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潇潇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08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入流及出流结构、微通道结构和顶部盖板;入流及出流结构一端为入流通道,另一端为出流通道;微通道结构设置在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之间,包括间隔排列的Z型肋板和直肋板;顶部盖板上设置有冷却工质入口和冷却工质出口。通过直肋板与Z型肋板间隔排列的微通道,使得冷却工质的边界层不断被破坏,且在局部形成漩涡,有助于提高热沉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特殊的入口结构及微通道肋设计,使各微通道间流量均匀分配,同时利用特殊的肋板结构使冷却工质产生漩涡,进而提高热沉整体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尤其适用于高释热电子芯片、大功率激光二极管、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等小型化高释热设备的冷却。

技术介绍

[0002]换热,是指两种物质之间所进行的热量传递,是一种属于传热过程的单元操作。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所用到的大部分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热量,需要及时进行换热冷却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0003]许多小型化、高发热设备,如高性能电子芯片、大功率激光二极管、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等,在运行时会产生很强的释热(甚至超出100W/cm2),对其进行有效的冷却,成为这些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前提,相关技术也一直是研究热点。
[0004]对于上述类型设备的冷却,目前大多采用风冷式换热器,但是风冷式换热器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损耗,换热效率偏低,液冷式换热器相比于传统的风冷式换热器有更强的换热能力,更适用于高释热设备的冷却,是未来高发热电子设备冷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5]微通道热沉由D.B.Tuckerman和R.F.W.Pease于1981年提出(D.B.Tuckerman, R.F.W.Pease, High

performance heat sinking for VLSI, Electron. Dev. Lett. 2(1981)126

129)。随着众多尖端设备(电子芯片、激光二极管、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等)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相关设备的释热量及释热强度也随之大幅提高,这对散热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微通道已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微通道内整体散热性能、散热均匀性等均需要进一步改进,相关的诸多研究工作亟待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该微通道热沉具有换热效果优良、流量分配均匀的优点。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提供了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包括入流及出流结构、微通道结构和顶部盖板;
[0009]所述入流及出流结构包括凹槽状的壳体,壳体的一端为入流通道,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流通道;
[0010]所述微通道结构设置在入流及出流结构内部的底板上,微通道结构设置在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之间,微通道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Z型肋板和直肋板;
[0011]所述顶部盖板与入流及出流结构的开口侧相适配,顶部盖板对应入流通道的位置设置有冷却工质入口,顶部盖板对应出流通道的位置设置有冷却工质出口。
[0012]进一步的,在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上,Z型肋板和直肋板间隔布置构成微通道,相邻的微通道的Z型肋板对称布置,直肋板的长边延伸方向与冷却工质的流向平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Z型肋板长边方向的总长度为直肋板长边长度的两倍。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入流及出流结构的中间部分为矩形结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均为等腰梯形结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在入流及出流结构的两端对称分布。
[0015]进一步的,同一排中的Z型肋板间距相等;同一排中的直肋板间距相等。
[0016]进一步的,在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上,微通道结构中部的Z型肋板和直肋板共同构成内部微通道,微通道结构侧部边缘处的Z型肋板和直肋板与入流及出流结构的侧壁之间构成边缘微通道,边缘微通道的宽度为内部微通道宽度的1/2。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的斜边与下底的倾斜角为24
°
~28
°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工质入口的轴线与入流及出流结构的底面垂直。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工质入口和冷却工质出口均为圆孔。
[0020]进一步的,所述入流及出流结构的底板、侧壁以及顶部盖板的厚度均为0.2m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设置有Z型肋板和直肋板间隔排列构成的微通道结构,冷却工质通过该特殊的微通道结构时,边界层不断被破坏,流体处于未充分发展状态,且在局部(两种肋板之间)形成漩涡,有助于提高热沉的换热效率。
[0023]2、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冷却工质入口和冷却工质出口设置在顶部盖板上,冷却工质入口的轴线与入流及出流结构的底面垂直,冷却工质通过顶部盖板上的冷却工质入口垂直进入微通道,冲击微通道底板,形成一定的射流冲击作用,有助于提高入口段的换热效率。
[0024]3、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入流通道为等腰梯形结构,使各微通道间流量均匀分配,避免过多的流量分配到中间通道,提高流量分配过程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热沉整体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
[0025]4、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出流通道为与入流通道对称布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加工工艺性和平衡性好。
[0026]5、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同一排中的Z型肋板间距相等;同一排中的直肋板间距相等,Z型肋板长边方向的总长度为直肋板长边长度的两倍,边缘微通道的宽度为内部微通道宽度的1/2,以此保证热沉内部各流动单元几何尺寸一致,保证换热均匀性。
[0027]6、本技术示例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冷却工质入口和冷却工质出口均为圆孔,最大程度减小流体阻力,入流及出流结构的底板、侧壁,以及顶部盖板的厚度均为0.2mm,薄壁结构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各部件的爆炸视图;
[0031]图3为图1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32]图4为图1中Z型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效果展示图。
[0034]图中:
[0035]1‑
入流及出流结构,1.1

入流通道,1.2

出流通道;
[0036]2‑
微通道结构,2.1

Z型肋板,2.2

直肋板;
[0037]3‑
顶部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流及出流结构(1)、微通道结构(2)和顶部盖板(3);所述入流及出流结构(1)包括凹槽状的壳体,壳体的一端为入流通道(1.1),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流通道(1.2);所述微通道结构(2)设置在入流及出流结构(1)内部的底板上,微通道结构(2)设置在入流通道(1.1)和出流通道(1.2)之间,微通道结构(2)包括间隔排列的Z型肋板(2.1)和直肋板(2.2);所述顶部盖板(3)与入流及出流结构(1)的开口侧相适配,顶部盖板(3)对应入流通道(1.1)的位置设置有冷却工质入口,顶部盖板(3)对应出流通道(1.2)的位置设置有冷却工质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上,Z型肋板(2.1)和直肋板(2.2)间隔布置构成微通道,相邻的微通道的Z型肋板(2.1)对称布置,直肋板(2.2)的长边延伸方向与冷却工质的流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肋板(2.1)长边方向的总长度为直肋板(2.2)长边长度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及出流结构(1)的中间部分为矩形结构,入流通道(1.1)和出流通道(1.2)均为等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潇潇唐巍
申请(专利权)人:董潇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