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42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笼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在组装时,首先将芯杆一端穿过其中一灯盘的安装孔的同时,芯杆此端的连接耳穿过该灯盘的让位槽;之后按压两灯盘,使两灯盘的间距缩短,再继续将芯杆上述的一端穿过另一灯盘的安装孔,同时使芯杆此端的连接耳穿过该灯盘的让位槽;最后转动芯杆,使连接耳的固定槽对应在连接板上,即可使连接板契合卡入所述连接耳的固定槽,从而完成芯杆和两灯盘的连接,使两灯盘保持相对固定,并且使龙骨保持弯曲状,以此形成完整的灯笼骨架结构。由此可见,只需将芯杆穿过两灯盘的安装孔后再转动,即可完成完成芯杆和两灯盘的连接,十分方便,可有效的提高灯笼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笼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灯笼,亘古至今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是为了照明,如今大多数是作为一种居家装饰。灯笼骨架的结构大多包括有上下两个灯盘和等间距的环形分布在两灯盘之间的若干龙骨以及固定链接两个灯盘的芯杆,其中所述龙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所述灯盘,所述芯杆则穿过灯盘上设置的安装孔后固定。参照附图1至2所示,目前在灯笼骨架的结构中的芯杆13大多为钢管结构,且芯杆13一端的侧面设置有弹性伸缩的弓片131。组装时,在芯杆13穿过其中一灯盘12的安装孔121后,需要从安装孔121外侧面打入销钉132至穿过芯杆13,使芯杆13和灯盘12相互固定;而芯杆13连接另一灯盘12时,需要将芯杆13侧面的弓片131穿过该灯盘12的安装孔121,使弓片131顶在安装孔121的端面位置,才可完成芯杆13和两灯盘12的组装连接。此组装中芯杆13一端需要通过销钉132固定,较为麻烦。并且芯杆13还需要安装弓片131,无疑增加了灯笼骨架整体的组装时间,导致灯笼骨架中灯盘和芯杆的整体组装连接过程十分麻烦,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以克服灯笼骨架中灯盘和芯杆的组装连接麻烦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灯盘,所述灯盘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且灯盘在该安装孔侧面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同样贯穿所述灯盘;芯杆,所述芯杆的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耳;其中,所述芯杆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同时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让位槽,之后所述连接耳卡在形成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杆的两端的侧面均设有所述连接耳,且芯杆两端的连接耳在分别卡在两所述灯盘背向对方的端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耳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芯杆的中间,所述连接耳的所述固定槽契合卡在形成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杆在相对应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耳,且灯盘在安装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让位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杆两端的连接耳的正投影相互垂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灯盘中间的两侧设有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对称的弯曲形成括弧结构,该括弧结构形成的空隙即为所述安装孔,且两连接板之间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位置形成所述让位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杆两端的端面均设有挂孔。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组装操作本技术时,只需将芯杆一端穿过其中一灯盘的安装孔的同时,将芯杆此端的所述连接耳穿过该灯盘的让位槽;之后继续将芯杆推入灯笼骨架内,并按压两灯盘,再继续将所述芯杆上述的一端穿过另一所述灯盘的安装孔,同时使芯杆此端的所述连接耳穿过该灯盘的让位槽;最后再转动芯杆至使各连接耳分别对应卡在安装孔的侧壁上,即可完成芯杆和两灯盘的连接。由此可见,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中无需再增加或组装其他部件,只需将芯杆穿过两灯盘的安装孔后再转动,即可完成完成芯杆和两灯盘的连接,十分方便,可有效的提高灯笼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灯笼骨架立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灯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灯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灯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芯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中芯杆和灯盘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技术连接结构的灯笼骨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包括有灯盘3和芯杆41。