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82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通过在金属壳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金属壳体内部易堆积水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液位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并通过单片机与报警模块电连接,能有效保护使用者,避免使用者靠近已经发生内部渗水的充电桩。使用者靠近已经发生内部渗水的充电桩。使用者靠近已经发生内部渗水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作为典型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的重大工程。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推广,与汽车加油站功能类似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0003]电动汽车充电桩,多设置于室外,室外环境、情况复杂,现有充电桩仅通过金属壳体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当遇到特大暴雨等情况时,需监测人员靠近充电桩才能确知其是否已经进水无法使用。由于充电桩所用电压高达700v以上,此时靠近充电桩危险性较大,很可能已经处于漏电状态,周围环境已不适宜靠近。
[0004]但现有充电桩缺乏此类远程监测手段,引发充电桩使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金属壳体、通气窗、操作区、显示触屏、液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多个数据传输模块、显示器;金属壳体下部外壁上设置多个通气窗;
[0007]金属壳体的上部设置操作区,显示触屏设置于操作区内;
[0008]金属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挂钩;
[0009]液位传感器设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内壁上,液位传感器上设置数据传输模块,液位传感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的显示器电连接;
[0010]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金属壳体中部的内壁上,湿度传感器上设置数据传输模块,湿度传感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的显示器电连接。
[0011]优选地,包括:定位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定位模块设置于金属壳体顶面上;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定位模块上并与定位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显示器电连接。
[0012]优选地,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设置于金属壳体的顶面上,液位传感器与报警模块电连接。
[0013]优选地,通气窗上设置挡雨板。
[0014]优选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通气窗上方。
[0015]优选地,包括:密封盖、密封筒,金属壳体顶面设有敞口,敞口顶面周缘上焊接设置密封筒;
[0016]密封盖盖设于密封筒顶面上。
[0017]优选地,密封筒包括:筒体、密封条、抵接凹槽、止挡条,筒体内侧壁上部设置卡槽,卡槽下方的筒体内侧壁上设置台阶面;
[0018]密封条外侧壁卡接于卡槽内,密封条的底面卡接于台阶面上;
[0019]筒体底面向筒体中心延伸形成抵接凹槽;
[0020]抵接凹槽的内壁为止挡条;
[0021]密封盖的伸入端插入密封筒内,伸入端抵接于抵接凹槽上,伸入端的内侧壁抵接于止挡条,伸入端的外侧壁抵接于密封条外壁上。
[0022]优选地,密封条包括:橡胶卡条、矩形橡胶条、第一压缩凸条、第二压缩凸条、压缩圆柱条,矩形橡胶条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橡胶卡条,橡胶卡条卡接于卡槽内;
[0023]矩形橡胶条的底面抵接于台阶面上;
[0024]矩形橡胶条第二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压缩凸条,矩形橡胶条第二侧壁的下部设置第二压缩凸条;
[0025]第二压缩凸条设置于第一压缩凸条下方;
[0026]第二压缩凸条与矩形橡胶条第二侧壁间夹设压缩圆柱条。
[0027]优选地,矩形橡胶条内设置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平行于密封筒侧壁设置;
[0028]第二压缩腔垂直密封筒侧壁设置。
[0029]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0]1)本申请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通过在金属壳体顶面密封面上设置密封条,能从根本上减少充电桩在室外使用时发生进水的可能性,所用密封条包括双层叠置的波浪橡胶条及扣合边,与密封面结构贴合,从而有效提高充电桩的密封能力。
[0031]2)本申请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通过在金属壳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金属壳体内部易堆积水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液位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并通过单片机与报警模块电连接,能有效保护使用者,避免使用者靠近已经发生内部渗水的充电桩。
[0032]3)本申请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通过与液位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并通过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器,实现远距离对金属壳体内部是否发生漏水情况的实时远程监控。
[0033]4)本申请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通过在各充电桩金属壳体上设置定位模块,并将定位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并将数据传输模块与显示器电连接,从而能使监控检修人员准确获知发生故障的充电桩位置,及时进行断电操作,避免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主视示意图;
[0035]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金属壳体顶面密封筒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6]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金属壳体顶面密封筒另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7]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二级密封条主视示意图;
[0038]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区剖视示意图;
[0039]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充电桩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图例说明:
[0042]10、挂钩;12、金属壳体;15、报警模块;13、通气窗;21、操作区;22、显示触屏;11、密封盖;20、密封筒;112、液位传感器;113、湿度传感器;111、定位模块;17、显示器;211、卡槽;212、抵接凹槽;213、止挡条;221、橡胶卡条;227、矩形橡胶条;222、第一压缩腔;226、第二压缩腔;223、第一压缩凸条;224、第二压缩凸条;225、压缩圆柱条;23、二级密封筒;234、第一粘接面;231、波纹密封条;233、波谷段;232、波峰段;235、第二粘接面;41、胶黏层;42、绝缘陶瓷层;18、接地电阻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4]参见图1和6,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金属壳体12、通气窗13、操作区21、显示触屏22、液位传感器112、湿度传感器113、数据传输模块、显示器17;金属壳体12下部外壁上设置多个通气窗13;金属壳体12的上部设置操作区21,显示触屏22设置于操作区21内。
[0045]通过操作区21,用户可以读取充电桩电压、电流等基本信息,还可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计费缴费操作,具体按现有充电桩触屏设置。
[0046]金属壳体12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12)、通气窗(13)、操作区(21)、显示触屏(22)、液位传感器(112)、湿度传感器(113)、多个数据传输模块、显示器(17);金属壳体(12)下部外壁上设置多个通气窗(13);所述金属壳体(12)的上部设置操作区(21),显示触屏(22)设置于操作区(21)内;所述金属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挂钩(10);所述液位传感器(112)设置于金属壳体(12)底部的内壁上,液位传感器(112)上设置数据传输模块,液位传感器(112)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的显示器(17)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113)设置于金属壳体(12)中部的内壁上,湿度传感器(113)上设置数据传输模块,湿度传感器(113)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的显示器(1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111)和数据传输模块,定位模块(111)设置于金属壳体(12)顶面上;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定位模块(111)上并与定位模块(111)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室内显示器(17)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模块(15),报警模块(15)设置于金属壳体(12)的顶面上,液位传感器(112)与报警模块(15)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通气窗(13)上设置挡雨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湿度传感器(113)设置于通气窗(13)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具有实时远程监控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11)、密封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邦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宇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