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27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阀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陶瓷密封环,所述内陶瓷密封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曲面结合条,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蜗轮驱动,所述蜗轮驱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蝶板。该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通过内陶瓷密封环内的曲面结合条与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接触,加大了陶瓷密封圈与内陶瓷密封环的接触面积,接触面接加大直接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且在阀门闭合时,阀门受到水压的压力时,曲面结合条与密封圈接触,会为密封圈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避免了长期受水压的影响而导致阀杆损坏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
本技术涉及陶瓷阀门
,具体为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人们对于海水资源的利用领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海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来大,抽取海水这一工作中,阀门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有的陶瓷蝶阀,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会出现密封性不好的问题,很大一部分便是由于蝶阀密封圈产生了相应的磨损或者与阀体之间接触面积变小而导致贴合不够紧密导致密封性变差,使得水流渗透了出来,另外水流长时间的压力也可能会使得阀杆这种单一的支撑产生松动。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沙粒或者其他的硬性颗粒状杂质,在阀门开启时会随着水流一起通过阀门,那么就会与阀门产生碰撞与其摩擦,长此已久下去就会造成对阀门密封圈的磨损,现有密封圈采用直角结构,这样的结构在与沙粒接触之后无法分解沙粒正面碰撞所带来较大摩擦力,导致密封圈正面受力较大,加快了密封圈的磨损,缩短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具备加大密封圈的接触面积、为阀门提供额外支撑力和分解沙粒杂质摩擦力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陶瓷密封环,所述内陶瓷密封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曲面结合条,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蜗轮驱动,所述蜗轮驱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蝶板,所述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所述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与蝶板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蝶板的后侧固定套接有阀杆,所述阀杆和蝶板均固定卡接有圆柱梢,所述阀杆的顶部穿过阀体的顶端与蜗轮驱动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底部与阀体内壁的底部活动卡接,旋转手轮转动时,蜗轮驱动会将带动阀杆转动,手轮与阀杆之间实现了九十度传动。优选的,所述曲面结合条的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内陶瓷密封环内壁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曲面结合条的内侧呈内凹的曲面,两个曲面结合条呈圆弧状,且两条曲面结合条的两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蝶板、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三者厚度相加的长度,这是为了便于当阀门开启到最大时,即蝶板与水流平行时,两个曲面结合条在阀门开启的过程之中不会与其发生剐蹭和接触,不影响阀门的开合,由于两个曲面结合条与前后两个陶瓷密封圈接触时,蝶板便不能再向曲面结合条的方向转动,故而阀门是单向开启和关闭的。优选的,所述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呈圆环状,且其外侧的边缘呈曲面状,边缘的曲面与设在内陶瓷密封环中的曲面结合条的相适配,二者可以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蝶板的后侧设有固定圆筒,且其内径大小与阀杆的直径相适配,该固定圆筒并非独立的结构,而是随着蝶板加工生产的一部分,如果该固定圆筒时通过后期固定连接在蝶板上,那么在长期经过水流冲刷和水压的作用下则会极易松脱,造成阀门密封性较差的缺点,且固定圆筒上含有四个沉头通孔,且阀杆对应的位置也含有对应的四个沉头通孔,圆柱梢固定卡接在这些沉头通孔上,将阀杆与蝶板固定套接。优选的,所述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上均开设有八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锥形螺纹头通孔,所述蝶板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对应的八个螺纹孔,螺栓螺纹连接进这些螺纹孔中,将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固定连接在蝶板上,且三者贴合紧密,蝶板的前后两面均有凸起的圆形块,由于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均为圆环形,而凸起的圆形块的直径与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内径相适配,使其可以套住该圆形块,且该圆形块的厚度与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厚度相等。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通过内陶瓷密封环内的曲面结合条与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接触,加大了陶瓷密封圈与内陶瓷密封环的接触面积,接触面接加大直接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且在阀门闭合时,阀门受到水压的压力时,曲面结合条与密封圈接触,会为密封圈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避免了长期受水压的影响而导致阀杆损坏松动。2、该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通过对前陶瓷密封圈和后陶瓷密封圈的曲面设计,可以有效分解掉沙粒在与密封圈产生碰撞时的正面受力,使得密封圈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则密封圈所收到磨损就越小,有效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陶瓷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前陶瓷密封圈、后陶瓷密封圈和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内陶瓷密封环;3、曲面结合条;4、前陶瓷密封圈;5、蜗轮驱动;6、手轮;7、蝶板;8、螺栓;9、圆柱梢;10、阀杆;11、后陶瓷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陶瓷密封环2,内陶瓷密封环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曲面结合条3,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蜗轮驱动5,蜗轮驱动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手轮6,阀体1的内部设有蝶板7,蝶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螺栓8分别穿过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与蝶板7螺纹连接,通过蝶板7的后侧固定套接有阀杆10,阀杆10和蝶板7均固定卡接有圆柱梢9,阀杆10的顶部穿过阀体1的顶端与蜗轮驱动5固定连接,阀杆10的底部与阀体1内壁的底部活动卡接,旋转手轮6转动时,蜗轮驱动5会将带动阀杆10转动,手轮6与阀杆之间实现了九十度传动。其中,曲面结合条3的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内陶瓷密封环2内壁的前后两侧,两个曲面结合条3的内侧呈内凹的曲面,两个曲面结合条3呈圆弧状,且两条曲面结合条3的两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蝶板7、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三者厚度相加的长度,这是为了便于当阀门开启到最大时,即蝶板7与水流平行时,两个曲面结合条3在阀门开启的过程之中不会与其发生剐蹭和接触,不影响阀门的开合,由于两个曲面结合条3与前后两个陶瓷密封圈接触时,蝶板7便不能再向曲面结合条3的方向转动,故而阀门是单向开启和关闭的。其中,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的呈圆环状,且其外侧的边缘呈曲面状,边缘的曲面与设在内陶瓷密封环2中的曲面结合条3的相适配,二者可以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效果。其中,蝶板7的后侧设有固定圆筒,且其内径大小与阀杆10的直径相适配,该固定圆筒并非独立的结构,而是随着蝶板7加工生产的一部分,如果该固定圆筒时通过后期固定连接在蝶板7上,那么在长期经过水流冲刷和水压的作用下则会极易松脱,造成阀门密封性较差的缺点,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陶瓷密封环(2),所述内陶瓷密封环(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曲面结合条(3),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蜗轮驱动(5),所述蜗轮驱动(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手轮(6),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有蝶板(7),所述蝶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所述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所述螺栓(8)分别穿过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与蝶板(7)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蝶板(7)的后侧固定套接有阀杆(10),所述阀杆(10)和蝶板(7)均固定卡接有圆柱梢(9),所述阀杆(10)的顶部穿过阀体(1)的顶端与蜗轮驱动(5)固定连接,所述阀杆(10)的底部与阀体(1)内壁的底部活动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专用耐磨陶瓷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陶瓷密封环(2),所述内陶瓷密封环(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曲面结合条(3),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蜗轮驱动(5),所述蜗轮驱动(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手轮(6),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有蝶板(7),所述蝶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所述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所述螺栓(8)分别穿过前陶瓷密封圈(4)和后陶瓷密封圈(11)与蝶板(7)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蝶板(7)的后侧固定套接有阀杆(10),所述阀杆(10)和蝶板(7)均固定卡接有圆柱梢(9),所述阀杆(10)的顶部穿过阀体(1)的顶端与蜗轮驱动(5)固定连接,所述阀杆(10)的底部与阀体(1)内壁的底部活动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相良缪震华程奕旗
申请(专利权)人:耐森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