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
[0001]本技术属于疫情防控
,尤其涉及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
技术介绍
[0002]疫情防控普遍措施便是建立专门的监测站,对流动人员实现严格有效安全的防疫监测、采用人脸打卡信息采集,红外测温监控,全方位人体消毒等一些技术措施,实现对疫情的防控监测。
[0003]但是现有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存在着只是红外测温检测,导致检测单一,效率低,并不可有效人脸打卡不满足人们的需求,且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原衣物的消毒,对于关键的手部位不能进行安全方便的消毒,且对于身体消毒不够全面,消毒液容易碰洒人们头部造成不利影响,在身体消毒后并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无菌的工作服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以解决现有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存在着检测单一,效率低,并不可有效人脸打卡不满足人们的需求,且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原衣物的消毒,对于关键的手部位不能进行安全方便的消毒,身体消毒不够全面,消毒液容易碰洒人们头部造成不利影响,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无菌的工作服的问题。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包括监测站本体,人员进门,红外线测温摄像头,地板,进柱,打卡装置,面部识别仪,配电箱,原衣物柜,手部灭菌装置,身体消毒装置,防疫衣物柜,出柱和人员出门,所述监测站本体的侧部安装有人员进门,且监测站本体的内上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红外线测温摄像头,该红外线测温摄像头位于人员进门的侧上方;所述地板固定在监测站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站本体(1),人员进门(2),红外线测温摄像头(3),地板(4),进柱(5),打卡装置(6),面部识别仪(7),配电箱(8),原衣物柜(9),手部灭菌装置(10),身体消毒装置(11),防疫衣物柜(12),出柱(13)和人员出门(14),所述监测站本体(1)的侧部安装有人员进门(2),且监测站本体(1)的内上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红外线测温摄像头(3),该红外线测温摄像头(3)位于人员进门(2)的侧上方;所述地板(4)固定在监测站本体(1)的内底部,且地板(4)的侧上部与监测站本体(1)的内上壁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进柱(5),该进柱(5)位于人员进门(2)的里侧;所述进柱(5)的表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打卡装置(6),其中进柱(5)的表面上还通过螺栓安装有面部识别仪(7),该面部识别仪(7)位于打卡装置(6)的上方;所述配电箱(8)通过螺栓固定在进柱(5)表面上部,且配电箱(8)位于面部识别仪(7)的上方;所述原衣物柜(9)设在地板(4)的上部并位于进柱(5)的里侧,且原衣物柜(9)的里侧为手部灭菌装置(10),该手部灭菌装置(10)与地板(4)的上部安装;所述身体消毒装置(11)位于手部灭菌装置(10)的里侧,且身体消毒装置(11)安装在手部灭菌装置(10)的侧部与地板(4)的上部,该身体消毒装置(11)的里侧为防疫衣物柜(12),此防疫衣物柜(12)设在地板(4)的上部;所述出柱(13)位于防疫衣物柜(12)的里侧,且出柱(13)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板(4)的上部与监测站本体(1)内上壁之间;所述人员出门(14)安装在监测站本体(1)的另一侧部,且人员出门(14)位于出柱(13)的侧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8)包括箱体(81),闸刀开关(82),控制器(83)和报警器(84),所诉箱体(8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箱门,且箱体(81)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闸刀开关(82);所述控制器(83)位于闸刀开关(82)的侧部,且控制器(83)设在箱体(81)的内部,该箱体(81)的外上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报警器(8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衣物柜(9)包括柜体(91),消毒灯(92),放置架(93)和柜门(94),所述柜体(9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94);所述消毒灯(92)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91)的内上部并位于放置架(93)的上方,该放置架(93)通过螺丝固定在柜体(91)的内壁之间;所述防疫衣物柜(12)的结构设置与形状与原衣物柜(9)设置相同,只是防疫衣物柜(12)与原衣物柜(9)放置的方位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灭菌装置(10)包括支架(101),肥皂液箱壳(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豪,李晓,张世杰,徐海涛,武立普,王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