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077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及系统。该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剪力墙构件对基础墙进行建模得到含侧面钢筋的基础墙模型;通过剪力墙构件建立与基础墙相适配的辅助墙的模型,得到含辅助钢筋的辅助墙模型;调整辅助墙模型的位置,基础墙模型和辅助墙模型混凝土重叠部分相扣减,辅助钢筋作为基础墙模型的端面钢筋并和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对辅助钢筋的水平钢筋进行锚固长度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剪力墙构件基础墙模型和辅助墙模型的建模,并将辅助墙模型调整至嵌设在基础墙模型内,辅助钢筋作为基础墙模型的端面钢筋和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解决了目前BIM软件无法进行含端面钢筋的墙体的建模的难题。墙体的建模的难题。墙体的建模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土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IM土建软件中对墙体模块进行建模时,仅仅在其两侧侧面进行钢筋的布置,对于墙体模块的两端端面无钢筋。然而,对于工业建筑设备基础墙而言,其两端端面均需设置钢筋,导致无法采用BIM进行建模量算,只能通过手工对工业建筑设备基础墙进行算量,手工计算繁琐,由于工程量大导致其难度大增,同时易漏算或重复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手工计算工业建筑设备基础墙计算复杂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墙建模步骤,通过剪力墙构件对基础墙进行建模,得到含侧面钢筋的基础墙模型;辅助墙建模步骤,通过剪力墙构件建立与所述基础墙相适配的辅助墙的模型,得到含辅助钢筋的辅助墙模型;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相适配;所述辅助钢筋沿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设置;辅助墙调整步骤,调整辅助墙模型的位置,所述辅助墙模型嵌设在所述基础墙模型内,并且,所述辅助墙模型的外轮廓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相对应的外轮廓对齐,以使所述辅助墙模型内的辅助钢筋沿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设置,并且,所述基础墙模型和所述辅助墙模型混凝土重叠部分相扣减,辅助钢筋作为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钢筋并和所述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水平钢筋调整步骤,对所述辅助钢筋的水平钢筋进行锚固长度的调整。
[0005]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所述基础墙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基础墙定义子步骤,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基础墙上两侧面的侧面钢筋的排数为两排,编辑侧面钢筋的型号和间距;基础墙绘制子步骤,根据基础墙的长宽高,通过绘制基础墙图元和侧面钢筋图元,得到基础墙模型。
[0006]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所述辅助墙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辅助墙定义子步骤,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辅助墙上辅助钢筋的排数为一排并编辑辅助钢筋的型号和间距;辅助墙绘制子步骤,根据基础墙的宽高,确定所述辅助墙图元的拉伸面并绘制辅助墙图元和辅助钢筋图元,得到辅助墙模型。
[0007]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在所述基础墙建模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图纸识别步骤,识别所述基础墙的设计图纸,并获取所述基础墙的平面参数尺寸;所述平面参数尺寸包括:所述基础墙的长宽高。
[0008]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在所述水平钢筋调整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算量步骤,对墙体模型进行汇总计算和处理,获取墙体的钢筋报表和土建报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通过剪力墙构件基础墙模型和辅助墙模型的建模,并将辅助墙模型调整位置至嵌设在基础墙模型内,并且,辅助墙模型的外轮廓与基础墙模型相对应的外轮廓对齐,以使辅助墙模型内的辅助钢筋沿基础墙模型的端面设置,并且,基础墙模型和辅助墙模型混凝土重叠部分相扣减,辅助钢筋作为基础墙模型的端面钢筋并和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完成墙体的建模,解决了目前BIM软件没有针对墙体端部单独设置构件,导致无法进行含端面钢筋的墙体的建模的难题;同时,根据该墙体模型可进行墙体钢筋和土建的汇总计算,取代了现有只能通过手工算量,简化了汇总计算的方式,缩短工程量计算周期、提高了计算的质量、避免了工程量与材料流失,进而确保含端面钢筋的墙体的钢筋混凝土算量的正确性,为进度报量后期工作打下了坚定基础,另外提高了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给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BIM技术支持依据。