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流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22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流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整流桥结构,包括整流桥本体;所述整流桥本体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端子;所述整流桥端子包括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的铜线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了整流桥端子,使用铜线代替原来的铜板结构,方便了整流桥端子的布置,减少了铜材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流桥结构
本技术涉及整流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整流桥结构。
技术介绍
整流桥是发电机上必要的一个零部件,整流桥一般包括整流桥本体,整流桥本体通过整流桥端子与定子引线、整流桥二极管引线相连接;传统整流桥端子是一个铜片结构,传统整流桥端子几个较为复杂,使用的铜量较多,增加了整流桥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一种新型整流桥端子结构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整流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流桥结构,包括整流桥本体;所述整流桥本体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端子;所述整流桥端子包括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的铜线端子。所述铜线端子至少包括两个单体铜线;相邻单体铜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单体铜线一端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每个所述单体铜线包括纵向铜线和一层横向铜线;所述一层横向铜线通过纵向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所述纵向铜线垂直于一层横向铜线设置;所述一层横向铜线平行与整流桥本体上端面设置。所述纵向铜线通过过渡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所述单体铜线还包括二层横向铜线;所述二层横向铜线处于一层横向铜线上方;所述二层横向铜线与一层横向铜线间隔分布;所述二层横向铜线通过连接铜线与一层横向铜线相连接。所述一层横向铜线长度大于二层横向铜线长度。所述连接铜线竖直截面呈弧形。相邻两个单体铜线通过横向弧形铜线相连接。所述横向弧形铜线连接在相邻二层横向铜线的端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桥结构,本技术通过优化了整流桥端子,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焊接工艺的情况下,使用铜线代替原来的铜板结构,不仅减少制造成本投入,还方便了整流桥端子的布置,减少了铜材料的使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层横向铜线与二层横向铜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层横向铜线与二层横向铜线连接后的优化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整流桥本体,2、铜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的整流桥本体通过整流桥端子与定子引线、整流桥二极管引线相连接,这里为了方便陈述,下文把定子引线、整流桥二极管引线统称为引线。一种整流桥结构,包括整流桥本体1;所述整流桥本体1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端子;所述整流桥端子包括与整流桥本体1相连接的铜线端子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桥结构,本技术通过优化了整流桥端子,使用铜线代替原来的铜板结构,方便了整流桥端子的布置;可以很好的降低整流桥的生产成本。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铜线端子2至少包括两个单体铜线21;相邻单体铜线21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单体铜线21一端与整流桥本体1相连接;本技术中单体铜线21起到一个连接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个铜线端子2包括两个单体铜线21,两个单体铜线21间隔分布;通过间隔分布的单体铜线21,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在后续连接时,通过锡焊接工艺把铜线端子2与引线相连接,可以减少铜量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两个单体铜线设置,起到限位限位的作用,后续连接时两个相邻的单体铜线相互连接,可以保证铜线端子的强度。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中每个所述单体铜线21包括纵向铜线211和一层横向铜线212;所述一层横向铜线212通过纵向铜线211与整流桥本体1相连接;纵向铜线211起到很好的架高作用,纵向铜线211端部设有一层横向铜线212;一层横向铜线212起到支撑作用,一层横向铜线212起到基础连接作用,方便铜线端子2与引线的连接;一层横向铜线上可以设置多个凹槽结构,方便定位,一层横向铜线上设有定位用的弧形凹槽2-1,弧形凹槽2-1深度小于引线半径,这样可以保证引线外露,方便后续二层横向铜线对引线的挤压固定;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二层横向铜线上设有挤压凸起2-2,挤压凸起2-2配合弧形凹槽2-1,对放置在二层横向铜线与一层横向铜线内的引线进行挤压,方便引线的固定,另外,挤压凸起2-2具有限位作用,避免引线的横向移动;本技术中弧形凹槽2-1与挤压凸起2-2是间隔分布的,并且本技术中弧形凹槽2-1与挤压凸起2-2间隔分布,从俯视图来看,要求每个弧形凹槽2-1两侧至少分布有一个挤压凸起2-2,这样的设置,使得反正在每个弧形凹槽2-1内的引线两侧都被限位,从而更好的避免了引线过多的横向移动;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相邻挤压凸起2-2之间设有挤压横板2-3;挤压横板2-3与弧形凹槽2-1相对应,挤压横板2-3辅助挤压引线,避免因为挤压凸起2-2的存在而影响二层横向铜线对引线的压覆作用。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纵向铜线211垂直于一层横向铜线212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铜线端子2上端出现一个平台结构,方便与引线定位连接;方便后续的布置,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中所述一层横向铜线212平行与整流桥本体1上端面设置;通过这样的布置,在整流桥安装后,使得一层横向铜线212也相当于横向布置,方便了后续的焊接。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纵向铜线211通过过渡铜线213与整流桥本体1相连接;过渡铜线213呈一个弧形结构,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铜线端子2可以更为平顺的与整流桥本体1侧面相连接;同时使得纵向铜线与整流桥本体具有一定的间隙,方便了纵向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的布置;避免后续的安装干涉问题。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单体铜线21还包括二层横向铜线214;所述二层横向铜线214处于一层横向铜线212上方;所述二层横向铜线214与一层横向铜线212间隔分布;所述二层横向铜线214通过连接铜线215与一层横向铜线212相连接;二层横向铜线214与一层横向铜线212呈上下间隔分布,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用来放置引线,该间隙起到引线的定位作用,另外通过修正该间隙的尺寸,可以该间隙与引线的过渡配合,从而使得该间隙对引线具有一个挤压力,从而对引线具有一个很好的限位作用,方便后续的固定;本技术中二层横向铜线可以与一层横向铜线相交设置,这里相交是指二层横向铜线自由端朝向一层横向铜线延伸;这样的设置,使得二层横向铜线与一层横向铜线具有开口的一侧,开口减小,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引线横向脱落。作为优选的,本技术在引线放置在一层横向铜线上后,可以人为或者施加外力使得二层横向铜线向一层横向铜线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引线放置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一层横向铜线212长度大于二层横向铜线214长度;这样的设置使得下端对引线的支撑范围较大,因为本技术主要起到连接作用的还是一层横向铜线212,二层横向铜线214只是起到一个初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本体;所述整流桥本体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端子;所述整流桥端子包括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的铜线端子;所述铜线端子至少包括两个单体铜线;相邻单体铜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单体铜线一端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每个所述单体铜线包括纵向铜线和一层横向铜线;所述一层横向铜线通过纵向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所述纵向铜线通过过渡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本体;所述整流桥本体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端子;所述整流桥端子包括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的铜线端子;所述铜线端子至少包括两个单体铜线;相邻单体铜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单体铜线一端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每个所述单体铜线包括纵向铜线和一层横向铜线;所述一层横向铜线通过纵向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所述纵向铜线通过过渡铜线与整流桥本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铜线垂直于一层横向铜线设置;所述一层横向铜线平行与整流桥本体上端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铜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友武苗苗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兴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