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38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将柔性基板分为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TFT电路层置于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上,TFT电路层上还设有发光槽,发光器件层置于发光槽内;第一无机层置于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上,第一无机层将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完全包覆;在第一无机层上还设置有有机缓冲层,有机缓冲层将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在显示弯曲区域的有机缓冲层和第一无机层上设置弯曲强化槽,弯曲强化槽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弯曲强化槽底部面积;弯曲强化槽内填充压敏物质;第二无机层将压敏物质和有机缓冲层完全包覆。通过在显示弯曲区域设置弯曲强化槽,并于弯曲强化槽内填充压敏物质,从而防止显示弯曲区域膜层破裂。区域膜层破裂。区域膜层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曲面屏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屏技术为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技术,显示屏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们带来更佳的显示体验。传统显示屏为平面显示屏幕,请参阅图2,基于硬性玻璃材料的显示屏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瓶颈,而曲面屏则是一种采用柔性塑料为基材的显示屏,相比于平面显示屏幕可以改善感官体验、具有更舒适的穿戴体验、拥有更好的立体显示效果、具备更高的手持感、大屏幕曲面屏幕表现更佳,因此,近年来,显示屏行业正在大力发展曲面屏技术,突破显示屏技术壁垒,走向更科技的未来。
[0003]传统曲面屏主要通过OLED面板技术实现,曲面未来的普及取决于企业对曲面屏核心技术难点的突破,寿命短依然是曲面OLED的短板。
[0004]OLED显示技术核心难点在于OLED器件的使用寿命,由于OLED器件所使用的发光材料对水氧极其的敏感,一旦有水氧与OLED器件接触就会导致OLED器件发光效率降低,甚至是直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改善薄膜封装在显示弯曲区域膜层易破裂问题,同时提升OLED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包括:柔性基板、TFT电路层、发光器件层、第一无机层、压敏物质、有机缓冲层和第二无机层;
[0007]将所述柔性基板分为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所述TFT电路层置于所述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上,且所述TFT电路层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发光槽,所述发光器件层置于所述发光槽内;
[0008]所述第一无机层置于所述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上,且所述第一无机层将所述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完全包覆;在所述第一无机层上还设置有所述有机缓冲层,所述有机缓冲层将所述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
[0009]在所述显示弯曲区域的所述有机缓冲层和第一无机层上设置弯曲强化槽,所述弯曲强化槽开口处的面积大于所述弯曲强化槽底部面积;所述弯曲强化槽内填充所述压敏物质;所述第二无机层将所述压敏物质和有机缓冲层完全包覆。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层保护膜;所述外层保护膜置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上表面上。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弯曲强化槽侧壁上还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阵列设置于所述弯曲强化槽的侧壁上,且所述盲孔内填充有所述压敏物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盲孔为圆柱形盲孔、圆锥形盲孔或者方形盲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弯曲强化槽置于所述显示弯曲区域的弯曲中点上,且所述弯曲强
化槽置于所述TFT电路层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敏物质远离所述TFT电路层的一侧高于所述有机缓冲层的上表面。
[0015]进一步地,弯曲强化槽以所述第一无机层为底。
[00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曲面屏的封装方法,所述一种曲面屏的封装方法用于制作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包括步骤:
[0017]将柔性基板分为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
[0018]在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上制作TFT电路层,并在所述TFT电路层上蒸镀发光器件层;
[0019]制作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将所述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完全包覆;
[0020]在所述第一无机层上制作有机缓冲层,所述有机缓冲层将所述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
[0021]在所述显示弯曲区域制作弯曲强化槽,所述弯曲强化槽开口处的面积大于所述弯曲强化槽底部面积;
[0022]在所述弯曲强化槽内填充压敏物质;
[0023]制作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将所述压敏物质和有机缓冲层完全包覆。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制作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将所述压敏物质和有机缓冲层完全包覆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0025]于所述第二无机层上表面上制作外层保护膜。
[0026]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弯曲区域制作弯曲强化槽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0027]制作盲孔,所述盲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盲孔均设置在所述弯曲强化槽的侧壁上。
[002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显示弯曲区域设置弯曲强化槽,并于所述弯曲强化槽内填充压敏物质,所述压敏物质会对封装膜层的裂缝进行一个填充,解决封装膜层破裂所造成的封装失效问题,压敏物质在受压时会固化,将该位置的各个膜层进一步强化贴合,由于所述压敏物质分去了该位置一部分的力,封装膜层的受力也随之减小,破裂问题也会被优化,从而防止显示弯曲区域膜层破裂,解决封装结构在显示屏弯曲位置由于受力过大导致的封装结构破裂问题,避免薄膜封装失效,确保曲面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9]图1所述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示意图;
[0030]图2为
技术介绍
中传统曲面屏封装结构;
[0031]图3为所述弯曲强化槽以及盲孔轴侧图;
[0032]图4为所述TFT电路层、发光器件层、第一无机层和有机缓冲层结构图;
[0033]图5为所述弯曲强化槽结构图;
[0034]图6为所述盲孔结构图;
[0035]图7为所述压敏物质结构图;
[0036]图8为所述第二无机层和外层保护膜结构图;
[0037]图9为所述一种曲面屏的封装方法流程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0、显示弯曲区域;200、显示平面区域;
[0040]1、柔性基板;2、TFT电路层;3、发光器件层;4、第一无机层;5、有机缓冲层;6、压敏物质;7、第二无机层;8、外层保护膜;
[0041]51、弯曲强化槽;
[0042]511、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44]目前,针对曲面屏对应的柔性显示屏所使用的封装技术为薄膜封装技术,薄膜封装技术应用在平面显示屏中时,由于平面显示屏不对封装膜层进行弯曲,故而薄膜封装可以很稳定的保护OLED显示器件不受水氧影响,但薄膜封装应用在曲面屏时,由于曲面屏在弯曲位置会对封装膜层进行弯曲,当弯曲位置所受内应力或是外应力过大时,该位置封装膜层将会破裂,最终导致封装失效,水氧入侵,从而大大缩短OLED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0045]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解决封装膜层破裂的问题,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包括:柔性基板1、TFT电路层2、发光器件层3、第一无机层4、压敏物质6、有机缓冲层5和第二无机层7;将所述柔性基板1分为显示弯曲区域100和显示平面区域200;所述TFT电路层2置于所述显示弯曲区域100和显示平面区域200上,且所述TFT电路层2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发光器件层3的发光槽,所述发光器件层3置于所述发光槽内;所述第一无机层4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板、TFT电路层、发光器件层、第一无机层、压敏物质、有机缓冲层和第二无机层;将所述柔性基板分为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所述TFT电路层置于所述显示弯曲区域和显示平面区域上,且所述TFT电路层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发光槽,所述发光器件层置于所述发光槽内;所述第一无机层置于所述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上,且所述第一无机层将所述TFT电路层和发光器件层完全包覆;在所述第一无机层上还设置有所述有机缓冲层,所述有机缓冲层将所述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在所述显示弯曲区域的所述有机缓冲层和第一无机层上设置弯曲强化槽,所述弯曲强化槽开口处的面积大于所述弯曲强化槽底部面积;所述弯曲强化槽内填充所述压敏物质;所述第二无机层将所述压敏物质和有机缓冲层完全包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层保护膜;所述外层保护膜置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上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强化槽侧壁上还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阵列设置于所述弯曲强化槽的侧壁上,且所述盲孔内填充有所述压敏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为圆柱形盲孔、圆锥形盲孔或者方形盲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曲面屏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强化槽置于所述显示弯曲区域的弯曲中点上,且所述弯曲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丽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