参照附图5所示,所述芯杆41两端均在相对应的两侧设有连接耳421,所述连接耳421设有固定槽422,且芯杆41两端的连接耳421的所述固定槽422的开口均朝向芯杆41的中间。参照附图3和4所示,所述灯盘3为中空的环形体结构,灯盘3中间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37,两所述连接板37的中间位置对称的弯曲形成括弧结构,该括弧结构形成的空隙为安装孔35,相当于所述连接板37形成所述安装孔35的侧壁,且两连接板37之间在所述安装孔35的两侧位置形成让位槽36。使用本技术芯杆连接结构的灯笼骨架可以是如附图7所示的,所述灯盘3具有两个,且两所述灯盘3之间通过弹性的龙骨23连接,使得通过相对的按压两灯盘3可使各所述龙骨23向外弯曲。在两所述灯盘3连接龙骨2之后,所述芯杆41的安装方式为:首先,将所述芯杆41一端穿过其中一所述灯盘3的安装孔35的同时,所述芯杆41此端的所述连接耳421平行的穿过该灯盘3的让位槽36;之后,继续将芯杆41推入灯笼骨架内,并按压两灯盘3,使两灯盘3的间距缩短,再继续将所述芯杆41的上述一端穿过第二个所述灯盘3(即另一灯盘3)的安装孔35,同时使芯杆41此端的所述连接耳421穿过第二个灯盘3的让位槽36;最后,转动所述芯杆41,使所述连接耳421的所述固定槽422对应在所述连接板37上,再松开两所述灯盘3,即可使两灯盘3在龙骨23撑开的弹性作用力下向芯杆41两端移动,使所述连接板37契合卡入所述连接耳421的所述固定槽422,从而完成所述芯杆41和两所述灯盘3的连接,即利用芯杆41两端的所述连接耳421限制两所述灯盘3的间距,使两所述灯盘3保持相对固定,并且使龙骨11保持弯曲状,以此形成完整的灯笼骨架结构。另外,继续参照附图5,所述连接耳421和固定槽422均可设置在第二连接件42上,所述芯杆41的两端分别穿入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其固定连接方式可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且固定前通过转动芯杆41两端的第二连接件42使所述芯杆41两端的连接耳421呈正投影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此结构可使得在上述将所述芯杆41一端穿过其中一所述灯盘3的安装孔35后,可转动芯杆41至将芯杆41另一端的连接耳421的固定槽422嵌入该灯盘3的连接板37,以此使芯杆41和该灯盘3保持相对固定,并且不影响之后转动所述芯杆41的操作,可见此芯杆41两端的连接耳421的正投影相互垂直的结构可进一步的方便之后操作将芯杆41和第二个灯盘3的连接。此外,所述芯杆41两端的端面还均设有挂孔423,所述挂孔423同样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上。此挂孔423的结构可便于将上下两个灯笼之间通过过穿线连接挂孔423的方式相互连接,或者通S型挂钩勾住上下的两个灯笼的挂孔423,从而便于制作形成完整的一串灯笼。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单芯杆41连接结构在材料加工方面,由于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因此更为方便快捷且更为环保;在组装操作方面,可便于在将两灯盘3固定连接,有利于节省组装的时间成本;在连接结构方面,利用芯杆41的连接耳421的固定槽422嵌入连接板37的结构,可有效的保证芯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n灯盘,所述灯盘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且灯盘在该安装孔侧面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同样贯穿所述灯盘;/n芯杆,所述芯杆的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耳;/n其中,所述芯杆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同时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让位槽,之后所述连接耳卡在形成所述安装孔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
灯盘,所述灯盘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且灯盘在该安装孔侧面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同样贯穿所述灯盘;
芯杆,所述芯杆的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耳;
其中,所述芯杆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同时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让位槽,之后所述连接耳卡在形成所述安装孔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两端的侧面均设有所述连接耳,且芯杆两端的连接耳分别卡在两所述灯盘背向对方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灯笼骨架的单芯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芯杆的中间,所述连接耳的所述固定槽契合卡在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昶王明高王阿八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高森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