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993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潮汐交通车道变道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桥梁两端上方的两个导流提示牌,桥梁上两个方向的车道均分为非潮汐车道和潮汐车道,非潮汐车道位于同向潮汐车道右侧,潮汐车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光带变道线和第二光带变道线,第一光带变道线与同一潮汐车道上同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构成X形,导流提示牌的正反两侧均设置直行标志、交通信号灯、倒计时牌和禁行标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桥梁上的车辆提供指引,使车辆在高峰期行驶时,桥梁上车辆较多方向的车辆能够占用车辆较少方向的潮汐车道行驶,使得独柱墩桥梁道路两幅荷载均衡,不至于出现两个极端,保障桥梁安全性,同时提高交通疏散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潮汐交通车道变道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立交桥、高架桥等建设中常常采用独墩桥梁。城市道路的相向两侧经常处于拥堵状态与空置状态两个极端,这种情况容易对独柱墩桥梁形成严重偏载,影响其结构安全稳定性。独墩桥梁在偏载下桥体整体侧翻甚至倾覆问题时常出现。据网络报纸等公开资料查询,自2007年至2019年独墩桥梁倾覆坍塌事故共有25个,其中有11个独墩桥梁是因为超载运输的重载车辆均采取靠外道行驶运输方式导致倾覆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独墩桥梁在拥堵状态时处于偏载状态,影响结构安全稳定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其能够根据潮汐车道的来去车道变化需求,调整来去车道数量,使得独柱墩桥梁道路两幅荷载均衡,不至于出现两个极端,保障桥梁安全性,同时提高交通疏散能力。本技术的内容为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桥梁两端上方的两个导流提示牌,桥梁上两个方向的车道均分为非潮汐车道和潮汐车道,非潮汐车道位于同向潮汐车道右侧,潮汐车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光带变道线和第二光带变道线,第一光带变道线位于上桥端,第二光带变道线位于下桥端,第一光带变道线与同一潮汐车道上同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构成X形,导流提示牌的正反两侧均设置直行标志、交通信号灯、倒计时牌和禁行标志,直行标志位于非潮汐车道上方,交通信号灯和倒计时牌位于潮汐车道上方,禁行标志位于最左侧的非潮汐车道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光带变道线和第二光带变道线均为两条平行的弧线,两条弧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潮汐车道。进一步地,非潮汐车道和潮汐车道之间以及相邻的潮汐车道之间的地面上开设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数个升降杆,升降杆上设置红绿灯。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杆上设置光电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的容纳槽上部设置盖板,盖板能够封闭或打开容纳槽。进一步地,所述的潮汐车道的两端均嵌装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位于对应的第一光带变道线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光带变道线和第二光带变道线均嵌装在潮汐车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为桥梁上的车辆提供指引,使车辆在高峰期行驶时,桥梁上车辆较多方向的车辆能够占用车辆较少方向的潮汐车道行驶,便于调整来去两向的车道数量,使得独柱墩桥梁道路两幅荷载均衡,不至于出现两个极端,保障桥梁安全性,同时提高交通疏散能力。第一光带变道线和第二光带变道线能够清晰的为潮汐车道上行驶车辆的司机提供指引,避免司机在错误的车道上行驶导致事故。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仰视图;附图3为图2的另一种状态图。在图中,1、导流提示牌2、非潮汐车道3、潮汐车道4、第一光带变道线5、第二光带变道线6、直行标志7、交通信号灯8、倒计时牌9、禁行标志10、容纳槽11、升降杆12、红绿灯13、光电传感器14、盖板15、重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分别设置在桥梁两端上方的两个导流提示牌1,桥梁上两个方向的车道均分为非潮汐车道2和潮汐车道3,非潮汐车道2位于同向潮汐车道3右侧,潮汐车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第一光带变道线4位于上桥端,第二光带变道线5位于下桥端,第一光带变道线4与同一潮汐车道3上同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5构成X形,导流提示牌1的正反两侧均设置直行标志6、交通信号灯7、倒计时牌8和禁行标志9,直行标志6位于非潮汐车道2上方,交通信号灯7和倒计时牌8位于潮汐车道3上方,禁行标志9位于最左侧的非潮汐车道2上方。第一光带变道线4、第二光带变道线5、交通信号灯7和倒计时牌8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并由控制终端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可以作为分界线和引导车流,光带变道线信号灯采用LED灯。