割刀片对导体上一体成型后多余的部分进行切割,切割后更换磨轮,对棱刺进行打磨;
[0014]S3:主绝缘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原料:
[0015]母胶 10~12份
[0016]增添树脂 0.3~2份
[0017]有机硅胶 0.1~2份
[0018]环氧树脂 0.5~3份
[0019]成膜物 0.3~5份
[0020]凡士林 0.2~2份
[0021]沥青 1~2份
[0022]促进剂 0.01~0.2份
[0023]炭黑 1~3份
[0024]CaCO3 30~60份
[0025]步骤一:母脂的炼制,母脂中包含天然橡胶8

12份,丁苯橡胶3

6份,丁基橡胶0.5

3份,三元乙丙橡胶0.5

4份,依次添加并对橡胶通过开炼机进行塑炼,塑炼时间为30

45min,然后等母胶的表面有光泽且无颗粒物时将炭黑加入;
[0026]步骤二:将开炼的母胶继续开炼,并在母胶中依次加入加工助剂和诸多的填料,混炼尝试控制在20

35min,然后混炼好的胶料停放24h小时以上,然后经压延机挤压成型,然后将成型后的贴合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两面上,从而得到双面型胶带,制备成胶带后,包装并放置在盛放箱体的内腔中,在对断裂的电缆接头进行熔接时,可以直接使用绝缘胶带绕包在导体的外壁上,绕包时往复来回绕包层,即可完成在电缆外部修复主绝缘层的步骤:
[0027]S4:完成主绝缘层的施工后,然后恢复外屏蔽层,在主绝缘层的表面喷涂特制半导体电漆并绕包半导电带恢复半导电层从而完成外屏蔽层的施工,再恢复铜屏蔽层,在外屏
蔽层的表面绕包铜网带并用恒力弹簧固定,完成外屏蔽层的施工,最后恢复电缆护套层,绕包放水带连接钢铠并用热缩护套包括,最后绕包铠甲带完成电缆的整体修复。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专利技术将整体需要的维修电缆接头的设备均放置在一个盛放箱体中即可,不需要外需派遣的专业人员,整体设备小,方便携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维修成本降低,且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维修;
[0030]2.本专利技术电缆导体在熔接时,可以将断裂处均插接在模具中,模具通过夹具进行固定,并在模具中添加铜粉,铜粉通过加热与导体断裂处融为一体式,再通过磨切装置对其进行剪切打磨,从而可以直接将导体断裂处熔接为一体式结构,且后期不会出现爆裂等现象,导体运行更加的稳定;
[0031]3.本专利技术设置新型的绝缘层,新型的绝缘层以胶带缠绕的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诸多大型设备在电缆断裂处熔接的绝缘层,此绝缘层与传统的绝缘层相比可以来回往复缠绕在电缆断裂处,缠绕10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盛放箱体(1)与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箱体(1)的顶部活动设置密封盖板(2),所述盛放箱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限位壳体(3),所述限位壳体(3)的内腔设置模具(4),所述限位壳体(3)的左右两侧外壁设置中空套管(5),所述中空套管(5)的内腔设置拉杆(6),所述盛放箱体(1)的内腔右侧设置磨切装置(7),所述盛放箱体(1)的内腔左侧设置夹具箱(8),所述盛放箱体(1)的内腔左侧设置喷火枪(9),所述夹具箱(8)的内腔设置固定板块(11),所述固定板块(1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定位杆(12),所述定位杆(12)的外壁设置活动压板(13),所述定位杆(12)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压板(14),且加工模具(4)设置在固定板块(11)与活动压板(13)的相对端面,所述加工模具(4)的顶部设置进料口(10),电缆包括导体(15),所述导体(15)的外壁绕包内屏蔽层(17),所述内屏蔽层(17)与导体(15)的夹层中设置填充层(16),所述内屏蔽层(17)的外壁绕包设置主绝缘层(18),所述主绝缘层(18)的外壁绕包设置外屏蔽层(19),所述外屏蔽层(19)的外壁绕包设置铜屏蔽层(20),所述铜屏蔽层(20)的外壁绕包设置护套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切装置(7)包括活动设置在盛放箱体(1)内腔左侧的外壳体(71),所述外壳体(71)的内腔设置驱动电机(72),所述驱动电机(72)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连接转轴(73),所述转轴(73)的顶部设置限位套筒(74),所述限位套筒(74)的内壁活动设置磨轮(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2)的外壁螺纹连接紧固螺帽,且紧固螺帽的外壁活动设置旋转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套管(5)的内腔顶部设置与拉杆(6)匹配的通槽,所述拉杆(6)的底部设置限位挡板,且拉杆(6)的顶部设置拉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74)的外壁与磨轮(75)的外壁均设置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壁活动插接定位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定位卡杆,所述盛放箱体(1)靠近顶部外壁设置限位卡壳,且定位卡杆活动卡接在限位卡壳的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一种便携即熔式电缆接头连接装置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电缆接头断裂后,可以直接将断裂处的导体(15)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四新王广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