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23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内外螺纹以与安装有滚锥轴承的旋转轴旋接,所述调节螺母通过与所述旋转轴的拧紧程度来调节其与所述滚锥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至少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端面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对准,使得所述调节螺母能够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从而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该结构可反复调节增加使用寿命,并且能够精确地控制调节螺母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间隙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在轴承运转时,轴向间隙的大小能影响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制动垫圈40与圆螺母400配合实现对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的调节。所述滚锥轴承2套设在旋转轴1上,所述圆螺母400与所述旋转轴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螺母400通过螺纹可沿轴向方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所述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在调整好所述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后,能够通过所述制动垫圈40对所述圆螺母400与所述旋转轴1固定。所述制动垫圈40设置在所述圆螺母400与所述滚锥轴承2之间。制动垫圈40具有内耳401和外耳402,所述内耳401嵌入至旋转轴1的键槽内,所述外耳402通过弯折嵌入至所述圆螺母400的外槽中。因此可通过所述制动垫圈40限制所述圆螺母400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起到锁紧作用,防止所述圆螺母400松动。然而,当旋转轴的轴向力过大时,所述内耳401容易发生折断,导致轴向调隙方式失效。另外,多次拆装所述圆螺母400对所述滚锥轴承2调节轴向间隙,需要经常扳动所述外耳402,导致所述外耳402容易被折断,导致轴向调隙方式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内外螺纹以与安装有滚锥轴承的旋转轴旋接,所述调节螺母通过与所述旋转轴的拧紧程度来调节其与所述滚锥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至少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端面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对准,使得所述调节螺母能够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从而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有6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匀设置有8个,使得所述调节螺母的最小调节角度为15°。进一步地,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的最小调节精度为0.06mm。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具有朝向所述滚锥轴承并且与所述滚锥轴承抵接的作用面,所述滚锥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沿轴向方向突出于所述外圈,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螺纹张紧使得所述作用面与所述内圈的上表面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包括内螺纹,所述旋转轴包括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旋转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采用M8螺栓。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在所述滚锥轴承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旋转轴螺纹连接,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能够通过所述调节螺母的张紧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滚锥轴承,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2、该结构可以进行反复调节也不容易损坏,增加该调隙装置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所述调节螺母的转动角度,从而精确地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现有技术中调隙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隙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调隙装置的剖视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旋转轴-1;第一端-11;第一螺纹孔-111;第二端-12;滚锥轴承2;内圈-21;上表面-211;外圈-22;轴承座-3;调节螺母-4;第二螺纹孔-41;作用面-42;连接部-43;螺栓-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包括:调节螺母4,所述调节螺母4通过内外螺纹以与安装有滚锥轴承2的旋转轴1旋接,所述调节螺母4通过与所述旋转轴1的拧紧程度来调节其与所述滚锥轴承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所述调节螺母4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41,所述第二螺纹孔41与至少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端面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111对准,使得所述调节螺母4能够通过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41和所述第一螺纹孔111从而与所述旋转轴1固定连接。本实用方式中采用调节螺母4与旋转轴1螺纹连接,再用螺栓5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螺母4旋转的角度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滚锥轴承2,从而实现调节所述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通过该结构,能够反复调节所述滚锥轴承2的轴向间隙,所述螺栓5可反复使用也不容易断裂损坏,使得该调隙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旋转轴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111。所述滚锥轴承2套设在所述旋转轴1的外侧,并且所述滚锥轴承2位于所述旋转轴1的第一端11;所述轴承座3套设在所述滚锥轴承2外侧;所述调节螺母4具有朝向所述滚锥轴承2并且与所述滚锥轴承2抵接的作用面42和穿入所述滚锥轴承2内与所述旋转轴1螺纹连接的连接部43,所述调节螺母4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41;所述调节螺母4与所述第一端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滚锥轴承2沿所述旋转轴1的轴线方向位于所述调节螺母4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11能够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1对准,所述调节螺母4通过螺栓5依次穿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内外螺纹以与安装有滚锥轴承的旋转轴旋接,/n所述调节螺母通过与所述旋转轴的拧紧程度来调节其与所述滚锥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至少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端面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对准,使得所述调节螺母能够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从而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内外螺纹以与安装有滚锥轴承的旋转轴旋接,
所述调节螺母通过与所述旋转轴的拧紧程度来调节其与所述滚锥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滚锥轴承的轴向间隙;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至少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端面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对准,使得所述调节螺母能够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从而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调节滚锥轴承轴向间隙的调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有6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匀设置有8个,使得所述调节螺母的最小调节角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延平林春明戴煜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泰特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