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8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后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包括基材层、胶印层、UV纹理转印层、电镀层及丝印层,所述UV纹理转印层设于基材层表面上,电镀层设于UV纹理转印层表面上,胶印层设于电镀层表面上,丝印层设于胶印层上。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次在基材层表面上设置UV纹理转印层、电镀层、胶印层及丝印层,UV纹理转印层直接设置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基材层上,作为底层材料,人的视线作用于后壳上时,对最底层材料的感觉最明显,从而,使整个后壳的炫光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将胶印层设置在电镀层的表面上,并在胶印层表面设置丝印层,通过丝印层看到胶印层,避免将胶印层表面的颗粒放大,从而改善胶印层的噪点问题。改善胶印层的噪点问题。改善胶印层的噪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后壳
,具体是指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产品的后壳,比如手机后壳,不只是具备保护作用,各还可将各种图案或者纹理通过不同工艺制作在后壳上,从而使后壳变得绚丽多彩,对电子产品具有装饰作用。常见的电子产品后壳包括基材层,依次设于基材层上的胶印层、UV纹理转印层及电镀层等,采用该结构,用作实现颜色渐变效果及图案的胶印层直接加工在基材层上,相当于底层材料,然后在其表面加工UV纹理转印层,因此,人的视线作用于后壳上时,是透过UV纹理转印层看到胶印层,UV纹理转印层用于实现光学纹理效果,其上设有多条纹路,透过UV纹理转印层看到胶印层时,胶印层上的颗粒被放大,从而导致胶印层出现噪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包括基材层、胶印层、UV纹理转印层、电镀层及丝印层,所述UV纹理转印层设于基材层表面上,电镀层设于UV纹理转印层表面上,胶印层设于电镀层表面上,丝印层设于胶印层上。采用上述结构,将用于实现光学纹理效果的UV纹理转印层直接设置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基材层上,作为底层材料,并在其表面上设置电镀层用于保护UV纹理转印层上的纹理,人的视线作用于后壳上时,对最底层材料的感觉最明显,从而,使整个后壳的炫光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将胶印层设置在电镀层的表面上,并在胶印层表面设置丝印层用于保护胶印层,通过丝印层看到胶印层,避免将胶印层表面的颗粒放大,从而改善胶印层的噪点问题。
[0005]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由PMMA材料层及PC材料层复合而成,PMMA材料层具有较高硬度,可起支撑作用,PC材料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变形;基材层的厚度为0.5mm或0.64mm或0.8mm。
[0006]优选地,所述胶印层的厚度为2

8um。
[0007]优选地,所述UV纹理转印层的厚度为8

15um。
[0008]优选地,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0.05

0.5um。
[0009]优选地,所述丝印层的厚度为20

35nm。
[0010]有益技术效果: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依次在基材层表面上设置UV纹理转印层、电镀层、胶印层及丝印层,UV纹理转印层直接设置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基材层上,作为底层材料,人的视线作用于后壳上时,对最底层材料的感觉最明显,从而,使整个后壳的炫光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将胶印层设置在电镀层的表面上,并在胶印层表面设置丝印层用于保护胶印层,通过丝印层看到胶印层,避免将胶印层表面的颗粒放大,从而改善胶印层
的噪点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包括基材层1、胶印层2、UV纹理转印层3、电镀层4及丝印层5,所述UV纹理转印层3设于基材层1表面上,电镀层4设于UV纹理转印层3表面上,胶印层2设于电镀层4表面上,丝印层5设于胶印层2上。
[0014]所述基材层1由PMMA材料层及PC材料层复合而成,PMMA材料层具有较高硬度,可起支撑作用,PC材料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变形;基材层1的厚度为0.5mm或0.64mm或0.8mm。
[0015]所述胶印层2的厚度为2

8um,其用于实现颜色渐变效果及图案。
[0016]所述UV纹理转印层3的厚度为8

15um,其用于实现光学纹理效果。
[0017]所述电镀层4的厚度为0.05

0.5um,其用于保护UV纹理转印层3上的纹理,以及增加后壳的亮度、金属质感,以及实现后壳的反光色。
[0018]所述丝印层5的厚度为20

35nm。
[0019]本技术采用的各材料层均可采用现有工艺制作,基材层1可选用现有材料制成,而且,在本实施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以上参数制作不同厚度的后壳,比如,选用厚度为0.5mm的基材层,在基材层上加工8um厚的UV纹理转印层3,在UV纹理转印层3上加工0.05um厚的电镀层4,在电镀层4上加工2um厚的胶印层2,在胶印层2上加工20nm厚的丝印层5,然后得到本技术的后壳;或者,选用厚度为0.8mm的基材层,在基材层上加工15um厚的UV纹理转印层3,在UV纹理转印层3上加工0.5um厚的电镀层4,在电镀层4上加工8um厚的胶印层2,在胶印层2上加工35nm厚的丝印层5,然后得到本技术的后壳。
[0020]综上所述,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依次在基材层1表面上设置UV纹理转印层3、电镀层4、胶印层2及丝印层5,UV纹理转印层3直接设置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基材层1上,作为底层材料,人的视线作用于后壳上时,对最底层材料的感觉最明显,从而,使整个后壳的炫光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将胶印层2设置在电镀层4的表面上,并在胶印层2表面设置丝印层5用于保护胶印层,通过丝印层看到胶印层,避免将胶印层2表面的颗粒放大,从而改善胶印层的噪点问题。
[0021]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包括基材层、胶印层、UV纹理转印层、电镀层及丝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UV纹理转印层设于基材层表面上,电镀层设于UV纹理转印层表面上,胶印层设于电镀层表面上,丝印层设于胶印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由PMMA材料层及PC材料层复合而成;基材层的厚度为0.5mm或0.64mm或0.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炫光效果的电子产品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印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祖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