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该建模系统包括基础墙建模模块,用于通过剪力墙构件对基础墙进行建模,得到含侧面钢筋的基础墙模型;辅助墙建模模块,用于通过剪力墙构件建立与所述基础墙相适配的辅助墙的模型,得到含辅助钢筋的辅助墙模型;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相适配;所述辅助钢筋沿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设置;辅助墙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辅助墙模型的位置,以使所述辅助墙模型嵌设在所述基础墙模型内,并且,所述辅助墙模型的外轮廓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相对应的外轮廓对齐,以使所述辅助墙模型内的辅助钢筋沿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设置,并且,所述基础墙模型和所述辅助墙模型混凝土重叠部分相扣减,以将所述钢筋模型和所述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水平钢筋调整模块,用于对所述钢筋模型的水平钢筋进行锚固长度的调整。
[0011]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所述基础墙建模模块包括:基础墙定义单元,用于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基础墙上两侧面的侧面钢筋的排数为两排,编辑侧面钢筋的型号和间距;基础墙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基础墙的长宽高,通过绘制基础墙图元和侧面钢筋图元,得到基础墙模型。
[0012]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所述辅助墙建模模块包括:辅助墙定义单元,用于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辅助墙上辅助钢筋的排数为一排并编辑辅助钢筋的型号和间距;辅助墙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基础墙的宽高,确定所述基础墙图元的拉伸面并绘制基础墙图元和辅助钢筋图元,得到辅助墙模型。
[0013]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该建模系统还包括:图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基础墙的设计图纸,并获取所述基础墙的平面参数尺寸;所述平面参数尺寸包括:所述基础墙的长宽高。
[0014]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该建模系统还包括:算量模块,用于对墙体模型进行汇总计算和处理,获取所述基础墙端部的钢筋报表和土建报表。
[0015]由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具有上述效果,所以该系统实施例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础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础墙建模步骤的流程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墙建模步骤的流程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础墙建模步骤,通过剪力墙构件对基础墙进行建模,得到含侧面钢筋的基础墙模型;辅助墙建模步骤,通过剪力墙构件建立与所述基础墙相适配的辅助墙的模型,得到含辅助钢筋的辅助墙模型;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相适配;所述辅助钢筋沿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拉伸面设置;辅助墙调整步骤,调整所述辅助墙模型的位置,使得所述辅助墙模型嵌设在所述基础墙模型内,并且,所述辅助墙模型的外轮廓与所述基础墙模型相对应的外轮廓对齐,以使所述辅助墙模型内的辅助钢筋沿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设置,并且,所述基础墙模型和所述辅助墙模型的混凝土重叠部分相扣减,辅助钢筋作为所述基础墙模型的端面钢筋并和所述基础墙模型组合形成墙体模型;水平钢筋调整步骤,对所述辅助钢筋的水平钢筋进行锚固长度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墙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基础墙定义子步骤,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基础墙上两侧面的侧面钢筋的排数为两排,编辑侧面钢筋的型号和间距;基础墙绘制子步骤,根据基础墙的长宽高,通过绘制基础墙图元和侧面钢筋图元,得到基础墙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墙建模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辅助墙定义子步骤,通过BIM软件新建剪力墙构件对其进行定义和属性的编辑,设置辅助墙上辅助钢筋的排数为一排并编辑辅助钢筋的型号和间距;辅助墙绘制子步骤,根据基础墙的宽高,确定辅助墙图元的拉伸面并绘制辅助墙图元和辅助钢筋图元,得到辅助墙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墙建模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图纸识别步骤,识别所述基础墙的设计图纸,并获取所述基础墙的平面参数尺寸;所述平面参数尺寸包括:所述基础墙的长宽高。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进行墙端部处理的墙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钢筋调整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算量步骤,对墙体模型进行汇总计算和处理,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