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33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51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属于管道防护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管体上且位于通孔所在的位置用于在电热熔后与管体连通设置的旁通管,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通孔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内壁密封的密封层,密封层可对通孔的内壁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管体中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生锈,从而提高了整个钢塑复合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
本申请涉及管道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产品以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为基管,内壁涂装高附着力、防腐、食品级卫生型的聚乙烯粉末涂料或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前处理、预热、内涂装、流平、后处理工艺制成的给水镀锌内涂塑复合钢管,是传统镀锌管的升级型产品。如图4所示,现有的三通式的钢塑复合管包括管体1和旁通管12,当需要将旁通管12安装至管体1上时,首先需要在管体1上开设通孔11,后将旁通通过电热熔连接至管体1上,管体1在开设通孔11后,会导致钢塑复合管的管体1管壁内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当管体1被用于输送水或其他液体介质时,将会导致暴露在外的钢骨架管生锈,从而出现三通式的钢塑复合管出现破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管体中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导致管体在输送水或其他液体介质时生锈,本申请提供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管体上且位于通孔所在的位置用于在电热熔后与管体连通设置的旁通管,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通孔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内壁密封的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可对通孔的内壁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管体中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生锈,从而提高了整个钢塑复合管的质量。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旁通管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旁通管对密封层的设置造成阻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层对通孔内壁的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密封层设置为涂抹至通孔内壁上的第一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密封层涂抹至通孔内壁上待第一密封层冷却后即可将通孔的内壁密封,采用涂抹的第一密封层便于操作人员将通孔的内壁密封。优选的,所述密封层设置为用于粘接至通孔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密封层粘结至通孔的内壁上,提高了第二密封层与通孔内壁之间的连接效果,采用制备好的第二密封层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可防止第二密封层对通孔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具有较好的美观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层包括第一包覆层和位于第一包覆层两侧边缘的两个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用于与通孔的内壁抵接,两个第二包覆层分别用于与管体的内壁和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包覆层和两个第二包覆层的设置可进一步对通孔的内壁起到包覆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通孔内壁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的夹角呈钝角,便于将第一包覆层带动两个第二包覆层包覆在通孔的内壁上,从而方便对第二密封层粘结固定。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和内壁上沿通孔边缘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容纳槽,两个所述第二包覆层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包覆层带动两个第二包覆层对通孔内壁的包覆效果,并且可使得第一包覆层带动第二包覆层将通孔的内壁包覆后,使得整个管体具有较好的平整性。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内沿容纳槽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包覆层上沿第二包覆层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固定至连接槽内的连接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第二包覆层分别粘结在容纳槽内时,可带动连接条移入至连接槽内,防止第二包覆层与容纳槽之间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密封层对通孔内壁的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所述连接条与弧形的连接槽呈相互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弧形的连接槽的设置便于对连接槽加工,并且便于带动连接条移入至连接槽内,从而方便对第二密封层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将第一密封层涂抹至通孔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密封层将通孔的内壁密封,防止钢塑复合管内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生锈,从而提高了整个钢塑复合管的质量,并且便于对通孔的内壁密封;第二密封层粘结至通孔的内壁上,使得两个第二包覆层移入至容纳槽内,提高了对通孔内壁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钢塑复合管的质量,并且具有较好的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相关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1、通孔;12、旁通管;13、第一密封层;14、第二密封层;141、第一包覆层;142、第二包覆层;15、容纳槽;151、连接槽;152、连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管体1上且位于通孔11所在的位置用于在电热熔后与管体1连通设置的旁通管12;在本实施例中,旁通管12与管体1之间采用电热熔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将通孔11的内壁密封,在所述通孔11的内壁上沿通孔11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将通孔11内壁密封的密封层。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将密封层固定至通孔11的内壁上,将所述密封层设置为涂抹至通孔11内壁上的第一密封层13;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密封层13设置为高密聚乙烯与专用EVA热熔胶混配料制成的,专用EVA热熔胶含量为20%-50%。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旁通管12阻挡第一密封层13对通孔11的密封,将所述通孔11的孔径小于旁通管12的内径。实施例1的实施例原理为:当具体对第一密封层13挤出时,采用热熔挤出焊枪将高密聚乙烯与专用EVA热熔胶混配料制成的第一密封层13直接挤出至通孔11的内壁上,待第一密封层13冷却后即可将通孔11的内壁密封,防止钢塑复合管的钢骨架管暴露在外生锈,提高了钢塑复合管的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和图3,为了提高密封层对通孔11内壁的密封效果,将所述密封层设置为用于粘接至通孔11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层14。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密封层14设置为高密聚乙烯与专用EVA热熔胶混配料制成的,专用EVA热熔胶含量为10%-35%。结合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层14对通孔11内壁的密封效果,将所述第二密封层14包括第一包覆层141和位于第一包覆层141两侧边缘的两个第二包覆层142,所述第一包覆层141用于与通孔11的内壁抵接,两个第二包覆层142分别用于与管体1的内壁和外壁抵接。结合图2和图3,为了便于将第一包覆层141和第二包覆层142包覆在通孔11的内壁上,将所述第一包覆层141与第二包覆层142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设置。结合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层14对通孔11内壁的包覆效果,在所述管体1的外壁和内壁上沿通孔11边缘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容纳槽15,两个所述第二包覆层142分别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管体(1)上且位于通孔(11)所在的位置用于在电热熔后与管体(1)连通设置的旁通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内壁上沿通孔(11)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将通孔(11)内壁密封的密封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管体(1)上且位于通孔(11)所在的位置用于在电热熔后与管体(1)连通设置的旁通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内壁上沿通孔(11)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用于将通孔(11)内壁密封的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小于旁通管(1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设置为涂抹至通孔(11)内壁上的第一密封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设置为用于粘接至通孔(11)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层(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塑复合管旁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14)包括第一包覆层(141)和位于第一包覆层(141)两侧边缘的两个第二包覆层(142),所述第一包覆层(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鑫中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