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21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和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外圈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齿形的凸起,所述凸起构成传动齿,所述主动齿轮与回转支承上的传动齿相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转轮相连接。回转支承的外圈上设有传动齿,主动齿轮与传动齿相啮合,该外圈实际上构成一种传动齿轮,当主动齿轮转动时,将驱动外圈及与外圈连接的转轮一起相对于内圈转动,实现对转轮的驱动,且本转轮回转结构采用此种设计,特别是将传动齿轮与回转支承集成为一个部件,使得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也较低,且体积也较小,占用空间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有机废气治理设备大多采用转轮吸附浓缩,用于驱动转轮回转的驱动结构大多采用链条驱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链条驱动结构包括回转轴承81、固定在回转轴承81的外圈上的从动链轮82、通过滚子链83与从动链轮82相连接的主动链轮84、及与滚子链83相接触的张紧装置85,转轮86安装在回转轴承81的外圈的上端面上,从动链轮82具体套设在回转轴承81的外圈的外部,主动链轮84转动时通过滚子链83带动从动链轮82及回转轴承81的外圈转动,并最终带动转轮86回转。此种链条驱动结构复杂,组成部件较多,组装难度及工作量大,导致其制造成本较高。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的转轮驱动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转轮回转驱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和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外圈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齿形的凸起,所述凸起构成传动齿,所述主动齿轮与回转支承上的传动齿相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转轮相连接。回转支承的外圈上设有传动齿,主动齿轮与传动齿相啮合,该外圈实际上构成一种传动齿轮,当主动齿轮转动时,将驱动外圈及与外圈连接的转轮一起相对于内圈转动,实现对转轮的驱动,且本转轮回转结构采用此种设计,特别是将传动齿轮与回转支承集成为一个部件,使得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也较低,且体积也较小,占用空间较少。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包括安装架和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吸附剂模块,所述安装架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定位连接。转轮通过其安装架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定位连接,以保证转轮与回转支承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模块通过第一螺栓与安装架定位连接,以利用第一螺栓将吸附剂模块固定在安装架上,方便了吸附剂模块的安装工作,且便于在需要时将吸附剂模块从安装架上拆卸下来,以进行更换、检修等。进一步地,所述转轮通过第二螺栓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定位连接,以利用第二螺栓实现转轮与回转支承间可拆卸连接,且方便转轮与回转支承间的组装及拆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底板定位连接,且所述底板固定在架体上。回转支承的内圈通过底板固定在架体上,实现了对回转支承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通过第三螺栓与底板定位连接。此种连接结构方便实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底板间的组装,且方便实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底板间的拆卸。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和回转支承的外圈均为圆柱齿轮,以便于加工,且降低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回转驱动结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以利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且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装置,便于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链条驱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链条驱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轮回转驱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回转支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动齿轮与回转支承相啮合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主动齿轮2回转支承21内圈22外圈221传动齿3转轮31安装架32吸附剂模块3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底板6第三螺栓7电机81回转轴承82从动链轮83滚子链84主动链轮85张紧装置86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1和回转支承2,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和套设在内圈21外部的外圈22,外圈2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齿形的凸起,凸起构成传动齿221,主动齿轮1与回转支承2上的传动齿221相啮合,且回转支承2的外圈22与转轮3相连接。回转支承2的外圈22上设有传动齿221,主动齿轮1与传动齿221相啮合,该外圈22实际上构成一种传动齿轮,当主动齿轮1转动时,将驱动外圈22及与外圈22连接的转轮3一起相对于内圈21转动,实现对转轮3的驱动,且本转轮回转结构采用此种设计,特别是将传动齿轮与回转支承2集成为一个部件,使得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也较低,且体积也较小,占用空间较少。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转轮3包括安装架31和固定在安装架31上的吸附剂模块32,安装架31与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定位连接。转轮3通过其安装架31与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定位连接,以保证转轮3与回转支承2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吸附剂模块32通过第一螺栓33与安装架31定位连接,以利用第一螺栓33将吸附剂模块32固定在安装架31上,方便了吸附剂模块32的安装工作,且便于在需要时将吸附剂模块32从安装架31上拆卸下来,以进行更换、检修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转轮3通过第二螺栓4与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定位连接,以利用第二螺栓4实现转轮3与回转支承2间可拆卸连接,且方便转轮3与回转支承2间的组装及拆卸工作。具体地,安装架31通过第二螺栓4与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定位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承2的内圈21与底板5定位连接,且底板5固定在架体上。该架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回转支承2的内圈21通过底板5固定在架体上,实现了对回转支承2的固定,并利用架体支撑起回转支承2及转轮3。同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承2的内圈21通过第三螺栓6与底板5定位连接;此种连接结构方便实现回转支承2的内圈21与底板5间的组装,且方便实现回转支承2的内圈21与底板5间的拆卸。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和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均为齿轮,以便于加工,且降低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转轮回转驱动结构,还包括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相连接,以利用电机7驱动主动齿轮1转动,且采用电机7作为动力装置,便于对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1)和回转支承(2),所述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和套设在内圈(21)外部的外圈(22),所述外圈(2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齿形的凸起,所述凸起构成传动齿(221),所述主动齿轮(1)与回转支承(2)上的传动齿(221)相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2)的外圈(22)与转轮(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1)和回转支承(2),所述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和套设在内圈(21)外部的外圈(22),所述外圈(2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齿形的凸起,所述凸起构成传动齿(221),所述主动齿轮(1)与回转支承(2)上的传动齿(221)相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2)的外圈(22)与转轮(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3)包括安装架(31)和固定在安装架(31)上的吸附剂模块(32),所述安装架(31)与回转支承(2)的外圈(22)定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轮回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模块(32)通过第一螺栓(33)与安装架(31)定位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于广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