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32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包括正面板、顶面板、底面板、背面板以及两侧的侧面板,所述的正面板的两侧突出形成安装翼,并且安装翼上开设安装孔;所述的正面板开设有方形的正面窗口;所述背面板上开设有一排大径孔和一排小径孔,并且单个大径孔/小径孔四周围绕四个插头固定孔。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面板上预留可拆装航空插头的大径孔及周围固定孔和小插头及周围固定孔,可方便航空插头的安装和更换,并且标识序号,不易错线,装配效率高;在遇到洪水灾害时,运行人员拔下插头就可将装置拆下带走;将装置安装之后,航空插头插接即可,节约现场安装配线时间,降低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机组自动化装置,是将很多元件安装在一面机柜内,将需要引出的导线分别引出到机柜两侧的端子排上,但这种结构无法实现快速插接和安装,尤其不能满足航空插头等插接件的结构安装。为此产生一种设计思路,就是将实现同样功能的很多自动化元件集中安装于一台工控机箱内,装置后面采用航空插头(或其它类型的接插工艺)引出接线,从航空插头到机柜端子排就可以采用多芯电缆连接。为了实现设计思路就需要重新设计相应的壳体结构,以能够满足容纳多种元件,以及可供航空插头连接的部位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以便于插头的插接,以及便于内部元器件的更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包括正面板、顶面板、底面板、背面板以及两侧的侧面板,所述的正面板的两侧突出形成安装翼,并且安装翼上开设安装孔;所述的正面板开设有方形的正面窗口;所述背面板上开设有一排大径孔和一排小径孔,并且单个大径孔/小径孔四周围绕四个插头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的大径孔横向设置三个且位于靠上位置,而所述的小径孔横向设置四个且位于靠下位置,并且单个大径孔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径孔。进一步,多余的那个小径孔上方纵向设置若干小孔,分别为一号预留孔、二号预留孔、三号预留孔。优选的,所述的正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均通过螺丝与背面板和两侧的侧面板形成的三面一体结构进行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所述三面一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支撑边沿,并且分别通过螺丝与顶面板、底面板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的支撑边沿由背面板上/下边缘以及两侧的侧面板上/下边缘共同向内直角弯折形成。进一步,所述三面一体结构的前端具有安装边沿,并且通过螺丝与正面板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的安装边沿是两个侧面板前边缘共同向内直角弯折形成的边沿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背面板上预留可拆装航空插头的大径孔及周围固定孔和小插头及周围固定孔,可方便航空插头的安装和更换,并且可在大径孔和小径孔附近标识序号,不易错线,装配效率高;在遇到洪水灾害时,运行人员拔下插头就可将装置拆下带走;将装置安装之后,航空插头插接即可,节约现场安装配线时间,降低改造成本。(2)本技术壳体的设置方便现场拆下装置检修;方便电站自动化改造,将老旧元件全部拆去,也方便更换新的元件,并且本技术装置壳体其中三面拆卸方便,有利于元件的维修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正视状态);图4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俯视状态);图5是航空插头连接在本技术背面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正面板,2-顶面板,3-底面板,4-背面板,5-安装边沿,6-支撑边沿,7-航空插头,11-正面窗口,12-安装孔,13-正面固定孔,14-安装翼,21-顶部固定孔,41-大径孔,42-小径孔,43-一号预留孔,44-二号预留孔,45-三号预留孔,46-大插头固定孔,47-小插头固定孔,51-边沿固定孔,61-支撑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包括正面板1、顶面板2、底面板3、背面板4以及两侧的侧面板。所述的正面板1的两侧突出形成安装翼14,如图2所示,并且安装翼14上开设安装孔12,优选的,在同一侧的安装翼上开设两个安装孔12,以便于能够稳固的将安装翼14安装在电气柜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正面板1开还开设有正面窗口11,所述的正面窗口11呈方形开孔,以预留用于安装屏幕的开口。