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包括安装架、支撑杆、弹性遮光布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架上螺钉连接有主幕墙本体,且主幕墙本体上螺钉连接有安装框,并且安装框上转动连接有副幕墙本体,所述安装框上螺钉连接有滤网板,且滤网板上卡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副幕墙本体上。该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设置有支撑杆,通过向内推动连接杆,此时连接杆通过各个支撑杆能够推动相应的副幕墙本体同时在安装框上向外转动,此时结合滤网板能够进行稳定的通风工作,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室内空气对流效果不佳,有效提高了通气效果,增加了幕墙的使用稳定性。增加了幕墙的使用稳定性。增加了幕墙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
[0001]本技术涉及幕墙
,具体为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为保证建筑内的通光性,大多数幕墙采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
[0003]而现在大多数的幕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4]一、常规的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虽能够进行透光,但对于部分时间外界较强的阳光,玻璃幕墙不能够对透光度进行调节改变,长期下去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0005]二、现有的玻璃幕墙之间一般都是玻璃整体,虽可通过推动打开,但只能从底部打开较小的开口,室内空气对流效果不佳,通气效果差,导致室内空气不新鲜,长期下去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幕墙不能够对透光度进行调节改变,以及室内空气通气效果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包括安装架、支撑杆、弹性遮光布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架上螺钉连接有主幕墙本体,且主幕墙本体上螺钉连接有安装框,并且安装框上转动连接有副幕墙本体,所述安装框上螺钉连接有滤网板,且滤网板上卡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副幕墙本体上,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螺钉连接有橡胶杆,且橡胶杆的底端螺钉连接在滤网板上,并且滤网板上螺钉连接有限位框,所述主幕墙本体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上啮合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螺钉连接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底端螺钉连接有弹性遮光布,并且弹性遮光布螺钉连接在主幕墙本体内。
[0009]优选的,所述副幕墙本体呈等边三角形,且副幕墙本体等角度分布在安装框上,并且副幕墙本体的厚度与主幕墙本体的侧边厚度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和副幕墙本体之间均为铰接,且副幕墙本体与支撑杆一一对应,并且副幕墙本体的外端面与主幕墙本体的外端面平齐。
[0011]优选的,所述橡胶杆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且连接杆呈“T”形,并且限位板的长度小于两侧限位框之间的内部空间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上啮合连接有传动带,且固定轴设置有2组,并且两个固定轴
之间通过输送带构成啮合连接,而且2组固定轴对称分布在主幕墙本体的上下两侧。
[0013]优选的,所述衔接块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输送带的上下两侧,且输送带的长度大于主幕墙本体的内部空间长度,并且衔接块与主幕墙本体之间为卡合的滑动连接,而且衔接块与主幕墙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弹性遮光布的弹力。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
[0015](1)该幕墙设置有支撑杆,通过向内推动连接杆,此时连接杆通过各个支撑杆能够推动相应的副幕墙本体同时在安装框上向外转动,此时结合滤网板能够进行稳定的通风工作,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室内空气对流效果不佳,有效提高了通气效果,增加了幕墙的使用稳定性;
[0016](2)该幕墙设置有弹性遮光布,结合传动带能够带动上下两侧的固定轴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相应输送带上下两侧的衔接块同时向中间运动,能够带动两侧的弹性遮光布向中间运动,直至弹性遮光布由主幕墙本体两侧伸展至中间,此时在弹性遮光布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快捷的改变幕墙的透光度,进而能够有效遮挡外界强光,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限位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弹性遮光布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限位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副幕墙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安装架;2、主幕墙本体;3、副幕墙本体;4、滤网板;5、连接杆;6、支撑杆;7、橡胶杆;8、限位框;9、固定轴;10、输送带;11、衔接块;12、弹性遮光布;13、传动带;14、安装框;1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包括安装架1、主幕墙本体2、副幕墙本体3、滤网板4、连接杆5、支撑杆6、橡胶杆7、限位框8、固定轴9、输送带10、衔接块11、弹性遮光布12、传动带13、安装框14和限位板15,安装架1上螺钉连接有主幕墙本体2,且主幕墙本体2上螺钉连接有安装框14,并且安装框14上转动连接有副幕墙本体3,安装框14上螺钉连接有滤网板4,且滤网板4上卡合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副幕墙本体3上,连接杆5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螺钉连接有橡胶杆7,且橡胶杆7的底端螺钉连接在滤网
板4上,并且滤网板4上螺钉连接有限位框8,主幕墙本体2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上啮合连接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上螺钉连接有衔接块11,且衔接块11的底端螺钉连接有弹性遮光布12,并且弹性遮光布12螺钉连接在主幕墙本体2内。
[0027]副幕墙本体3呈等边三角形,且副幕墙本体3等角度分布在安装框14上,并且副幕墙本体3的厚度与主幕墙本体2的侧边厚度相等,可以保证副幕墙本体3在主幕墙本体2上工作效果的稳定。
[0028]支撑杆6与连接杆5和副幕墙本体3之间均为铰接,且副幕墙本体3与支撑杆6一一对应,并且副幕墙本体3的外端面与主幕墙本体2的外端面平齐,可以保证支撑杆6与连接杆5和副幕墙本体3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后续通风工作的稳定性。
[0029]橡胶杆7对称分布在连接杆5的两侧,且连接杆5呈“T”形,并且限位板15的长度小于两侧限位框8之间的内部空间长度,可以有效避免连接杆5对于限位框8的不良影响。
[0030]固定轴9上啮合连接有传动带13,且固定轴9设置有2组,并且两个固定轴9之间通过输送带10构成啮合连接,而且2组固定轴9对称分布在主幕墙本体2的上下两侧,可以方便控制两侧的固定轴9能够同时进行转动工作。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包括安装架(1)、支撑杆(6)、弹性遮光布(12)和安装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螺钉连接有主幕墙本体(2),且主幕墙本体(2)上螺钉连接有安装框(14),并且安装框(14)上转动连接有副幕墙本体(3),所述安装框(14)上螺钉连接有滤网板(4),且滤网板(4)上卡合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副幕墙本体(3)上,所述连接杆(5)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上螺钉连接有橡胶杆(7),且橡胶杆(7)的底端螺钉连接在滤网板(4)上,并且滤网板(4)上螺钉连接有限位框(8),所述主幕墙本体(2)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上啮合连接有输送带(10),所述输送带(10)上螺钉连接有衔接块(11),且衔接块(11)的底端螺钉连接有弹性遮光布(12),并且弹性遮光布(12)螺钉连接在主幕墙本体(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透光度进行改变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幕墙本体(3)呈等边三角形,且副幕墙本体(3)等角度分布在安装框(14)上,并且副幕墙本体(3)的厚度与主幕墙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研,周元伟,周元杰,李图臻,石鑫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粤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