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65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故障点位置以及线路折返站信息,获取替代折返点,并根据当天运行图,计算替代折返点的对应的折返计划,最后根据新折返计划,自动变更在线列车交路,实现中断运营交路调整后列车的自动折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线路部分中断情况下快速变更交路的同时保持对既有运行图的兼容的优点,该方法有利于故障解除后快速恢复计划运营。运营。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中断是指由于列车撞击、脱轨,设施设备故障、损毁等突发事件,部分车站或区间停运,致使路网连通性受到破坏现象。突发中断事件大大降低了地铁运行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致使乘客不能按照原有路径完成出行,若不能够及时采取客流疏运策略,也存在发生踩踏等事故风险。
[0003]地铁发生中断事件时,部分线路变得不可达,一般会根据线路中断情况实时进行行车组织方式调整组织调整,调整策略包括如下几种:
[0004]单边往返,即列车单边来回开行,主要应用于单边中断的情况;
[0005]交路调整,即变更列车交路,避开故障区域,让列车在非故障区域正常运行,适用于站点完全中断,非中断区段中有折返站的情况;
[0006]组合方式,即根据不同中断区域结构,灵活运用单边往返和交路调整两种调整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线路结构。
[0007]国内对线路中断下行车组织调整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应急预案的研究。列车交路调整时每次折返均需要人操作,依赖于人的经验极易忙重出错,因此交路调整的自动实现成为研究热点。等间隔折返的自动实现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交路调整后如何匹配原运行图计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0008]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60903A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列车自动折返控制方法,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936987A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自动折返控制方法,上述技术均为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自动折返控制技术,但是对于中断运营情况下,进行折返线路的变更均为涉及,因此如何在中断运营情况下进行快速、有效地变更折返点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故障点位置以及线路折返站信息,获取替代折返点,并根据当天运行图,计算替代折返点的对应的折返计划,最后根据新折返计划,自动变更在线列车交路,实现中断运营交路调整后列车的自动折返。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输入故障位置信息、原运行图计划信息和线路站型图信息;
[0014]步骤S2)根据步骤S1输入的信息,找到受影响原计划交路、替代折返点和替代交路;
[0015]步骤S3)根据原计划交路的计划间隔,得到步骤S2获得的替代交路的发车间隔;
[0016]步骤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替代交路的发车间隔,计算替代交路折返时间;
[0017]步骤S5)根据步骤S1输入的原运行图计划时间以及在线列车位置,为在线列车匹配新折返计划;
[0018]步骤S6)根据步骤S5匹配的新折返计划,更新在线列车运行路径;
[0019]步骤S7)步骤S6变更路径的列车到达替代折返点后,根据步骤S5得到的折返计划进行折返换号;
[0020]步骤S8)列车到达替代交路的另一个终端后,如该终端为非替代折返点后,按照S7折返换号后得到的计划车号折返。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
[0022]步骤S
21
、根据S1输入的故障位置信息,找到受故障影响的站台,进而得到受影响的原计划交路;
[0023]步骤S
22
、根据S1输入的故障位置信息,在故障区域两端搜索最近的折返站台,得到替代折返点;
[0024]步骤S
23
、根据步骤S
22
的替代折返点与步骤S
21
的原计划交路,搜索替代交路。
[002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4)具体为:
[0026]步骤S
41
)判断替代折返点是否存在多条交路,如果存在多条交路,计算交路之间约束关系;
[0027]步骤S
42
)对于多交路折返点,根据在步骤S
41
得到的约束关系计算折返时间;对于单交路折返点,使用默认折返时间。
[002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
41
)具体为:
[0029]假设替代折返点A上有n条交路折返,交路n的运行周期假设替代折返点A上有n条交路折返,交路n的运行周期其中,为除折返外的来回运行时间,为折返点A的折返时间,发车间隔为交路n所需列车数为其中,为发车间隔;
[0030]变更交路后列车按原计划时间运行,即除折返外原计划来回运行时间变更交路后列车按原计划时间运行,即除折返外原计划来回运行时间得到如下约束关系:
[0031][003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5)具体为:
[0033]步骤S
51
、计算替代折返点到站计划;
[0034]步骤S
52
、计算交路变更后,列车到达替代折返点的时间;
[0035]步骤S
53
、根据步骤S
52
得到的列车折返点时间以及步骤S
51
得到的替代折返点到站计划,以时间为标准,为在线列车匹配折返计划号。
[003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
51
根据步骤S1输入的原运行图上下客站时间以及步骤S4得到的替代折返点折返时间。
[003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保持对既有运行图的兼容。
[003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在中断运营时,对具备折返条件的区段,自动改变列车交路,使列车在非故障区段按照计划运行。
[003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根据在线列车所在位置,自动为列车生成替代折返点的折返计划。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路中断情况下基于运行图的调整方法,该方法不同于现有等间隔调整方法,保持对既有运行图的兼容,有利于故障解除后快速恢复计划运营;
[0042]2)本专利技术根据故障位置及线路结构,自动搜索替代折返点,并生成运行交路,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操作负担;
[0043]3)本专利技术根据在线列车所在位置,自动为列车生成替代折返点的折返计划,无需过度依赖人工经验。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根据故障点位置以及线路折返站信息,获取替代折返点,并根据当天运行图,计算替代折返点的对应的折返计划,最后根据新折返计划,自动变更在线列车交路,实现中断运营交路调整后列车的自动折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输入故障位置信息、原运行图计划信息和线路站型图信息;步骤S2)根据步骤S1输入的信息,找到受影响原计划交路、替代折返点和替代交路;步骤S3)根据原计划交路的计划间隔,得到步骤S2获得的替代交路的发车间隔;步骤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替代交路的发车间隔,计算替代交路折返时间;步骤S5)根据步骤S1输入的原运行图计划时间以及在线列车位置,为在线列车匹配新折返计划;步骤S6)根据步骤S5匹配的新折返计划,更新在线列车运行路径;步骤S7)步骤S6变更路径的列车到达替代折返点后,根据步骤S5得到的折返计划进行折返换号;步骤S8)列车到达替代交路的另一个终端后,如该终端为非替代折返点后,按照S7折返换号后得到的计划车号折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步骤S
21
、根据S1输入的故障位置信息,找到受故障影响的站台,进而得到受影响的原计划交路;步骤S
22
、根据S1输入的故障位置信息,在故障区域两端搜索最近的折返站台,得到替代折返点;步骤S
23
、根据步骤S
22
的替代折返点与步骤S
21
的原计划交路,搜索替代交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具体为:步骤S
41
)判断替代折返点是否存在多条交路,如果存在多条交路,计算交路之间约束关系;步骤S
42
)对于多交路折返点,根据在步骤S
41
得到的约束关系计算折返时间;对于单交路折返点,使用默认折返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运行图的中断运营时自动变更交路折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
41
)具体为:假设替代折返点A上有n条交路折返,交路n的运行周期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璟颜红慧钱江周庭梁谢娟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