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82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其中,该减速器壳体包括底座部和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直齿轮壳部和锥齿轮壳部,所述锥齿轮壳部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锥齿轮壳体,所述直齿轮壳部和两所述锥齿轮壳体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部,两所述锥齿轮壳体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两所述锥齿轮壳体均可拆卸地与所述直齿轮壳部相连,且两所述锥齿轮壳体还分别与所述直齿轮壳部的内腔连通。上述减速器壳体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可以方便地对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可以方便地对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可以方便地对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存在两个,且呈一定角度,这使得其结构形式与其他布局形式的无人直升机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如何对该减速器进行设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关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其中,该减速器壳体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可以方便地对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包括底座部和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直齿轮壳部和锥齿轮壳部,所述锥齿轮壳部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锥齿轮壳体,所述直齿轮壳部和两所述锥齿轮壳体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部,两所述锥齿轮壳体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两所述锥齿轮壳体均可拆卸地与所述直齿轮壳部相连,且两所述锥齿轮壳体还分别与所述直齿轮壳部的内腔连通。
[0005]采用这种结构,直齿轮壳部和锥齿轮壳部分别独立设置,锥齿轮壳部又包括独立的两个锥齿轮壳体,使得各部分传动机构的外壳可以相互独立,以形成单独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各部分外壳与其内部的传动机构可以更好地进行匹配,进而减少空间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组装、拆卸以及更换,如果某一部分的外壳发生损毁,直接更换相应部分的外壳即可,更换成本可以较低。
[0006]另外,直齿轮壳部和锥齿轮壳部是在纵向上相间隔,锥齿轮壳部的两个锥齿轮壳体又是在横向上相间隔,整个减速器壳体在横向以及纵向上的占用空间均较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且直齿轮壳部和锥齿轮壳部均安装于底座部,以通过底座部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也较高。
[0007]可选地,所述底座部设有两个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倾斜安装面,两所述倾斜安装面在横向上对称设置,两所述锥齿轮壳体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所述倾斜安装面,在安装状态下,所述锥齿轮壳体的轴向与相应所述倾斜安装面相垂直。
[0008]可选地,所述锥齿轮壳部还包括顶部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与两所述锥齿轮壳体的上端均可拆卸相连。
[0009]可选地,所述顶部连接板包括两个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倾斜板段,两所述倾斜板段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锥齿轮壳体的上端相连,在安装状态下,所述锥齿轮壳体的轴向与相应所述倾斜板段相垂直;和/或,所述锥齿轮壳部还包括侧部连接板,所述侧部连接板与所述底座部和所述顶部连接板均可拆卸相连。
[0010]可选地,所述侧部连接板设有动力源轴的第一穿过孔。
[0011]可选地,所述直齿轮壳部包括在纵向上可拆卸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底座部相连。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和所述底座部相连,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位于靠近所述锥齿轮壳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动力源轴的第二穿过孔。
[0014]可选地,所述直齿轮壳部和所述锥齿轮壳体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壁设有散热翅片。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传动部件,其中,所述壳体为上述的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
[0016]由于上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减速器壳体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1

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座部;2直齿轮壳部、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21上壳、222下壳;3锥齿轮壳部、31锥齿轮壳体、311散热翅片、312输出轴、32顶部连接板、321倾斜板段、322平板段、33侧部连接板;4动力源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本文中,以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与机尾之间的方向为纵向,也可以理解为直升机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与该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0020]请参考图1

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包括底座部1和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直齿轮壳部2和锥齿轮壳部3,锥齿轮壳部3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锥齿轮壳体31,直齿轮壳部2和两锥齿轮壳体31均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部1,两锥齿轮壳体31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两锥齿轮壳体31均可拆卸地与直齿轮壳部2相连,且两锥齿轮壳体31还分别与直齿轮壳部2的内腔连通。
[0022]采用这种结构,直齿轮壳部2和锥齿轮壳部3分别独立设置,锥齿轮壳部3又包括独
立的两个锥齿轮壳体31,使得各部分传动机构的外壳可以相互独立,以形成单独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各部分外壳与其内部的传动机构可以更好地进行匹配,进而减少空间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组装、拆卸以及更换,如果某一部分的外壳发生损毁,直接更换相应部分的外壳即可,更换成本可以较低。
[0023]另外,在上述的方案中,直齿轮壳部2和锥齿轮壳部3是在纵向上相间隔,锥齿轮壳部3的两个锥齿轮壳体31又是在横向上相间隔,整个减速器壳体在横向以及纵向上的占用空间均较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且直齿轮壳部2和锥齿轮壳部3均安装于底座部1,以通过底座部1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也较高。
[002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直齿轮壳部2是用于安装直齿轮传动部件,各锥齿轮壳体31是用于安装锥齿轮传动部件,两个锥齿轮壳体31内所安装的锥齿轮传动部件均连接有输出轴312,以形成两个输出端,两输出端均连接有旋翼,以形成交叉双旋翼的结构;两个锥齿轮壳体31的内腔与直齿轮壳部2的内腔相连通,则可用于构建锥齿轮壳体31内的锥齿轮传动部件与直齿轮壳部2内的直齿轮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直齿轮传动部件以及锥齿轮传动部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25]在具体的方案中,底座部1可以设有两个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倾斜安装面(图中未示出),两倾斜安装面在横向上可以对称设置,两锥齿轮壳体31的下端可以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倾斜安装面,且在安装完成后,锥齿轮壳体31的轴向与相应倾斜安装面可以相垂直,这样,各锥齿轮壳体31下端的结构可以相对简单。
[0026]或者,底座部1的安装面也可以为水平面,此时,则需要对锥齿轮壳体31与底座部1相连部分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1)和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直齿轮壳部(2)和锥齿轮壳部(3),所述锥齿轮壳部(3)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锥齿轮壳体(31),所述直齿轮壳部(2)和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部(1),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均可拆卸地与所述直齿轮壳部(2)相连,且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还分别与所述直齿轮壳部(2)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1)设有两个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倾斜安装面,两所述倾斜安装面在横向上对称设置,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所述倾斜安装面,在安装状态下,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轴向与相应所述倾斜安装面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壳部(3)还包括顶部连接板(32),所述顶部连接板(32)与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上端均可拆卸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板(32)包括两个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倾斜板段(321),两所述倾斜板段(321)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上端相连,在安装状态下,所述锥齿轮壳体(31)的轴向与相应所述倾斜板段(321)相垂直;和/或,所述锥齿轮壳部(3)还包括侧部连接板(33),所述侧部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宇印明威海日汗包长春徐震翰李京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