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85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框架本体、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弹性支撑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框架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前侧面上固设有拖钩,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中部铰接在一起,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前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第一转动杆的后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弹性支撑机构能够抑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重防撞缓冲功能,能够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工的安全性。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方便出行,公路建设越来越多,道路交通施工及路面养护作业越来越多,川流不息的车流给道路养护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很多道路施工现场仅依靠放置交通锥、警示牌或人工挥旗的方式,提醒引导车辆避让,给路面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0003]目前道路施工时,在施工作业区域后方放置一辆尾部安装防撞缓冲装置的车辆,如若发生追尾事故,能够在肇事车辆和前方施工作业区域之间构建一个缓冲区域,通过防撞缓冲装置结构变形吸收撞击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被保护人员及设备遭到碰撞的几率。
[0004]现有的防撞缓冲装置的缓冲结构简单,只能承受一次冲撞,而且承受的冲撞强度有限,难以保证车前施工区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具有多重防撞缓冲功能,能够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固连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面上固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固设有拖钩,所述下连接板的下侧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有两个轮胎;
[0008]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侧面上;
[0009]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三中间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后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能够抑制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前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抑制第一转动杆的后端和第二转动杆的后端相互远离;
[0010]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弹性支撑机构能够抑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
[0011]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0012]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平行固设有
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平行固设有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滑杆固设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滑杆固设在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弹性结构,两个所述弹性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0013]剪叉支架,所述剪叉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三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铰接轴铰接在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中间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中间铰接轴铰接在一起;
[0014]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一端固连在第一中间铰接轴,另一端固连在第二中间铰接轴上,所述拉紧弹簧处于拉紧状态。
[0015]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两个所述剪叉支架相对的两个第一中间铰接轴之间固连有加强杆。
[0016]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0017]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从右到左依次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前端铰接在第二套管上;
[0018]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在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位于第一连接板右侧的第一侧板固连,另一端与第一套管的右端固连,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连在第二套管的左端,另一端固连在位于第一连接板左侧的第一侧板上。
[0019]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0020]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从右到左依次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铰接在第四套管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铰接在第三套管上;
[0021]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均套设在第二滑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位于第二连接板右侧的第二侧板固连,另一端与第三套管的右端固连,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连在第四套管的左端,另一端固连在位于第二连接板左侧的第二侧板上。
[0022]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
[0023]第一弧形弯板,所述第一弧形弯板呈弧形,所述第一弧形弯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套管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三套管上,所述第一弧形弯板的弧形凸起正对第三中间铰接轴;
[0024]第二弧形弯板,所述第二弧形弯板呈弧形,所述第二弧形弯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套管上,另一端铰接在第四套管上,所述第二弧形弯板的弧形凸起正对第三中间铰接轴。
[0025]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伸入活塞缸内的一端固设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且密封设置在活塞缸内,所述活塞将活塞缸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上,所述活塞和第一空腔的前端之间固连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
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装满液体。
[0026]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液体为磁流变液,位于第一空腔前侧的活塞缸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电磁铁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
[0027]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套管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挡板的右侧,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套管向第一滑杆的右端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限位板上的压力传感器相接触。
[0028]在上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通过支撑杆水平固设有槽钢条,所述槽钢条呈向后凸起的弧形状。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0]1、防撞装置通过拖钩安装在防撞缓冲车的后端,防撞缓冲车停靠在施工道路的后方,当有车辆撞击第二连接板时,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1),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之间固连有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3),所述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3)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前侧面上固连有连接杆(111),所述连接杆(111)的前端固设有拖钩(112),所述下连接板(13)的下侧面通过第一转轴(131)转动设置有两个轮胎(132);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4),所述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4)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的相对侧面上;第一转动杆(5)和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5)和第二转动杆(6)的中部通过第三中间铰接轴(51)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前端和第二转动杆(6)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3)上,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后端和第二转动杆(6)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4)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能够抑制第一转动杆(5)的前端和第二转动杆(6)的前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抑制第一转动杆(5)的后端和第二转动杆(6)的后端相互远离;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之间,所述弹性支撑机构能够抑制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相互靠近;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4)之间,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对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起到辅助支撑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左右两侧平行固设有两个第一侧板(141),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平行固设有两个第二侧板(142),所述第一滑杆(3)固设在两个第一侧板(141)之间,所述第二滑杆(4)固设在两个第二侧板(142)之间,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弹性结构,两个所述弹性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141)和两个第二侧板(142)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剪叉支架(2),所述剪叉支架(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和第三连杆(23)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31)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铰接轴(231)铰接在第一侧板(141)上,所述第二连杆(22)和第四连杆(24)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21)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铰接轴(221)铰接在第二侧板(142)上,所述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中间铰接轴(211)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中间铰接轴(241)铰接在一起;拉紧弹簧(25),所述拉紧弹簧(25)的一端固连在第一中间铰接轴(211),另一端固连在第二中间铰接轴(241)上,所述拉紧弹簧(25)处于拉紧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剪叉支架(2)相对的两个第一中间铰接轴(211)之间固连有加强杆(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所述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从右到左依次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3)上,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套管(31)上,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前端铰接在第二套管(32)上;
第一弹簧(311)和第二弹簧(321),所述第一弹簧(311)和第二弹簧(321)均套设在第一滑杆(3)上,所述第一弹簧(311)的一端与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炯王晋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