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光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93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水滴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芯片U100分别与电压转换模块、LED指示灯、天线模块、电源模块和滴灌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设置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之间的配合,从而控制滴管的阀门打开或关闭,进而实现给农作物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节水滴灌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基础,也是人类顿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行业;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很重要,一是水的问题,二是科技的问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与工业和交通等行业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农业灌溉技术尤其落后;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灌溉模式自动化程度极低,基本上属粗放的人工操作,即便对于给定的量,在操作中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提高灌溉效率,缩短劳动时间和节约水资源,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控制技术。现代智能型控制器是进行灌溉系统田间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它可提高操作准确性,有利于灌溉过程的科学管理,降低对操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除了能大大减少劳动量,更重要的是它能准确、定时、定量、高效地给作物自动补充水分,以提高产量、质量,节水、节能;现代灌溉控制器的研究使用在我国农、林、及园艺为数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还基本停留在人工操作上,即使有些地方搞了一些灌溉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是根据经验法来确定每天灌溉次数和每次灌溉量,如果灌溉量与作物实际需水量相比太少,便不能有效的促进作物健康成长;而灌溉量太多,肥水流失,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传统的灌溉法还需要相关专家的实时观察并经验指导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这也不能与现代化农业向优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要求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所述芯片U100的型号为CC2430,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四十三引脚、第四十五引脚和第四十六引脚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均与LED指示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二十三引脚和第二十四引脚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三引脚和第三十四引脚均与天线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九引脚与滴灌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接33V的电源,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八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九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七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八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六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二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101和电容C105,所述芯片U100的第二十三引脚与电容C101的一端电连接且芯片U100的第二十三引脚与电容C101的一端均接33V的电源,所述电容C10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100的第二十四引脚与电容C105的一端电连接且芯片U100的第二十四引脚与电容C105的一端接1.3V的电源,所述电容C105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电容C201、电感L100、电感L101、电感L102和天线P100,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二引脚分别与电感L100的一端、电感L101的一端和电感L10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三引脚与电感L10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四引脚与电感L10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102的另一端与电容C10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01的另一端与天线P100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LED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芯片U100的第八引脚与发光二极管LED2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九引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滴灌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K、三极管Q1、电磁阀Y和开关S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继电器K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芯片U100的第九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磁阀Y的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磁阀Y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磁阀Y的另一端与开关S1的一端电连接且电磁阀Y的另一端与开关S1的一端均接5V的电源,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芯片U100的工作电压为3V-3.3V,通过设置电压转换模块能够让电压从5V降低到3.3V左右;通过设置电源模块为芯片U100供电;通过设置LED指示灯用来显示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网络状态;芯片U100先把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由天线模块发出;通过设置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之间的配合,从而控制滴管的阀门打开或关闭,进而实现给农作物灌溉。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的模块连接框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的滴灌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标号说明:1、电压转换模块;2、天线模块;3、电源模块;4、LED指示灯;5、滴灌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所述芯片U100的型号为CC2430,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四十三引脚、第四十五引脚和第四十六引脚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均与LED指示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所述芯片U100的型号为CC2430,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四十三引脚、第四十五引脚和第四十六引脚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均与LED指示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二十三引脚和第二十四引脚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三引脚和第三十四引脚均与天线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九引脚与滴灌控制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00、电压转换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滴灌控制模块,所述芯片U100的型号为CC2430,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四十三引脚、第四十五引脚和第四十六引脚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均与LED指示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二十三引脚和第二十四引脚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三十二引脚、第三十三引脚和第三十四引脚均与天线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U100的第九引脚与滴灌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水滴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接33V的电源,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八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九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四十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六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七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八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五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六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十二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与芯片U100的第三引脚电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