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73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可有效解决养老机构护工、家庭医生等相关专业人士与老龄化进程相比,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且消费较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小车车体,小车车体顶部安装有心率检测模块,小车车体前部设有摄像头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小舵机、蜂鸣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小车车体后部设有喇叭、录放音模块、MP播放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蓄电池、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小车车体底部设有主控板、4路直流电机编码驱动mega拓展板和WIFI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可单独使用,亦可直接适配应用于现有智能家居系统中,是智能机器人上的创新。是智能机器人上的创新。是智能机器人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特别是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从而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人群,而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留守人群在生产生活,受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
[0003]我国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忘、行动不便和心绪不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老人。繁忙的工作导致老人子女无法及时有效的照看老人,对老人独自在家发生的危险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并采取应急处理。
[0004]中国现有三大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机构护工、家庭医生等相关专业人士与老龄化进程相比,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且消费较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可有效解决养老机构护工、家庭医生等相关专业人士与老龄化进程相比,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且消费较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小车车体,小车车体顶部安装有心率检测模块,小车车体前部设有摄像头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小舵机、蜂鸣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小车车体后部设有喇叭、录放音模块、MP播放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蓄电池、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小车车体底部设有主控板、4路直流电机编码驱动mega 拓展板和WIFI模块,小车车体左右两侧设有药物储存顶层架、药物储存底层架,小车车体由直流减速有刷电机和麦克纳姆轮驱动,小车车体外置有检测手环和配套app,摄像头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小舵机、蜂鸣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喇叭、录放音模块、MP3播放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蓄电池、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WIFI模块均与主控板对应的引脚相连。
[0007]本技术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可单独使用,亦可直接适配应用于现有智能家居系统中,无需为其设置专属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顶部设置的心率检测模块,可直接在小车上使用,亦可拆卸并与状态检测手环结合为心率检测手环,从而实现24小时心率预警,是智能机器人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检测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技术的内部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由图1

5给出,本技术包括小车车体21,小车车体21顶部安装有心率检测模块1,小车车体21前部设有摄像头模块2、超声波传感器3、小舵机4、蜂鸣器5和人体红外传感器6,小车车体21后部设有喇叭7、录放音模块8、MP3播放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10、蓄电池11、烟雾传感器12和温湿度传感器13,小车车体21底部设有主控板14、4路直流电机编码驱动mega 拓展板15和WIFI模块16,小车车体21左右两侧设有药物储存顶层架17、药物储存底层架18,小车车体21由直流减速有刷电机19和麦克纳姆轮20驱动,小车车体21外置有检测手环22和配套app23,摄像头模块2、超声波传感器3、小舵机4、蜂鸣器5、人体红外传感器6、喇叭7、录放音模块8、MP3播放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10、蓄电池11、烟雾传感器12、温湿度传感器13、WIFI模块16均与主控板14对应的引脚相连。
[0015]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主控板14型号为Arduino mega 2560。
[0016]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型号为WN

SHD1080P

FV2,自带有水平/垂直双云台,可实现全方位移动。
[0017]所述的心率检测模块1型号为pulsesensor。
[0018]所述的录放音模块8型号为ISD1820。
[0019]所述的MP3播放模块9型号为DY

SV5W。
[0020]所述的语音识别模块10型号为LD3320 Board。
[0021]所述的4路直流电机编码驱动mega 拓展板15型号为Tb6621

4路直流电机驱动板。
[0022]所述的WIFI模块16型号为ESP8266。
[0023]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与小舵机结合,构成舵机云台,可实现最大180
°
转角,从而实现自动避障。
[0024]所述的人体红外传感器、WiFi模块和摄像头模块结合,可在WiFi有效范围内,根据图像实时跟随老年人,实现全天24小时陪护。
[0025]所述的WiFi模块和摄像头模块结合,可使用户通过配套app实现视频通话,亦可以让用户实时查看家中和老年人情况,并且可对机器人下达相应指令来处理一些安全隐患。
[0026]所述的小车车体21底部设有四个由直流减速有刷电机19带动的麦克纳姆轮20,可带动小车车体21实现直行、斜行、横行、S形行进、零半径任意角度旋转等运行方式。
[0027]所述的小车两侧设有药物储存顶层架、药物储存底层架,用于分类储存老年人所需药物。
[0028]所述的蜂鸣器可对一些环境参数超出预设健康值作出警示提醒,例如当室内温湿度、CO2值异常时,蜂鸣器会发出警示音,提醒老年人做出预防动作,并将情况反馈给老年人子女。
[0029]所述的小喇叭和录放音模块8、MP3播放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10与WIFI模块可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可与老人进行交流,向老人报告环境参数,天气情况、心率值等,给予老
年人陪同感。录放音模块可存放用户语音,用于提醒老年人,解决健忘问题。
[0030]所述的心率检测模块1通过杜邦线将数据传送到板载控制中心,供其后续操作,它既可以小车上使用,亦可拆卸并与检测手环结合为心率检测手环,实时将老年人心率数值上传回板载控制中心,从而实现24小时心率预警。
[0031]所述的配套APP可远程操作机器人的移动,事件提醒,实现APP图传、录像、画面旋转等功能,让老人子女实时监测、监控家里的情况,并传送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可实现语音交互、远程互动语音留言等功能,用户可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家中情况,并且可对机器人下达相应指令来处理一些安全隐患。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包括小车车体(21),其特征在于,小车车体(21)顶部安装有心率检测模块(1),小车车体(21)前部设有摄像头模块(2)、超声波传感器(3)、小舵机(4)、蜂鸣器(5)和人体红外传感器(6),小车车体(21)后部设有喇叭(7)、录放音模块(8)、MP3播放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10)、蓄电池(11)、烟雾传感器(12)和温湿度传感器(13),小车车体(21)底部设有主控板(14)、4路直流电机编码驱动mega 拓展板(15)和WIFI模块(16),小车车体(21)左右两侧设有药物储存顶层架(17)、药物储存底层架(18),小车车体(21)由直流减速有刷电机(19)和麦克纳姆轮(20)驱动,小车车体(21)外置有检测手环(22)和配套app(23),摄像头模块(2)、超声波传感器(3)、小舵机(4)、蜂鸣器(5)、人体红外传感器(6)、喇叭(7)、录放音模块(8)、MP3播放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10)、蓄电池(11)、烟雾传感器(12)、温湿度传感器(13)、WIFI模块(16)均与主控板(14)对应的引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裴晨龙杨猛夏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