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属于车辆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上设有底侧的车轮测量装置、上侧的车身测量装置和用于数据运算的工控机,所述车身测量装置和车轮测量装置均包括竖直方向阵列的高频测距传感器,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通过竖直阵列的激光高频测距传感器为点阵模组进行轮轴和车身的测量,并通过工控机进行数据的整合运算,推算出车速、车长、车高等车辆信息,测量精确性高、误差小,能解决停车测量或慢速测量的测量效率低的弊端,大大提高车辆测量的效率,节省测量时间,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识别
,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车辆的轮轴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静态或低速状态的识别,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压力接触式轮轴识别和光检测外形轮廓识别两种。在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场景下应用有重大局限,主要体现在:1、压力接触式轮轴识别主要在低速(0-20km/h)状态下,需要破坏路面,无法有效实现车辆分隔,存在排队连续错误缺陷,且对货车悬浮轮轴无法实现识别的问题。2、光检测外形轮廓识别技术,有双目图像抓拍、激光扫描等方式,外形轮廓检测技术以车辆整体外形检测为基础,普遍安装位置较高,对车辆下部的车轮检测精度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扫描频率较低(每秒30帧左右),仅能对车辆低速行驶(0-20km/h)识别,高速情况下时识别率严重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今的车辆轮轴识别技术在高速不停车情况下无法对车辆轮轴进行识别,技术受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上设有底侧的车轮测量装置、上侧的车身测量装置和用于数据运算的工控机,所述车身测量装置和车轮测量装置均包括竖直方向阵列的高频测距传感器,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车身测量装置和车轮测量装置均包括竖向的传感器安装板,所述传感器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横向长条状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穿有紧固螺栓,并与所述立架连接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传感器安装板上开有竖向长条状的传感器安装槽,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内穿有紧固螺栓,并与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连接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立架顶部通过底架安装有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拍照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拍照装置通过旋转架与所述底架连接安装,所述底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立架连接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立架的两侧均设有竖向的槽口,所述槽口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螺母,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母旋接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车牌识别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壳体前侧面设有钢化玻璃,壳体后侧面可拆卸安装有后壳盖,壳体的左右侧面均设有散热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工控机上连接有显示屏,且工控机上设有用于车辆信息远程传输的无线传输模块。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车轮测量装置对车辆进行轮轴数据的采集,车身测量装置对车辆进行车身数据的采集,并通过工控机进行数据的整合运算,推算出车速、车长、车高等车辆信息,并通过内部存储数据模型对比,得出该车辆具体车型,对于不停车快速行驶中的车辆能有效进行测量识别,通过竖直阵列的激光高频测距传感器为点阵模组进行检测,测量精确性高、误差小,能解决停车测量或慢速测量的测量效率低的弊端,大大提高车辆测量的效率,节省测量时间。2、通过调节上下两侧的紧固螺栓在调节槽内的前后位置,可以实现对传感器安装板的竖直倾斜角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高频测距传感器测量角度的调节,满足对不同路面工况的安装测量,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使用灵活。3、通过调节紧固螺栓在传感器安装槽内的位置,可实现高频测距传感器单个位置的灵活调整,使测量更精确、更准确,保证测量的可靠性。4、通过拍照装置对车辆进行抓拍,获取车辆外形图像,并自动传输到工控机存储,增加车辆的图像数据,采集车辆数据更全面。5、拍照装置通过旋转架可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调节,使调试更灵活,保证抓拍清晰、准确。6、螺母卡在槽口内,起到限位螺母旋转的作用,通过紧固螺栓与螺母旋接配合,在拧紧时,实现对固定架和底架的固定,在旋松时,可随内部螺母在槽口内滑动,灵活调节固定架和底架在立架上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高频测距传感器和拍照装置的上下位置的灵活调节。7、通过车牌识别装置对车辆车牌进行采集识别,并自动传输到工控机内存储,增加车辆的车牌信息,采集数据更全面。8、通过有色钢化玻璃对内部的高频测距传感器进行防护,后壳盖的灵活滑动拆除,能实现对内部部件的快速检修和更换,散热孔呈由内至外呈斜向下的百叶状,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防止上部雨水进入壳体内,防护安全性好。9、通过显示屏对测量数据和运算结果进行显示,更加直观,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远程传输测量数据和运算结果,实现无人智能化测量,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壳体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壳体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高频测距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拍照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槽口连接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壳体,2、后壳盖,3、钢化玻璃,4、车牌识别装置,5、立架,6、车身测量装置,61、传感器安装板,62、固定架,63、传感器安装槽,64、调节槽,65、高频测距传感器,7、车轮测量装置,8、工控机,9、拍照装置,10、槽口,11、旋转架,12、底架,13、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如附图所示,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包括竖立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竖立的立架5,所述立架5的底部设有车轮测量装置7,立架5的上部设有车身测量装置6,在立架5上还设有用于数据运算的工控机8,所述车身测量装置6和车轮测量装置7均包括竖直方向阵列的方向向前的高频测距传感器65,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65通过激光测量获取车辆信息,并通过工控机8采集运算,实现对车辆的识别。车轮测量装置7安装在距离路面的4-8cm处,用于对经过车辆进行轮轴数据的采集(车轮半径等数据);同时车身测量装置6安装在车轮测量装置7上侧20-40cm处,用于对经过车辆进行车身数据的采集(车高等数据)。并通过工控机8进行数据的整合运算,推算出车速、车长、车高等车辆信息,并通过内部存储数据模型对比,得出该车辆具体车型,对于不停车快速行驶中的车辆能有效进行测量识别,通过竖直阵列的激光高频测距传感器65为点阵模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立架(5),所述立架(5)上设有底侧的车轮测量装置(7)、上侧的车身测量装置(6)和用于数据运算的工控机(8),所述车身测量装置(6)和车轮测量装置(7)均包括竖直方向阵列的高频测距传感器(65),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65)与工控机(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立架(5),所述立架(5)上设有底侧的车轮测量装置(7)、上侧的车身测量装置(6)和用于数据运算的工控机(8),所述车身测量装置(6)和车轮测量装置(7)均包括竖直方向阵列的高频测距传感器(65),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65)与工控机(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测量装置(6)和车轮测量装置(7)均包括竖向的传感器安装板(61),所述传感器安装板(6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架(62),所述固定架(62)上设有横向长条状的调节槽(64),所述调节槽(64)内穿有紧固螺栓,并与所述立架(5)连接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板(61)上开有竖向长条状的传感器安装槽(63),所述传感器安装槽(63)内穿有紧固螺栓,并与所述高频测距传感器(65)连接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5)顶部通过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庞,房勇,亓霄,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鼎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