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衬套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74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衬套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且与所述内管间隔开;第一橡胶件,所述第一橡胶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内管和外管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橡胶件,所述第二橡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件在轴向上的两端以在所述衬套发生轴向移动时优先与周围部件止抵。由此,当车辆处于极限工况下(例如:车辆急转弯、加速或减速),在衬套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橡胶件,并使第二橡胶件优先于周围部件接触,防止第一橡胶件直接与周围部件抵接,以避免衬套刚度发生变化,进而提高衬套的工作稳定性,使衬套的减振消能效果更好。减振消能效果更好。减振消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衬套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衬套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衬套作为底盘与车身的连接件,一方面,要阻止动力总成通过车架向车身传递振动力;另一方面,需要阻止路面不平激励通过车架将振动力传递至车身。
[0003]也就是说,从隔振的角度来说,要求衬套刚度越小越好,当衬套在线性段工作时,衬套刚度较小,可以满足低刚度要求。当某些工况下衬套在非线性段工作时,此时衬套的橡胶可能与周围部件接触,衬套刚度也会随之变大,衬套隔振变差无法满足隔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衬套,所述衬套的隔振性能更好。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衬套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且与所述内管间隔开;第一橡胶件,所述第一橡胶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内管和外管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橡胶件,所述第二橡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件在轴向上的两端以在所述衬套发生轴向移动时优先与周围部件止抵。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衬套作为减振消能部件,设置在容易传递振动力的两个部件之间,进而当衬套维持在线性工作区间内时,衬套的刚度保持稳定,减振消能效果稳定、可靠,进而当车辆处于极限工况下(例如:车辆急转弯、加速或减速),在衬套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橡胶件,并使第二橡胶件优先于周围部件接触,防止第一橡胶件直接与周围部件抵接,以避免衬套刚度发生变化,进而提高衬套的工作稳定性,使衬套的减振消能效果更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橡胶件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胶件的刚度。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橡胶件的刚度为600N/mm-900N/mm;所述第二橡胶件的刚度为200N/mm-300N/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橡胶件在轴向上的每一端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橡胶件,多个所述第二橡胶件在所述衬套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橡胶件在所述衬套的轴向上的投影为矩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胶件上具有多个减重孔,多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第一橡胶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减重孔沿轴向贯通所述第一橡胶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橡胶件与所述外管、所述内管;所述第二橡胶件与所述
第一橡胶件均硫化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衬套。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的一个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衬套100,
[0022]内管10,外管20,第一橡胶件30,第二橡胶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100。
[0025]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衬套100包括:内管10和外管20,外管20套设在内管10上且与内管10间隔开;第一橡胶件30,第一橡胶件30设置在内管10和外管20之间且分别与内管10和外管20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橡胶件40,第二橡胶件40设置在第一橡胶件30在轴向上的两端以在衬套100发生轴向移动时优先与周围部件止抵。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100,衬套100作为减振消能部件,设置在容易传递振动力的两个部件之间,进而当衬套100维持在线性工作区间内时,衬套100的刚度保持稳定,减振消能效果稳定、可靠,进而当车辆处于极限工况下(例如:车辆急转弯、加速或减速),在衬套100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橡胶件40,并使第二橡胶件40优先于周围部件接触,防止第一橡胶件30直接与周围部件抵接,以避免衬套100刚度发生变化,进而提高衬套100的工作稳定性,使衬套100的减振消能效果更好。
[0027]优选地,第二橡胶件40的刚度小于第一橡胶件30的刚度。
[0028]具体而言,第一橡胶件30的刚度为600N/mm-900N/mm;第二橡胶件40的刚度为200N/mm-300N/mm。这样,由于限位橡胶的刚度较低,对衬套100的工作性能影响较低,以通过设置第二橡胶件40,以在第二橡胶件40与周围部件止抵的过程中,降低对衬套100刚度对的影响,以使衬套100的工作稳定性更高,减振、消能效果更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橡胶件30在轴向上的每一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橡胶件40,多个第二橡胶件40在衬套10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由此,一方面,在第一橡胶件30的两端均
设置第二橡胶件40,在衬套100出现轴向窜动时,可以确保第一橡胶件30两端均不会与周围部件止抵,以进一步地提高衬套100的工作稳定性;另一方面,每一端均设置多个第二橡胶件40,可以确保止抵效果。
[0030]进一步地,第二橡胶件40在衬套100的轴向上的投影为矩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
[0031]进一步地,第一橡胶件30上具有多个减重孔,多个减重孔在第一橡胶件3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且多个减重孔沿轴向贯通第一橡胶件30。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衬套100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衬套100满足轻量化要求。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橡胶件30与外管20、内管10;第二橡胶件40与第一橡胶件30均硫化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衬套100的结构强度、组成衬套100的多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延长衬套100的使用寿命。
[003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车辆的衬套100。
[003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衬套1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衬套100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衬套(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0)和外管(20),所述外管(20)套设在所述内管(10)上且与所述内管(10)间隔开;第一橡胶件(30),所述第一橡胶件(30)设置在所述内管(10)和所述外管(20)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内管(10)和外管(20)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橡胶件(40),所述第二橡胶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件(30)在轴向上的两端以在所述衬套(100)发生轴向移动时优先与周围部件止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衬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件(40)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胶件(30)的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衬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件(30)的刚度为600N/mm-900N/mm;所述第二橡胶件(40)的刚度为200N/mm-300N/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衬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件(30)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