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及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9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及线缆连接器。其中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包括:部件主体、导线连接件,导线连接件装配在部件主体上;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用于操作和/或观察所述导线连接件;头部部件还包括:C形隔离环,绕部件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部件主体上,C形隔离环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位和避让位;C形隔离环上设有避让孔,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连接件暴露孔。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屏蔽前翻的屏蔽处理方式时屏蔽丝容易与压线螺钉或压线接触件接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及线缆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及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当前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同类型通信设备会存在大量混用的情况,这使得电磁频谱更加紧密。为了保护线缆连接器在传输信号时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屏蔽处理性能成为了线缆连接器考核的重要指标。目前线缆连接器进行屏蔽处理时主要有屏蔽后翻和屏蔽前翻两种,即在线缆剥线后把把线缆屏蔽丝向后或者向前翻。屏蔽后翻的固定的方式会把后翻以后的屏蔽丝通过不同类型的压紧圈/弹簧圈压紧在连接器壳体上并与连接器壳体导电接触,实现屏蔽处理。但是,这种屏蔽处理方式对线缆的规格限制较大,针对线缆外径差距较大的线缆,接线时需要不同规格的压紧圈进行适配,且占用产品体积较大。屏蔽前翻是在线缆剥线后把屏蔽丝向前翻至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头部部件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包括主壳体、绝缘体和接触件,接触件设置在绝缘体内)上,连接器组装时,线缆连接器的套筒部件(套筒部件螺纹连接在头部部件的后部,用于固定从套筒部件内部穿过的线缆)向前螺纹连接到头部部件上时将屏蔽丝挤压在头部部件上。采用屏蔽前翻可以有效解决屏蔽后翻对线缆的规格限制较大、产品体积较大的问题,但是,在一些线缆产品中,线缆中的导线需要通过头部部件上设置的导线连接件固定到头部部件上并与接触件导电连接;导线连接件为压线螺钉或者压线接触件,用于压紧固定线。然而,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连接件暴露孔用于对导线连接件进行操作或者对导线连接件进行观察,屏蔽丝前翻容易造成屏蔽丝与压线螺钉或压线接触件接触,导致短路,这种情况下也限制了屏蔽前翻这种屏蔽处理方式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屏蔽前翻的屏蔽处理方式时屏蔽丝容易与压线螺钉或压线接触件接触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解决现有的线缆连接器装配时屏蔽丝容易与压线螺钉或压线接触件接触而导致短路的问题。本技术中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包括: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绝缘体,绝缘体内设有接触件;导线连接件,装配在部件主体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件上;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用于操作和/或观察所述导线连接件;所述头部部件还包括:C形隔离环,绕部件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部件主体上,C形隔离环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位和避让位;C形隔离环上设有避让孔,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隔离环在遮挡位和避让位切换时,其上的避让孔能够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或者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既能够实现线缆的接线,又能够在接线完成后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以实现导线连接件与外部的隔离,从而避免采用屏蔽前翻的屏蔽处理方式时屏蔽丝容易与压线螺钉或压线接触件接触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形隔离环的弧度大于π。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隔离环能够箍设到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转动更加可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形隔离环箍设在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隔离环能够方便地装配到部件主体上,结构简单,便于装卸。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部件主体与所述C形隔离环之间设有周向定位结构,用于将转动到遮挡位和/或避让位的C形隔离环沿周向定位到部件主体上。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周向定位结构能够在C形隔离环转动到遮挡位和/或避让位时使C形隔离环定位在部件主体上,便于对导线连接件进行操作和/或保持对屏蔽丝的阻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部件主体的周向延伸,C形隔离环设置在定位槽内以沿部件主体的轴向定位。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C形隔离环沿部件主体的轴向的定位,保证遮挡准确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线缆连接器的可靠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为C形槽,所述部件主体上设有与C形的开口对应的分隔部分;所述C形隔离环的端部和所述分隔部分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槽,另一个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槽为缩口结构,供所述卡接凸起强装以形成所述周向定位结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周向定位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形隔离环的外周面上设有操作凸台,操作凸台供操作者对C形隔离环施加转动力以驱动C形隔离环转动。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C形隔离环进行操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部件主体的内部设有环形容纳槽,环形容纳槽沿部件主体的周向延伸,所述C形隔离环设置在环形容纳槽内;所述部件主体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上设有隔离环操作口,隔离环操作口为沿部件主体的周向延伸的长孔形式,所述C形隔离环处于隔离位时,C形隔离环上的避让孔位于隔离环操作口内。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部件主体外部结构更加简洁。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连接件设有两处,所述C形隔离环上的避让孔也设有两处,各避让孔靠近C形隔离环的开口的一侧均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的遮挡部分。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部分能够更好地满足对两处连接件暴露孔的遮挡需求,并且能够使C形隔离环具有更大的弧度,从而更稳定地装配到部件主体上。本技术中线缆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线缆连接器,包括:头部部件,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套筒部件,螺纹连接在头部部件的后部,用于固定从套筒部件内部穿过的线缆,并将线缆中的屏蔽丝压紧到头部部件上;所述头部部件包括: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绝缘体,绝缘体内设有接触件;导线连接件,装配在部件主体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件上;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用于操作和/或观察所述导线连接件;所述头部部件还包括:C形隔离环,绕部件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部件主体上,C形隔离环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位和避让位;C形隔离环上设有避让孔,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形隔离环的弧度大于π。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隔离环能够箍设到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转动更加可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形隔离环箍设在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隔离环能够方便地装配到部件主体上,结构简单,便于装卸。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包括:/n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绝缘体,绝缘体内设有接触件;/n导线连接件,装配在部件主体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件上;/n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用于操作和/或观察所述导线连接件;/n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部件还包括:/nC形隔离环,绕部件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部件主体上,C形隔离环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位和避让位;/nC形隔离环上设有避让孔,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缆连接器的头部部件,包括:
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绝缘体,绝缘体内设有接触件;
导线连接件,装配在部件主体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件上;
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件暴露孔,用于操作和/或观察所述导线连接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部件还包括:
C形隔离环,绕部件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部件主体上,C形隔离环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位和避让位;
C形隔离环上设有避让孔,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对应以使连接件暴露孔露出,C形隔离环转动至避让位时,避让孔与所述连接件暴露孔沿周向错开以遮挡所述连接件暴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隔离环的弧度大于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隔离环箍设在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头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与所述C形隔离环之间设有周向定位结构,用于将转动到遮挡位和/或避让位的C形隔离环沿周向定位到部件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部件主体的周向延伸,C形隔离环设置在定位槽内以沿部件主体的轴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杰郭亚宁张志中高剑赵光辉武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