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40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流阀,包括主阀体和出水阀体,所述主阀体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外筒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的开口朝向外筒体的出口,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留有供流体通过的通道,内筒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套筒以及用来驱动所述调节套筒的驱动机构,所述出水阀体设置于外筒体的出口处,所述内筒体的封闭端截面轮廓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内筒体的封闭端截面轮廓由半圆形改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这样,可降低阻力损失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流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调流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调流阀的内筒体进水端剖面轮廓为封闭式的半圆形;外筒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剖面轮廓均为开口的半圆形;因此水流阻力比较大。
[0003]现有调流阀的套筒开口设计方法,使设计参数与试验结果误差比较大,通常误差在1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流阀。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调流阀,包括主阀体和出水阀体,所述主阀体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外筒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的开口朝向外筒体的出口,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留有供流体通过的通道,内筒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套筒以及用来驱动所述调节套筒的驱动机构,所述出水阀体设置于外筒体的出口处,所述内筒体的封闭端截面轮廓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条对称的抛物线的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表示内筒体封闭端抛物线的高度H;Y轴表示内筒体的直径D;D值由结构设计给定;
[0009]S2、建立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
………………………………
(1)
[0010]其中:X
----
抛物线横坐标值;
[0011]Y
----
抛物线纵坐标值;
[0012]Pr/>----
抛物线半焦距;
[001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W(0,0),其终点为M(X
10
,Y
10
);设直线MT为内筒体的中心线,则TW=TM=D/2;
[0014]取抛物线的高度H为内筒体的半径D/2,即X
10
=D/2;抛物线左半支的宽度为内筒体的半径D/2,即Y
10
=D/2;
[0015]将M点坐标值(X
10
,Y
10
)代入式(1)便可计算出:
[0016]2P=D/2;
[0017]将2P=D/2代入式(1),即得:X2=(D/2)
×
Y=D
×
Y/2
[0018]由此可得:或或
[0019]S3、计算坐标值
[0020]S31、在Y轴上取点Y1、Y2、Y3、Y4、Y5、Y6、Y7、Y8、Y9、Y
10
,使其值分别为:
[0021]Y1=0.05D,Y2=0.1D,Y3=0.15D,Y4=0.2D,Y5=0.25D,Y6=0.3D,Y7=0.35D,Y8=0.4D、
[0022]Y9=0.45D、Y
10
=0.5D;
[0023]S32、将Y1、Y2、Y3、Y4、Y5、Y6、Y7、Y8、Y9、Y
10
各点的值分别代入式(3),可计算得到对应的X轴坐标值:X1、X2、X3、X4、X5、X6、X7、X8、X9、X
10

[0024]S4、绘制抛物线
[0025]S41、过点Y1、Y2、Y3、Y4、Y5、Y6、Y7、Y8、Y9、Y
10
分别作X轴的平行线;
[0026]S42、将X1、X2、X3、X4、X5、X6、X7、X8、X9、X
10
各点在X轴上标注,并过这些点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与Y1、Y2、Y3、Y4、Y5、Y6、Y7、Y8、Y9、Y
10
各点的X轴平行线分别相交于A、B、C、D、E、F、G、H、K、M各点;
[0027]S43、用圆滑曲线连接W、A、B、C、D、E、F、G、H、K、M各点,便可得到抛物线的左半支WM;
[0028]S44、将抛物线的左半支WM沿直线MT镜像,便可得到抛物线的上半支MN。
[002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筒体的进口端截面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所述外筒体的出口端截面也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
[003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筒体的内腔封闭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贯穿内筒体和外筒体的轴套,所述调节套筒内腔对称设有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阀轴、曲柄和连杆,所述阀轴一端穿过轴套后插入第一轴孔内,与第一轴孔转动配合,另一端伸出外筒体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曲柄的一端套装在阀轴上,并通过锥销固定在阀轴上,曲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轴孔铰接。
[003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螺栓组件与外筒体连接。
[003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套筒靠近外筒体出口的一端圆周上开有长圆形或圆形开口。
[003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开口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根据用户要求或设计给定以下参数:阀门全开时的最大流量:Q
[0035]进口端压力:P1[0036]出口端压力:P2[0037]公称通径:D
[0038]套筒内径:d
[0039]S2、计算最大压差:ΔP
[0040]ΔP=P1-P2[0041]S3、计算阀门流道面积:S
[0042]S=πD2/4
[0043]S4、阀门进口/出口流速V0[0044]V0=Q/S
[0045]S5、计算阀门气蚀系数Σ
[0046]Σ=(P2+P
0-P
d
)/(ΔP+V
02
/2g)
[0047]其中:P0—大气压力,10.34mH2O;
[0048]P
d
—20℃时饱和蒸汽压力,0.23mH2O;
[0049]g—重力加速度,9.8m/s2;
[0050]S6、根据Σ值选择套筒开口型式
[0051]若Σ<0.2,不合适;
[0052]若0.2≤Σ≤0.8,开口形式选用圆孔型,进入S7;
[0053]若0.8<Σ≤1.8,开口形式选用鼠笼型,进入S8;
[0054]若1.8<Σ,开口形式选用扇叶型,进入S9;
[0055]S7、计算开口流速V,根据开口流速V计算开口总面积S,根据开口总面积S计算开口尺寸;
[0056]S71、计算开口流速V
[0057]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能与势能转换公式可得:1/2mV2=mgΔP
[0058]即:
[0059]S72、计算开口总面积S
[0060]S=a
·
b
·
c
·
Q/V
[0061]其中:a—开口系数,详见表1
[0062]b—槽宽或孔径系数,详见表2
[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流阀,包括主阀体(1)和出水阀体(2),所述主阀体(1)包括外筒体(1-1),所述外筒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外筒体(1-1)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内筒体(1-2),内筒体(1-2)的开口朝向外筒体(1-1)的出口,内筒体(1-2)与外筒体(1-1)之间留有供流体通过的通道,内筒体(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套筒(3)以及用来驱动所述调节套筒(3)的驱动机构,所述出水阀体(2)设置于外筒体(1-1)的出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2)的封闭端截面轮廓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1)的进口端截面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所述外筒体(1-1)的出口端截面也为两条对称的抛物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2)的内腔封闭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支耳(8),所述第一支耳(8)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农于国峰冯玉柱米红娟李士强田志安王乐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