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16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包括定角度限位夹具,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具有底板、侧壁和限位挡臂,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力矩角度传感器外形相适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侧壁第一端环围或半环围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侧壁在其第二端具有轴向敞口和径向敞口,所述限位挡臂连接在侧壁上形成所述径向敞口的端部。通过限位挡臂的设置,可以对扳手转动时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进行测量时,限位挡臂可以有效限制力矩扳手的行程,通过限制扳手行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同操作人员经验、力量、力度感知等主观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差异,从而简化操作过程,保障所施加力矩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涉及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轮紧固测试关系到车辆动态运动过程中车轮螺栓及车轮能否稳定运行,是整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车轮或者车轮螺栓的紧固性能不达标会导致汽车失控,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
[0003]目前绝大多数汽车主机厂都会使用力矩拧紧法来测量车辆螺栓的拧紧力矩,测量时需人力搬动扳手以较快的速度拧紧。而测量人员的手法,测量操作的正确与否,测量人员的培训水平,都对数据的精确性、准确性有影响,因此也就对试验有较明显的影响,若是多步骤试验,则对后续步骤有影响。目前的测试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0004]按测试规范,要求每次拧紧测量保持一个定值角度,只有合理范围的角度才能获取我们需要的MNA点和Break away点。使用拧紧方法测量车轮螺栓的力矩与角度时,角度过大、角度过小都对结果有影响。当测量角度过大时,测量的力矩值也将会过大,使车轮螺栓与车轮螺栓孔受力加载过度,将导致车轮螺栓与车轮螺栓孔重复使用时试验数据的不准确,并对之后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当测量角度过小时,测量的力矩值也将会过小,使峰值力矩值很有可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矩值这个考察标准,因此力矩值过小将不会得到合理的测试结果。
[0005]由于操作者的操作水平不统一,不同操作者力量不同,对力量角度的感知不同,有人角度偏大,有人角度偏小。一个固定的操作人员也会由于外界因素,及个人身体状况导致每次操作重复性差,每次角度都难以保持某稳定的数值,从而导致测量角度或者过大或者过小。对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若要控制使拧紧测量角度具备一致性,需要对测量人员进行长时间的培训。测量人员的不固定、测量人员的培训程度、测量人员久未操作后再次操作都将对测试结果有人为影响。
[0006]目前的力矩扳手大多都是不带角度数显功能的。即使有带数显功能的力矩扳手也会由于操作者动作较快,数字显示变化太快无法及时反馈数字人手很难控制角度,无法及时卸力,因此无特殊夹具控制无法控制拧紧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使得在较小的试验场地工况下,未经过特殊培训的试验工程师可以完成车轮紧固试验的性能测试,并且提高检测操作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包括定角度限位夹具,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具有底板、侧壁和限位挡臂,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力矩
角度传感器外形相适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侧壁第一端环围或半环围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侧壁在其第二端具有轴向敞口和径向敞口,所述限位挡臂连接在侧壁上形成所述径向敞口的端部。通过限位挡臂的设置,可以对扳手转动时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
[0009]进一步,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上具有两个限位挡臂,所述两个限位挡臂分别连接在径向敞口的两端,优选地,所述限位挡臂和侧壁之间的夹角与扳手在相应位置的转动角度相适应。
[0010]进一步,所述两个限位挡臂之间的间距沿其与侧壁的连接处向其自由端方向逐渐增大,即两个限位挡臂之间呈八字形结构布置。
[0011]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固定在车轮上,传感器固定装置与定角度限位夹具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传感器夹具和夹具支撑装置,所述传感器夹具通过夹具支撑装置固定在车轮上,所述传感器夹具具有与力矩角度传感器的外形结构相适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力矩角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力矩角度传感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扳手相连;力矩角度传感器的第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待测螺栓连接。