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驱动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田驱动耙利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直接联接式免耕条播机、盖籽机,在原机具机架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拆下旋耕工作部件,换上驱动耙工作部件并安装在原机架上。驱动耙轴可为整轴或用接盘将工作部件与两端轴头连成整体。在拖拉机变速箱与驱动耙机架上的齿轮箱之间增设减速齿轮箱,尾轮架固紧在拖拉机变速箱、驱动耙机架上,利用尾轮架安装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水稻插秧前水田整地,特别适合犁耕后的水田整地作业。水稻插秧前要求土壤起浆,土层团粒呈上细下粗:上细利于人工插秧和立苗,下粗增加土壤空隙,透气性强。目前农村中通常采用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从事水旋作业,由于旋耕机幅宽窄,每转一圈旋耕刀对土壤切削的次数少,故一般需旋耕2~4遍方能基本达到起浆、碎土的目的,反映出作业效率低、整地质量差、功耗大。另外还有使用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专用水田驱动耙,但其单机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免耕条播机、盖籽机上换装驱动耙工作部件,使该机一机多用,并能有效地达到高效、低耗、优质的水田整地作业的要求。本技术实现的方法是:利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直接联接式免耕条播机、盖籽机,在原机具机架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机架作为驱动耙机架;拆下旋耕工作部件。换上驱动耙轴并安装在驱动耙机架上,驱动耙轴可为整轴或用接盘连接,工作部件安-->装在驱动耙轴上;为使拖拉机能下水田作业,一方面将轮胎换装成通用型水田轮,要求所安装的水田轮不碰驱动耙机架的左、右支臂,另一方面要求驱动耙轴转速符合规定要求,为此在拖拉机的变速箱与驱动耙机架的齿轮箱之间增设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采用齿轮轴套与固定轴滑动配合的结构形式。以缩短箱体尺寸,使机具重心前移;为提高减速齿轮箱刚度,故将尾架固紧在拖拉机变速箱、驱动耙机架上;为便于机具运输和耙深调节,并为减轻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尾轮架上安装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其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采用通用的与手扶拖拉机上旋耕机相配套的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旋动尾轮调节机构上手柄,改变其尾轮调节丝杆长度,即可改变水田驱动耙工作部件离地间隙,以保证道路运输与耙深调节。本技术的优点:由于驱动工作部件的刀齿和齿板对土壤的切削加工次数多,加之工作幅较宽,因此生产率比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耙地工效提高一倍,而且整地质量好。本技术是免耕条播机的一机多用改进设计,因此购机费用低,机具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水田驱动耙的总体结构图。该机由减速齿-->轮箱1、驱动耙机架及驱动耙轴部件2、尾轮架3、尾轮调节机构4、乘座5组成。减速齿轮箱位于拖拉机变速箱和驱动耙机架上的齿轮箱之间,用螺栓连接。图1最左端用断开线表示的尾轮架与连接孔,将尾轮架前端用双头长螺栓固定在拖拉机变速箱体前部的挂结孔位置,尾轮架中部用U形螺栓与驱动耙机架固定,后部用轴卡与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相连。图2表示减速齿轮箱的结构。轴7与箱体6呈紧配合,轴的两端用紧固螺栓10固定,使轴上的齿轮8处于正常啮合位置;齿轮8与齿轮轴套9呈紧配合,轴7与齿轮轴套9为滑动配合。图3表示了接盘式驱动耙轴部件结构。即将整个耙轴分成三段,两头为短轴头11、17,中间为驱动耙刀轴14。三段间用接盘12、13联成整体,当需将驱动耙作业改为其他作业时,只要通过接盘卸下中间驱动耙刀轴。换装上带有接盘的旋耕刀轴或秸杆还田刀轴部件,即可从事不同作业。在驱动耙刀轴14上焊有圆盘16,其上固定齿板15。图4为整轴式驱动耙轴部件结构,更换时将旋耕刀轴拆下,换装上整轴式驱动耙轴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减速齿轮箱,尾轮机架,尾轮及调节机构,乘座组成的水田驱动耙,其特征是驱动耙轴安装在免耕条播机,盖籽机机架上,驱动耙刀轴上焊有圆盘,其上固定齿板,在拖拉机变速箱与驱动耙机架上的齿轮箱之间增设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采用齿轮轴套与固定轴滑动配合,尾轮架固紧在拖拉机变速箱驱动耙机架上,在尾轮架上安装尾轮调节机构及乘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减速齿轮箱,尾轮机架,尾轮及调节机构,乘座组成的水田驱动耙,其特征是驱动耙轴安装在免耕条播机,盖籽机机架上,驱动耙刀轴上焊有圆盘,其上固定齿板,在拖拉机变速箱与驱动耙机架上的齿轮箱之间增设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采用齿轮轴套与固定轴滑动配合,尾轮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台彬唐湾嵇元鲁植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