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早高峰和晚高峰时间段并开启潮汐交通,导流提示牌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米,交通信号灯7和倒计时牌8能够提前提醒对应车道上的车辆在潮汐交通时变道准备。在早晚高峰时,桥梁上车辆较多方向的车辆占用车辆较少方向的潮汐车道3,占用该潮汐车道3前,来向的导流提示牌1上对应该潮汐车道3上方的倒计时牌8开启红色数字的倒计时显示,去向的导流提示牌1上对应该潮汐车道3上方的倒计时牌8开启绿色数字的倒计时显示,以便对来向和去向车辆的司机进行提示,提示该潮汐车道3即将开启或关闭,同时,该潮汐车道3上的第二光带变道线5开启,引导该潮汐车道3上正在行驶的车辆及时驶离;当来向的导流提示牌1上对应该潮汐车道3上方的倒计时牌8开启绿色数字的倒计时显示,且交通信号灯7指示可以通行后,该潮汐车道3上一端的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另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5均开启,引导来向的车辆由第一光带变道线4进入该潮汐车道3,并由第二光带变道线5驶离该潮汐车道3;此时,去向的车辆沿直行标志6下方的非潮汐车道2行驶;当潮汐交通结束前,来向的导流提示牌1上对应该潮汐车道3上方的倒计时牌8上绿色的倒计时显示数字逐渐减小至0,去向的导流提示牌1上对应该潮汐车道3上方的倒计时牌8上红色的倒计时显示数字逐渐减小至0,以便对来向和去向车辆的司机进行提示,提示该潮汐车道3即将关闭或开启,倒计时牌8上倒计时显示数字为0时,该潮汐车道3上的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关闭,潮汐车道3恢复正常。这种结构能够为桥梁上的车辆提供指引,使车辆在高峰期行驶时,桥梁上车辆较多方向的车辆能够占用车辆较少方向的潮汐车道3行驶,便于调整来去两向的车道数量,使得独柱墩桥梁道路两幅荷载均衡,不至于出现两个极端,保障桥梁安全性,同时提高交通疏散能力。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能够清晰的为潮汐车道3上行驶车辆的司机提供指引,避免司机在错误的车道上行驶导致事故。所述的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均为两条平行的弧线,两条弧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潮汐车道3。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直观的为司机提供指引,使司机驾驶车辆按照规定的车道行驶。两个平行的弧形光带变道线,能够进一步降低驾驶员对其识别不出,做出错误判断的几率。为避免车辆在潮汐交通开启时胡乱变道导致拥堵,以及避免车辆变道至错误的车道上,非潮汐车道2和潮汐车道3之间以及相邻的潮汐车道3之间的地面上开设容纳槽10,容纳槽10内设置数个升降杆11,升降杆11上设置红绿灯12。潮汐交通变道时,升降杆11能够升起,为司机进行指引,避免车辆变道至错误的车道上,防止车辆在潮汐交通开启时胡乱变道导致拥堵。潮汐交通结束时,升降杆11能够收缩回到容纳槽10内,避免对车辆的正常变道产生影响。升降杆11可以是伸缩杆,也可以是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摆动的结构。升降杆11与控制终端连接,并由控制终端控制升降。红绿灯12能够随时提醒桥梁车道驾驶员交通信号信息,提前做好准备继续行驶和结束潮汐交通车道。所述的升降杆11上设置光电传感器13。光电传感器13属于自动感应式保护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桥梁两端上方的两个导流提示牌(1),桥梁上两个方向的车道均分为非潮汐车道(2)和潮汐车道(3),非潮汐车道(2)位于同向潮汐车道(3)右侧,潮汐车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第一光带变道线(4)位于上桥端,第二光带变道线(5)位于下桥端,第一光带变道线(4)与同一潮汐车道(3)上同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5)构成X形,导流提示牌(1)的正反两侧均设置直行标志(6)、交通信号灯(7)、倒计时牌(8)和禁行标志(9),直行标志(6)位于非潮汐车道(2)上方,交通信号灯(7)和倒计时牌(8)位于潮汐车道(3)上方,禁行标志(9)位于最左侧的非潮汐车道(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桥梁两端上方的两个导流提示牌(1),桥梁上两个方向的车道均分为非潮汐车道(2)和潮汐车道(3),非潮汐车道(2)位于同向潮汐车道(3)右侧,潮汐车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第一光带变道线(4)位于上桥端,第二光带变道线(5)位于下桥端,第一光带变道线(4)与同一潮汐车道(3)上同一端的第二光带变道线(5)构成X形,导流提示牌(1)的正反两侧均设置直行标志(6)、交通信号灯(7)、倒计时牌(8)和禁行标志(9),直行标志(6)位于非潮汐车道(2)上方,交通信号灯(7)和倒计时牌(8)位于潮汐车道(3)上方,禁行标志(9)位于最左侧的非潮汐车道(2)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潮汐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带变道线(4)和第二光带变道线(5)均为两条平行的弧线,两条弧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潮汐车道(3)。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朱凯何鸣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