此处扳手和力矩角度传感器的连接处在轴向方向上处于两个限位挡臂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范围内,使得作业时扳手行程能够得到有效限定;同时,为保障传感器的稳定固定,优选地,所述力矩角度传感器与第二通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夹具形成第二通孔的第二端面和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形成第一通孔的第一端面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传感器夹具的第二端面和定角度限位夹具的第一端面之间通过键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在传感器夹具的第二端面上开设键槽,在定角度限位夹具的第一端面相应位置轴向延伸出于键,键嵌入到键槽内嵌合从而实现传感器夹具与定角度限位夹具的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夹具支撑装置包括限位支撑杆,所述传感器夹具通过所述限位支撑杆与车轮相对固定,所述限位支撑杆通过设置在其第一端的螺栓夹头固定夹持在车轮的第二螺栓上。此处,所述第二螺栓是指与待测螺栓共同固定同一车轮的其他螺栓之一。
[0016]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撑杆具有旋拧螺杆、张力弹簧、螺栓夹头和夹头套筒,所述旋拧螺杆具有旋拧段和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外径小于旋拧段外径,螺纹段和旋拧段之间形成限位卡台;夹头套筒的第一端抵顶限位卡台,螺栓夹头靠近夹头套筒的第一端和夹头套筒第一端的内端部之间设有张力弹簧,旋拧螺杆的螺纹段穿过所述夹头套筒和张力弹簧后与螺栓夹头螺纹连接。采用该设计固定限位支撑杆时,首先通过转动旋拧螺杆使夹头套筒覆盖在螺栓夹头上的轴向长度尽可能地小,将螺栓夹头的远离夹头套筒的第二端套在第二螺栓外周,然后再反方向转动旋拧螺杆使夹头套筒沿轴向方向移动覆盖更多区域的螺栓夹头,从而使螺栓夹头第二端径收缩而逐渐夹紧第二螺栓,实现限位支撑杆在第二螺栓上的固定。
[0017]优选地,所述夹头套筒和旋拧螺栓限位卡台之间还设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的外径与夹头套筒第一端外径大体相同,弹性垫片的内径小于夹头套筒第一端的内径,所述旋拧螺杆的螺纹段穿过弹性垫片和夹头套筒的第一端后与螺栓夹头螺纹连接,夹头套筒的第一端通过抵接弹性垫片而抵顶所述限位卡台。采用具有弹性垫片的设计结构,意味着
夹头套筒第一端的内孔径向尺寸可以相对较大,以便在完成螺栓紧固性测试后拆卸装置时,夹头套筒可以在张力弹簧张力作用下更快地复位,从而提高拆卸时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垫片结构设计,可以避免夹头套筒和限位卡台之间直接抵接时的冲击和磨损,从而可以延长旋拧螺杆和夹头套筒的使用寿命。
[0018]优选地,所述旋拧螺杆的螺纹段具有双向螺纹,所述双向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夹头套筒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螺栓夹头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旋拧螺杆的螺纹段依次穿过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分别与夹头套筒和螺栓夹头螺纹连接,所述张力弹簧固定在螺栓夹头和夹头套筒之间。采用双向螺纹的设计,使得在转动旋拧螺栓时可以更加高效地使夹头套筒套包覆更多的螺栓套筒区域,提升工作效率。
[0019]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夹具上设有第一U形孔,所述第一U形孔与第二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轮螺栓紧固性测量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角度限位夹具(2),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2)具有底板(24)、侧壁(22)和限位挡臂(21),所述底板(24)上设有与力矩角度传感器(5)外形相适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侧壁(22)第一端环围或半环围所述底板(24)固定,所述侧壁(22)在其第二端具有轴向敞口和径向敞口,所述限位挡臂(21)连接在侧壁(22)上形成所述径向敞口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2)上具有两个限位挡臂(21),所述两个限位挡臂(21)分别连接在径向敞口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挡臂(21)呈八字形结构布置,所述两个限位挡臂(21)之间的间距沿其与侧壁的连接处向其自由端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固定在车轮上,传感器固定装置与定角度限位夹具(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传感器夹具(1)和夹具支撑装置,所述传感器夹具(1)通过夹具支撑装置固定在车轮(9)上,所述传感器夹具(1)具有与力矩角度传感器(5)的外形结构相适应的第二通孔(121),所述力矩角度传感器(5)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121)中,力矩角度传感器(5)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后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通孔(241)并与扳手(6)的作用位置相适应,力矩角度传感器(5)的第一端通过转换接头(3)与待测螺栓(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矩扳手角度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夹具(1) 形成第二通孔(121)的第二端面和所述定角度限位夹具(2)形成第一通孔(241)的第一端面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岳耀达陈德铁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