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41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包括若干PC板单元,PC板单元彼此首尾互相垂直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支撑模板结构,PC板单元为复合层板结构,PC板单元其中一个端部内凹预埋设有沉头螺丝,另一个端部设有与端部截面平行的固定孔,PC板单元通过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嵌入另一PC板单元的沉头螺丝实现不同PC板单元的首尾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承压能力强和施工方便的特点。承压能力强和施工方便的特点。承压能力强和施工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工程中,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无论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还是筏板基础,柱下基础部分,往往需要开挖出局部更深的基坑,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承台基础,以提升基础承载能力。而传统的施工工艺中,这些基础往往使用砖胎膜进行施工,在基坑承台周围砌筑砖块进行基础定位、定型,起着混凝土浇筑时承台基础的加固支撑作用,但使用砖胎膜有如下诸多问题:
[0003]1、砖胎膜防水功能差,需要防水材料及水泥砂浆粉刷配合防水,工艺复杂;
[0004]2、砖胎膜消耗人工量大,砖胎膜施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砖块的搬运及砌筑,并且耗时长;
[0005]3、砖胎膜精确度不好控制,对砌筑工人有技术和熟练度要求,需要施工管理人员使用仪器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
[0006]4、砖胎膜抗弯抗剪能力小,当截面高度大于500mm时,回填土深度较深回填夯实时,容易使砖胎膜损坏变形;
[0007]5、砖胎膜使用的水泥砂浆凝结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利于赶工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承压能力强和施工方便的特点。
[0009]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包括若干PC板单元, PC板单元彼此首尾互相垂直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支撑模板结构,PC板单元为复合层板结构,PC板单元其中一个端部内凹预埋设有沉头螺丝,另一个端部设有与端部截面平行的固定孔,PC板单元通过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嵌入另一PC 板单元的沉头螺丝实现不同PC板单元的首尾垂直连接。
[0011]进一步地,PC板单元为三层复合层板结构,包括外承压板和内承压板,内承压板的内壁复合有内定形板。
[0012]进一步地,内承压板的外壁设有若干吊装孔,吊装孔均匀间隔设置,有效保证每个PC板单元至少有2个吊装孔,降低吊装的操作难度。
[0013]进一步地,外承压板、外承压板的端部均预埋设有沉头螺丝,外承压板、内承压板的另一端部设有与沉头螺丝对应的固定孔。两者的对应关系是基于保证PC板单元连接时构件吻合搭接,减小构件因系统误差所产生的应力的考虑,保证PC板打不通杨不被破坏,PC板单元预制预留固定孔、预埋沉头螺丝位置满足要求,其误差值≤5mm。对接安装过程中,发现
因垫层平整度,构件生产误差导致其搭接不对位时,可通过凿除垫层表面或小增加垫块进行调整。
[0014]进一步地,固定螺栓为M10或者M14,固定螺栓的长度比PC板单元的厚度大3~5cm。在实际应用中,固定螺丝的长度可根据PC板单元尺寸决定,PC板单元尺寸较大时使用M14螺栓。沉头螺丝与采用螺栓型号对应。
[0015]进一步地,沉头螺丝的位置设置在PC板单元端部截面高度1/4~3/4处,受力更为均匀;沉头螺丝的内凹深度为5~10cm,保证固定效果;沉头螺丝的孔径大于固定螺丝的直径1~2mm,方便组装固定。
[0016]进一步地,PC板单元的厚度为80~150mm。PC板单元的厚度是基于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考虑的,一般采用C25或者C30混凝土,故选择80~150mm较为合适,由于混凝土强度提升,其受拉性能提升幅度有限,在计算承受弯曲不满足条件时,通过配筋提升其承载性能。
[0017]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保护上述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PC板单元预制

PC板单元运输吊运

承台基础测量定位

土方开挖

垫层浇筑

模板弹线定位

支撑模板吊装固定

复验微调

地基回填。
[0018]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准备阶段
[0020]PC板单元构件的预制和吊运:根据设计图纸承台尺寸,制作PC板单元,预留吊装孔、固定孔,预埋沉头螺丝,固定孔和沉头螺丝位置对应;PC板单元加工完成后通过吊装孔进行搬运;
[0021]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承台基础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形式,开挖完成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垫层,控制垫层的平整度,进行定位弹线及表面清理;
[0022]S2、PC板拼接安装
[0023]PC板单元通过吊运装洞运至承台基坑,根据定位销,横向放置的PC板单元的固定孔与竖向放置的PC板单元的沉头螺丝对接,位置匹配对应,使用固定螺丝拧紧连接,拼装成矩形框架模板样式,再对其位置进行复验和调整;
[0024]S3、基坑回填
[0025]对支撑模板周边多挖部分,使用良性土回填压实,回填与压实对称同时进行,避免模板两侧受力不均产生位移。
[0026]本技术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7]第一、结构简单,一次拼装成型,安装方便,施工便捷,节约人力物力;
[0028]第二、适用性强,便于调整位置,承台基础定位准确率高,产品尺寸固定,精确度高,混凝土承台成品质量好;
[0029]第三、承压能力强,通过支撑模板提高承台基础模板强度及适用范围,对于一些相当较大较深的基坑,通过配筋,可免除内支撑而满足强度要求;
[0030]第四、施工方便,PC板单元每个板面是一个整体,便于在地下水环境不良地区做防水施工。
附图说明
[0031]附图1为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PC板单元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PC板单元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中的标记包括:1、PC板单元;2、吊装孔;3、固定孔;4、沉头螺丝; 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包括若干PC板单元1,PC板单元1彼此首尾互相垂直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支撑模板结构,PC板单元1为复合层板结构,PC板单元1其中一个端部内凹预埋设有沉头螺丝4,另一个端部设有与端部截面平行的固定孔3,PC板单元1通过固定螺栓5贯穿固定孔3嵌入另一PC板单元1的沉头螺丝4实现不同PC板单元1的首尾垂直连接。
[0039]如图3所示,PC板单元1为三层复合层板结构,包括外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包括若干PC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PC板单元彼此首尾互相垂直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支撑模板结构,所述PC板单元为复合层板结构,所述PC板单元其中一个端部内凹预埋设有沉头螺丝,另一个端部设有与端部截面平行的固定孔,PC板单元通过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嵌入另一PC板单元的沉头螺丝实现不同PC板单元的首尾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板单元为三层复合层板结构,包括外承压板和内承压板,所述内承压板的内壁复合有内定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承压板的外壁设有若干吊装孔,所述吊装孔均匀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尚克黄鼎龙梁杰南杨馥菀吴建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