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929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包括有进气阀主体,进气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阀体,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顶盖,进气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气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阀座;气动装置设置在进气阀主体内,进气阀主体内设置有消音板,进气阀顶盖包括有连接座、消音栓以及顶板,消音栓位于进气阀阀体的上方,消音栓与进气阀主体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顶板与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气流通道直接连接,增大气体流过时的流量并减少气体流过时的阻力,气体在穿过进气阀主体时,消音栓以及消音板能够减少空气流过时产生的噪音,从而在保证气体进入量的同时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周围环境的宜居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
本技术涉及空气补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
技术介绍
自动垃圾收集系统(“AWCS”)是一种气力式垃圾输送系统,可将城市固体垃圾通过网状的钢管通道,高速地输送到一个密封的收集箱内,然后再用车运往垃圾填埋场或垃圾转运站。这一创新和现代化的垃圾管理系统,利用以下重力或者全真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在任何类型建筑中的垃圾收集问题。现有的负压系统前端直接打气,当负压系统的前端进气大于40kPA的情况下,现有的进气阀难以降低大量空气进入而产生的噪音,人靠近后产生的噪音对生活区域的是有影响的,为了提高医院附近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降噪是现有的技术革新要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通过插接于进气阀阀体内的进气阀顶盖减少空气在进气阀主体内流动的阻力,从而减少大量空气进入而产生的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包括有进气阀主体,所述进气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阀体,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顶盖,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阀阀体开合的气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阀座;所述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阀主体内,所述进气阀主体内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分布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周侧;所述进气阀顶盖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阀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插入所述进气阀主体内的消音栓以及位于所述消音栓端部的顶板,所述消音栓位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上方,所述消音栓与所述进气阀主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阀主体通过阀座与负压系统连接,气动装置控制进气阀阀体的开合,在负压系统需要补充空气时气动装置打开进气阀阀体,空气自进气口一侧进入消音栓与进气阀主体之间气流通道内,然后穿过进气阀阀体进入负压系统内,在完成补充口气动装置讲进气阀阀体关闭,空气停止流动;空气在流过消音进气阀的过程中,进气口与气流通道直接连接,增大气体流过时的流量并减少气体流过时的阻力,气体在穿过进气阀主体时,消音栓以及消音板能够减少空气流过时产生的噪音,从而在保证气体进入量的同时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周围环境的宜居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阀主体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端面设置与所述连接座端面抵接的第一台阶面以及与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的第二台阶面,所述消音板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对应的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台阶面能够保证连接座与进气阀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台阶面通过挂接板将消音板固定于进气阀主体的端面上,一方面方便消音板在进气阀主体内的设置,另一方面保证消音板于连接座的内壁保持平齐,减少噪音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阀主体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盖接有盖接块,所述盖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把手,另一侧设置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边缘与消音板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阀主体上开设的检修口能够方便使用过程中对消音进气阀进行维护和检修,填充块的边缘与消音板平齐设置能够减少噪音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块上密布有凹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由于填充块的设置影响消音板整体的消音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座以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的执行件,所述检修口与所述执行件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进气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效的为执行件,与执行件对应设置的检修口更易于对执行件的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布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能够增加连接座与顶板之间的支撑力,避免在大量空气进入过程中顶板发生形变影响进气口的尺寸,保证消音进气阀的进气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截面呈圆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支撑柱对空气流动的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音栓与所述顶板内填充有消音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噪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消音栓能够改善进入消音进气阀内的气流,减少大量空气进入时的噪音;2、消音板能够减少空气流过消音进气阀时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消音进气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消音进气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气阀主体和消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盖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阀主体;2、进气阀顶盖;21、连接座;22、消音栓;23、顶板;3、阀座;4、进气口;5、气流通道;6、检修口;7、盖接块;71、把手;72、填充快;73、凹坑;8、支撑柱;9、固定支架;10、消音板;11、气动装置;12、进气阀阀体;13、第一台阶面;14、第二台阶面;15、挂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包括有进气阀主体,所述进气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阀体,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顶盖,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阀阀体开合的气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阀座;所述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阀主体内,所述进气阀主体内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分布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周侧;所述进气阀顶盖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阀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插入所述进气阀主体内的消音栓以及位于所述消音栓端部的顶板,所述消音栓位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上方,所述消音栓与所述进气阀主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所述消音栓与所述顶板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布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所述支撑柱的截面呈圆形结构。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进气阀主体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端面设置与所述连接座端面抵接的第一台阶面以及与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的第二台阶面,连接座与进气阀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是连接座与第一台阶面保持抵接,所述消音板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对应的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进气阀主体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盖接有盖接块,所述盖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把手,另一侧设置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边缘与消音板平齐,所述填充块上密布有凹坑。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座以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的执行件,所述检修口与所述执行件对应。具体实施过程:进气阀主体通过阀座与负压系统连接,气动装置控制进气阀阀体的开合,在负压系统需要补充空气时气动装置打开进气阀阀体,空气自进气口一侧进入消音栓与进气阀主体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气阀主体,所述进气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阀体,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顶盖,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阀阀体开合的气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阀座;所述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阀主体内,所述进气阀主体内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分布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周侧;所述进气阀顶盖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阀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插入所述进气阀主体内的消音栓以及位于所述消音栓端部的顶板,所述消音栓位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上方,所述消音栓与所述进气阀主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负压系统的消音进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气阀主体,所述进气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阀体,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顶盖,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阀阀体开合的气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阀座;所述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阀主体内,所述进气阀主体内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分布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周侧;所述进气阀顶盖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阀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插入所述进气阀主体内的消音栓以及位于所述消音栓端部的顶板,所述消音栓位于所述进气阀阀体的上方,所述消音栓与所述进气阀主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消音栓的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主体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端面设置与所述连接座端面抵接的第一台阶面以及与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的第二台阶面,所述消音板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对应的挂接板,所述挂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峰徐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艾信智慧医疗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