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70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讯装置,其包括一接地金属元件和一天线元件。天线元件包括:一第一金属部、一第二金属部、一第三金属部、一第一电容元件、一第二电容元件、一电感元件,以及一信号馈入源。第一金属部的一第一连接点经由第一电容元件耦接至第三金属部。第一金属部的一第二连接点经由第二电容元件耦接至接地金属元件。第二金属部的一第三连接点经由电感元件耦接至第三金属部。第三金属部的一短路端耦接至接地金属元件。信号馈入源耦接于第一金属部与第三金属部或接地金属元件之间。三金属部或接地金属元件之间。三金属部或接地金属元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及其天线元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讯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频带进行通讯,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系统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讯。
[0003]为了追求造型美观,现今设计者常会在移动装置中加入金属元件的要素。然而,新增的金属元件却容易对于移动装置中支持无线通讯的天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移动装置的整体通讯品质。举例而言,近年来各大品牌厂不断朝向加大显示荧幕、窄化边框的方向作研发,但此种趋势却也同时压缩到天线的设计空间。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讯装置,包括:一接地金属元件;以及一天线元件,包括:一第一金属部,具有一第一连接点与一第二连接点;一第二金属部,具有一第三连接点与一第一开路端;一第三金属部,具有一短路端与一第二开路端,其中该短路端耦接至该接地金属元件,而该第二开路端与该接地金属元件相隔一天线高度;一第一电容元件,其中该第一连接点经由该第一电容元件耦接至该第三金属部;一第二电容元件,其中该第二连接点经由该第二电容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金属元件;一电感元件,其中该第三连接点经由该电感元件耦接至该第三金属部;以及一信号馈入源,耦接于该第一金属部与该第三金属部或该接地金属元件之间。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元件涵盖一第一操作频带与一第二操作频带,而该第一操作频带低于该第二操作频带。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操作频带的一第一电流共振路径由该信号馈入源起,经由该第一金属部、该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三金属部、该电感元件,以及该第二金属部,再至该第一开路端止,而其中该第二操作频带的一第二电流共振路径由该信号馈入源起,经由该第一金属部、该第一电容元件,以及该第三金属部,再至该第二开路端止。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金属部、该第二金属部,以及该第三金属部都朝同一方向作延伸。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金属部和该第二金属部都由该第三金属部与该接地金属元件所至少部分包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介于该第二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的2至5
倍之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容元件和该第二电容元件都通过分布式电容器来实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感元件的电感值介于4nH至12nH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天线元件操作于该第一操作频带时,该电感元件近似于一短路元件,而当该天线元件操作于该第二操作频带时,该电感元件近似于一开路元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元件的总长度介于该第一操作频带的最低频率的0.1至0.3倍波长之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天线元件的返回损失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天线元件的天线效率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100、400、500、600、700~通讯装置;
[0023]10~接地金属元件;
[0024]101、401、501、601、602~天线元件;
[0025]108~第一突出部分;
[0026]11~信号馈入源;
[0027]12、52~第一金属部;
[0028]121、521~馈入端;
[0029]122、522~连接端;
[0030]13~第二金属部;
[0031]131~第一开路端;
[0032]14~第三金属部;
[0033]141~短路端;
[0034]142~第二开路端;
[0035]143~天线高度;
[0036]148~第二突出部分;
[0037]15~第一电容元件;
[0038]151~第一连接点;
[0039]16~第二电容元件;
[0040]161~第二连接点;
[0041]18~电感元件;
[0042]181~第三连接点;
[0043]21~第一操作频带;
[0044]22~第二操作频带;
[0045]31~第一天线效率曲线;
[0046]32~第二天线效率曲线;
[0047]45~第一分布式电容器;
[0048]46~第二分布式电容器;
[0049]61、62~同轴传输线;
[0050]611、621~接地部;
[0051]612、622~塑胶部;
[0052]613、623~中心导线;
[0053]LT~总长度;
[0054]PA1~第一电流共振路径;
[0055]PA2~第二电流共振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57]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及「包含」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0058]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讯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讯装置100包括一接地金属元件10和一天线元件101。例如,接地金属元件10可选用14英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金属元件;以及天线元件,包括:第一金属部,具有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第二金属部,具有第三连接点与第一开路端;第三金属部,具有短路端与第二开路端,其中该短路端耦接至该接地金属元件,而该第二开路端与该接地金属元件相隔一天线高度;第一电容元件,其中该第一连接点经由该第一电容元件耦接至该第三金属部;第二电容元件,其中该第二连接点经由该第二电容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金属元件;电感元件,其中该第三连接点经由该电感元件耦接至该第三金属部;以及信号馈入源,耦接于该第一金属部与该第三金属部或该接地金属元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天线元件涵盖第一操作频带与第二操作频带,而该第一操作频带低于该第二操作频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电流共振路径由该信号馈入源起,经由该第一金属部、该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三金属部、该电感元件,以及该第二金属部,再至该第一开路端止,而其中该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电流共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谕林军毅林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