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311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包括外层、内层,外层、内层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缓冲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缓冲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钢丝层,钢丝层是由钢丝编织的上钢丝层和下钢丝层环绕给水管密封而成的中空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石墨烯层以提高给水管的韧性;设置的钢丝层提高了给水管的强度,钢丝层内增设的支撑柱进一步地提高了强度;通过以上设置的结构,提高了给水管的韧性和强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PE给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破裂问题,避免因漏水造成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
本技术属于管道接头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
技术介绍
PE是指聚乙烯塑料,PE给水管则是由聚乙烯塑料制成的水管,由于材料的特性使其具有耐磨、耐酸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给水领域。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PE给水管存在着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在受到较大压力时,很容易出现水管破裂的现象,造成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这也成为制约PE给水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以解决当前PVC接头容易漏水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包括外层(1)、内层(2),所述外层(1)、内层(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3)与外层(1)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4);所述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钢丝层(5),所述钢丝层(5)是由钢丝编织的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环绕内层(2)而成的中空圆环。设置的缓冲层能利用其具有的弹性分解给水管受到的压力;石墨烯具有较高的韧性,在给水管中增设石墨烯层能提高其韧性;在给水管中增设钢丝层则能提高其强度,从而提高给水管的强度与韧性,增强抗压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层(4)在给水管轴线方向上呈波浪形,石墨烯层(4)的厚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增,石墨烯层(4)的波浪弧(41)的弧长由给水管的两端向中间增大。石墨烯层呈波浪形能提高其表面积,在给水管两端主要为接口容易出现漏水,因此需要提高石墨烯两端的厚度,给水管中间相较两端具有较为密集的波浪弧主要是通过提高石墨烯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水管的韧性。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贯穿钢丝层(5)的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位于波浪弧(41)的下方。支撑柱设置于波浪弧下方能提高石墨烯层的强度,防止受压破损导致给水管破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6)沿着给水管轴向方向分布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在给水管径向截面上,支撑柱分布有2-10个。给水管轴向上支撑柱连续或间隔设置、径向上分布设置有一定的数量,从而提高给水管在径向上的抗压强度,在受力压迫时防止管壁破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6)内包裹了上钢丝层(51)的钢丝交叉点及下钢丝层(52)的钢丝交叉点。支撑柱包裹里钢丝的交叉点,能更好地支撑起上钢丝层和下钢丝层,从而提高给水管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6)与内层(2)相接部分的面积大于支撑柱(6)与缓冲层(3)相接部分的面积。支撑柱设置成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主要是为了提高给水管壁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6)内部设置有铝合金体(61),所述铝合金体(61)与钢丝层(5)垂直,且连接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的钢丝交叉点。铝合金体与钢丝层垂直并连接上下层的钢丝交叉点,能较好地支撑起上钢丝层和下钢丝层的钢丝,防止钢丝层受到挤压时错位,导致抗压性能下降。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石墨烯层以提高给水管的韧性;设置的钢丝层提高了给水管的强度,钢丝层内增设的支撑柱进一步地提高了强度;通过以上设置的结构,提高了给水管的韧性和强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PE给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破裂问题,避免因漏水造成的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轴向剖示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径向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层,2-内层,3-缓冲层,4-石墨烯层,41-波浪弧,5-钢丝层,51-上钢丝层,52-下钢丝层,6-支撑柱,61-铝合金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层1、内层2,外层1、内层2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缓冲层3,缓冲层3与外层1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4,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钢丝层5,钢丝层5是由钢丝编织的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环绕内层(2)而成的中空圆环。石墨烯层4在给水管轴线方向上呈波浪形,石墨烯层4的厚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增,石墨烯层(4)的波浪弧(41)的弧长由给水管的两端向中间增大。外层1和内层2由PE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贯穿钢丝层5的支撑柱6,支撑柱6位于波浪弧41的下方。支撑柱6沿着给水管轴向方向分布设置,在给水管径向截面上,支撑柱6分布有4个。支撑柱6内包裹了上钢丝层51的钢丝交叉点及下钢丝层52的钢丝交叉点。支撑柱6与内层2相接部分的面积大于支撑柱6与缓冲层3相接部分的面积。支撑柱6内部设置有铝合金体61,铝合金体61与钢丝层5垂直,且连接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的钢丝交叉点。铝合金体61为“一”字型或“十”字型。使用原理及方法:本技术在外层和缓冲层之间设置有波浪型的石墨烯层,利用了石墨烯材料具有的较高韧度的特点以提高给水管的韧性;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上表面与石墨烯层的波浪形一致,在给水管受到压力时能通过形变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层中设置有钢丝层,是利用了钢丝具有较高强度,以提高给水管的强度;钢丝层内部设置有支撑块以及支撑块内设置的铝合金体能进一步提高管体的强度,从而增强抗压性能。本新型通过以上的结构设置制备了一种复合型的PE给水管,并使给水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及韧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包括外层(1)、内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内层(2)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与外层(1)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4),所述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钢丝层(5),所述钢丝层(5)是由钢丝编织的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环绕内层(2)而成的中空圆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PE给水管,包括外层(1)、内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内层(2)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与外层(1)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4),所述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钢丝层(5),所述钢丝层(5)是由钢丝编织的上钢丝层(51)和下钢丝层(52)环绕内层(2)而成的中空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4)在给水管轴线方向上呈波浪形,石墨烯层(4)的厚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增,石墨烯层(4)的波浪弧(41)的弧长由给水管的两端向中间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与内层(2)之间设置有贯穿钢丝层(5)的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位于波浪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塑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