如图2所示,所述背面板4上开设有一排大径孔41和一排小径孔42,以预留用于安装航空插头,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大径孔41横向设置三个且位于靠上位置,而所述的小径孔42横向设置四个且位于靠下位置,并且单个大径孔41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径孔42,而多余的那个小径孔42上方纵向设置若干小孔,用于安装指示灯,分别为一号预留孔43、二号预留孔44、三号预留孔45。具体的,单个大径孔41四周围绕着四个大插头固定孔46,用于配套航空插头的插设和固定,同样的,单个小径孔42四周围绕着四个小插头固定孔47,用于配套航空插头的插设和固定。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壳体内部设置电气元件,并在正面板1的正面窗口11处设置显示屏,然后将大径孔41和小径孔42处安装相应的航空插头,例如,如图5所示,将航空插头7的四角通过螺丝与任意小径孔42四周的小插头固定孔47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将航空插头7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实施例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说明本技术便于内部元器件更换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壳体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其中正面板1、顶面板2、底面板3均通过螺丝与背面板4和两侧的侧面板形成的一体结构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背面板4和两侧的侧面板形成的三面一体结构,所述的顶面板2固定连接在这个三面一体结构的顶部,这个三面一体结构的顶部具有向内的支撑边沿6,所述的支撑边沿6是由背面板4上边缘以及两侧的侧面板上边缘共同向内直角弯折形成的,并且其上预留有支撑固定孔61,支撑固定孔61对应顶面板2四角处的顶部固定孔21进行开设,并且通过螺丝穿过固定孔21及与其对应的支撑固定孔61进行锁紧,进而将顶面板2安装在支撑边沿6上方。如图3所示,所述底面板3采用与上述的顶面板2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固定连接方式,进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三面一体结构的底部;具体的就是,所述背面板4和两侧的侧面板形成的三面一体结构的底部也具有支撑边沿,并且在底部支撑边沿上对应着背面板4四角的固定孔进行开孔,并通过螺丝穿过对应的固定孔进行锁紧。如图3所述,所述正面板1也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的三面一体结构的前端,所述正面板1的四角处,靠近安装孔12的位置还设置有正面固定孔13,相对方向上,所述正面固定孔13位于安装孔12内侧设置,而所述的三面一体结构前端具有安装边沿5,所述的安装边沿5是两个侧面板边缘共同向内直角弯折形成的边沿结构,并且安装边沿5对应着正面固定孔13开设有边沿固定孔51,进而便于螺丝穿过正面固定孔13以及对应的边沿固定孔51,将正面板1固定连接在一体结构的前端。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将正面板1和顶面板2拆除后,将电器元件装入壳体内,然后再将正面板1和顶面板2固定安装,在正面板1的正面窗口11处设置显示屏,进而形成可实现功能的机组自动化装置;然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包括正面板(1)、顶面板(2)、底面板(3)、背面板(4)以及两侧的侧面板,所述的正面板(1)的两侧突出形成安装翼(14),并且安装翼(14)上开设安装孔(12);所述的正面板(1)开设有方形的正面窗口(11);所述背面板(4)上开设有一排大径孔(41)和一排小径孔(42),并且单个大径孔(41)/小径孔(42)四周围绕四个插头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六面的方形体结构,包括正面板(1)、顶面板(2)、底面板(3)、背面板(4)以及两侧的侧面板,所述的正面板(1)的两侧突出形成安装翼(14),并且安装翼(14)上开设安装孔(12);所述的正面板(1)开设有方形的正面窗口(11);所述背面板(4)上开设有一排大径孔(41)和一排小径孔(42),并且单个大径孔(41)/小径孔(42)四周围绕四个插头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径孔(41)横向设置三个且位于靠上位置,而所述的小径孔横向设置四个且位于靠下位置,并且单个大径孔(41)下方对应设置一个小径孔(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拔式连接的机组自动化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余的那个小径孔(42)上方纵向设置若干小孔,分别为一号预留孔(43)、二号预留孔(44)、三号预留孔(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邱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斯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