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稻壳炭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包括底板、装置主体和入料口,加热室远离装置主体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吸气管,加热室远离吸气管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气泵,转动轴的表面贯穿连通有通风孔,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进料管远离输料箱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电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纹叶片和推板的配合使用,使得低处的稻壳能够连贯且有序地输送至位于高处的入料口位置,提高上料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且实现了对正在螺旋上升至的稻壳进行预热处理,并将空气中的杂质和刺激性气味进行全面地过滤吸附,提高了加热效果,保障了后续稻壳的炭化效率。化效率。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稻壳炭化
,具体为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稻壳炭化是指稻壳经过加热至其着火点温度以下,使其不充分燃烧而形成的木炭化物质。
[0003]关于稻壳炭化,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820834605.4公开了一种稻壳炭化装置,该种稻壳炭化装置通过设置有抽风管道和搅拌杆,抽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抽风器和滤网,可以对炭化室内部产生的烟气进行抽取由滤网进行过滤,炭化室内燃烧的物料所产生的烟气经过滤网的处理后,重新回到炭化机内进行燃烧,使机器的热能连续运转,达到无烟、环保、连续的效果,解决了热能使用率低下,到时能源的损耗非常的严重的问题。
[0004]其中,不足点如下:上述对比文件中入料口设置的位置偏高,需要工作人员将稻壳由低处人力搬运至高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投料效率较低,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比文件中入料口设置的位置偏高,需要工作人员将稻壳由低处人力搬运至高处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包括底板、装置主体和入料口,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箱,所述输料箱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远离装置主体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加热室远离吸气管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输料箱底部的轴心处设置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贯穿连通有通风孔,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所述输料箱远离装置主体一侧的下方贯穿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注料斗,所述进料管远离输料箱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输料箱远离进料管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排料管。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室包括过滤网、活性炭吸附板和电加热板,所述加热室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过滤网、活性炭吸附板和电加热板,且三者由左至右依次等距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为空心圆柱体,且转动轴与进气管的输出端为转动方式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推板与进料管相适配;且推板的初始位置位于注料斗正下方的左侧。
[0010]优选的,所述排料管呈左高右低状倾斜安装,且排料管的输出端处于入料口的上方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提升电机、电推杆及气泵均分别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将所需炭化的稻壳经由注料斗倒入进料管中,启动电推杆,使其驱动推板往前水平移动,以便将稻壳连贯地推送至输料箱中,同时,启动提升电机,使得转动轴发生转动,带动螺纹叶片进行同步转动,以便将输料箱内腔底部的稻壳螺旋上升;通过螺纹叶片和推板的配合使用,使得低处的稻壳能够连贯且有序地输送至位于高处的入料口位置,提高上料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0014]2、该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启动气泵,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吸气管进入到加热室中,过滤网能够预先将空气中的颗粒性杂质进行阻挡,而得以过滤后的空气会往前继续流动至活性炭吸附板处,以便将空气中的刺激性气味进行全面地吸附处理,接着,启动电加热板,并在气泵的持续抽吸作用力下,得以过滤吸附的空气会通过电加热板形成热风,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转动轴中,从通风孔与正在螺旋上升的稻壳相接触,以便对其进行预热处理;最后,底层的稻壳螺旋上升至最顶层时,在动轴的高速转动及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稻壳进入到排料管中,并沿着排料管的倾斜面全部滚落至入料口处,以便后续对其进行炭化操作;实现了对正在螺旋上升至的稻壳进行预热处理,并将空气中的杂质和刺激性气味进行全面地过滤吸附,提高了加热效果,保障了后续稻壳的炭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轴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底板1、装置主体2、入料口3、输料箱4、加热室5、过滤网51、活性炭吸附板52、电加热板53、提升电机6、转动轴7、螺纹叶片8、注料斗9、进料管10、电推杆11、推板12、排料管13、气泵14、吸气管15、进气管16、通风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阅图1
‑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包括底板1、装置主体2和入料口3,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2,装置主体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入料口3,底板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箱4,输料箱4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室5,加热室5远离装置主体2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吸气管15,加热室5远离吸气管15的一侧贯穿
连接有气泵14,气泵14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有进气管16,输料箱4底部的轴心处设置有提升电机6,提升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转动轴7的表面贯穿连通有通风孔17,转动轴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8,输料箱4远离装置主体2一侧的下方贯穿连接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注料斗9,进料管10远离输料箱4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电推杆11,电推杆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2,输料箱4远离进料管10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排料管13。
[0020]进一步的,加热室5包括过滤网51、活性炭吸附板52和电加热板53,加热室5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过滤网51、活性炭吸附板52和电加热板53,且三者由左至右依次等距分布,有助于对所需加热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处理,保障稻壳的预热效果。
[0021]进一步的,转动轴7为空心圆柱体,且转动轴7与进气管16的输出端为转动方式连接,有助于将得以加热的气体输送至输料箱4中,方便对其中的稻壳进行预热处理,进一步提升稻壳的炭化效果。
[0022]进一步的,推板12与进料管10相适配;且推板12的初始位置位于注料斗9正下方的左侧,有助于将从注料斗9中倒入料管10中的稻壳有序地推送至输料箱4中,保障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壳炭化用反应釜,包括底板(1)、装置主体(2)和入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2),所述装置主体(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入料口(3),所述底板(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箱(4),所述输料箱(4)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室(5),所述加热室(5)远离装置主体(2)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吸气管(15),所述加热室(5)远离吸气管(15)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气泵(14),所述气泵(14)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有进气管(16),所述输料箱(4)底部的轴心处设置有提升电机(6),所述提升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表面贯穿连通有通风孔(17),所述转动轴(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8),所述输料箱(4)远离装置主体(2)一侧的下方贯穿连接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注料斗(9),所述进料管(10)远离输料箱(4)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电推杆(11),所述电推杆(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2),所述输料箱(4)远离进料管(10)一侧的上方贯穿连接有排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互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