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14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中间转盘,所述中间转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包括第一夹紧底座和第一凸榫,所述第一凸榫固定设在与所述第一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一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半联轴器包括第二夹紧底座和第二凸榫,所述第二凸榫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二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中第一凸榫与第一夹紧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中第二凸榫与第二夹紧底座平行设置;优点是联接运转可靠,不易损坏且使用寿命较长。易损坏且使用寿命较长。易损坏且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两轴,传递运动和转矩的装置,而十字滑块联轴器是一种可移式的刚性联轴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所需安装空间小、装拆方便、可补偿两轴间的径向偏移等特点,适用于雷达数据传动链中同步轮系轴与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的联接,可准确传递雷达方位传动数据。
[0003]但是设计时如果选择的材料、确定的公差带、半联轴器与轴的夹紧方式不正确,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半联轴器与中间十字转盘间无法灵活滑动,导致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间的径向偏移,并对轴产生一个附加的径向力,使轴发生弯曲的现象,当这个径向力足够大时,长期作用于转动轴将导致轴出现疲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且使用寿命较长的十字滑块联轴器。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中间转盘,所述中间转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包括第一夹紧底座和第一凸榫,所述第一凸榫固定设在与所述第一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一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半联轴器包括第二夹紧底座和第二凸榫,所述第二凸榫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二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中第一凸榫与第一夹紧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中第二凸榫与第二夹紧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的第二半联轴器的材质为40Cr合金钢,所述的中间转盘的材质为锡青铜。
[0006]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同步轮系轴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贯穿第一夹紧底座和第一凸榫,所述第一夹紧底座设有自端部延伸至第一中心孔的第一夹紧缝隙,所述第一夹紧缝隙竖向分布,所述第一夹紧底座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紧缝隙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接有第一螺钉,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夹紧第一夹紧缝隙和第一中心孔。该结构中,第一中心孔用于安装同步轮系轴,当同步轮系轴插入到第一中心孔后,拧紧第一螺钉,使第一夹紧底座夹紧同步轮系轴,避免同步轮系轴发生松动,结构简单且实用。
[0007]所述第一夹紧底座和所述第一凸榫之间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一夹紧缝隙同向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处。该结构中,当第一螺钉拧紧时,其拧得越紧,第一夹紧底座两端会绕转动中心发生旋转形变,与其关联的第一凸榫的两端转动同样的角度,由于第一凸榫两端距离转动中心远,因转动引起的切向位移相对较大,即第一
凸榫相连的夹紧底座会发生一定的弯曲,但由于弯曲分布于第一凸榫的垂直方向,不会导致第一凸榫与转盘的滑动配合方向产生变形,所以可以保证第一凸榫与转盘的滑动间隙不产生变化而确保滑动灵活,而第一开槽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夹紧底座两端的旋转变形与第一凸榫部分隔离,从而保证第一夹紧底座与同步轮系轴可靠夹紧。
[0008]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贯穿所述第二夹紧底座和所述第二凸榫,所述第二夹紧底座设有自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中心孔的第二夹紧缝隙,所述第二夹紧缝隙竖向分布,所述第二夹紧底座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夹紧缝隙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螺接有第二螺钉,通过所述第二螺钉夹紧第二夹紧缝隙和第二中心孔。该结构中,第二中心孔用于安装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第二中心孔的直径为mm,当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插入到第二中心孔后,拧紧第二螺钉,使第二夹紧底座夹紧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避免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发生松动,结构简单且实用。
[0009]所述第二夹紧底座和所述第二凸榫之间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二夹紧缝隙同向延伸至所述第二中心孔处。该结构中,当第二螺钉拧紧时,其拧得越紧,第二夹紧底座两端会绕转动中心发生旋转形变,与其关联的第二凸榫的两端转动同样的角度,由于第二凸榫两端距离转动中心远,因转动引起的切向位移相对较大,即第二凸榫相连的夹紧底座会发生一定的弯曲,但由于弯曲分布于第二凸榫的垂直方向,不会导致第二凸榫与转盘的滑动配合方向产生变形,所以可以保证第二凸榫与转盘的滑动间隙不产生变化而确保滑动灵活。而第二开槽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二夹紧底座两端的旋转变形与第二凸榫部分隔离,从而保证第二夹紧底座与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轴可靠夹紧。
[0010]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均为mm,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宽度均为mm。由此第一滑槽和第一凸榫、第二滑槽和第二凸榫之间始终存在间隙,不会出现卡死现象,滑动灵活性较高,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与中间转盘滑动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
[0011]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从保证螺纹预紧力角度考虑,螺钉选用拧紧力矩大的品种,因此将之前的十字头盘头螺钉改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以增大拧紧力的作用半径,从而增大拧紧力矩,有利于动载荷下的防松。
[0012]所述中间转盘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减重孔。该结构中,第一减重孔的设置利于减小离心力,进而降低中间转盘与第一凸榫和第二凸榫之间的磨损,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0013]所述中间转盘的侧壁上圆周均匀开设有四个减重圆弧槽,四个减重圆弧槽分别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形成的夹角位置。其好处在于进一步减小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以降低磨损。
[0014]所述中间转盘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凸榫滑动的第一辅助槽,所述第一辅助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垂直设置,所述中间转盘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凸榫滑动的第二辅助槽,所述第二辅助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垂直设置。该结构中,当第一滑槽出现磨损时,将第一
凸榫旋转90
°
,插入到第一辅助槽即可。同理,当第二滑槽出现磨损时,将第二凸榫旋转90
°
,插入到第二辅助槽即可,这样能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更换成本得到降低。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材质为40Cr合金钢,并且经调质+QPQ处理,表面硬度≥650HV;中间转盘的材质为锡青铜,滑动接触部位涂抹润滑脂,将摩擦副由原来的钢对钢更改为高硬度钢对青铜,滑动摩擦系数也由原来的0.11~0.17降为现在的0.06~0.08,滑动摩擦系数相对减小,滑动灵活性得到提高。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和十字转盘装配时将轴向间隙控制在0.05~0.10mm,以防止十字滑块联轴器因间隙过大,十字转盘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振动。此外,40Cr合金钢QPQ处理和锡青铜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第一凸榫与第一夹紧底座平行设置,较之前的垂直设置,当锁紧时,第一凸榫不会产生形变,进而保证滑动配合间隙不会产生变化,最终保证了滑动的灵活性,同理,第二凸榫也是如此;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中间转盘,所述中间转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包括第一夹紧底座和第一凸榫,所述第一凸榫固定设在与所述第一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一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半联轴器包括第二夹紧底座和第二凸榫,所述第二凸榫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紧底座上,所述第二凸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中第一凸榫与第一夹紧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中第二凸榫与第二夹紧底座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同步轮系轴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贯穿第一夹紧底座和第一凸榫,所述第一夹紧底座设有自端部延伸至第一中心孔的第一夹紧缝隙,所述第一夹紧缝隙竖向分布,所述第一夹紧底座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紧缝隙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接有第一螺钉,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夹紧第一夹紧缝隙和第一中心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底座和所述第一凸榫之间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一夹紧缝隙同向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十字滑块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整角发送机或旋转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国刘一丁盛许文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