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8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渣浆泵领域的多吸头液下渣浆泵,泵盖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若干支进口,支进口连接支吸液弯管,支吸液弯管底部设有副吸头;泵体底部设有主吸头,并与主进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渣浆从主吸头、副吸头进入到泵体内,叶轮的旋转使得渣浆从叶轮中心向叶轮边缘流出,依次从出液口、出液弯管排出。主吸头分布在渣浆池的中央,副吸头分布在渣浆池各角落,能够增加多吸头液下渣浆泵的吸入范围,提高渣浆池清淤效率,解决了渣浆池颗粒堆积的问题。螺纹设置在主吸头与副吸头外径小的部位,使用时将主吸头旋入主进液口,副吸头旋入支吸液弯管,主吸头与副吸头可以拆卸连接在渣浆泵上,利于对主吸头、副吸头进行更换、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
本技术属于渣浆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
技术介绍
渣浆泵是指讲指通过借助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在矿山、冶金等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液下渣浆泵输送磨蚀性大、颗粒粗、浓度高的渣浆,传统的液下泵多为单吸头式,吸入范围小,清淤效率低,使得渣浆中颗粒会逐步沉淀在渣浆池底部,不断堆积,影响渣浆泵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能够增加渣浆泵的吸入范围,提高渣浆池清淤效率,解决了渣浆池颗粒堆积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包括:电机带动的泵轴依次穿过泵盖,延伸至泵体内;设置在泵体内的泵轴上安装有叶轮;泵体底部设置有主进液口,一侧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设置有出液弯管,泵盖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支进口,支进口连接有支吸液弯管,支吸液弯管底部设置有副吸头;泵体底部设置有主吸头,并与主进液口连通;主吸头与副吸头均是纵向截面为“凸”形的筒状结构;主吸头与副吸头的上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主吸头的外壁与主进液口的内壁螺纹连接,副吸头的外壁与支吸液弯管内螺纹连接;主吸头底部为封闭端,其侧壁下端开设有若干主进口,主进口设置有第一格栅;副吸头的底部为支进口,并设置有第二格栅。进一步地,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横条板与竖条板,横条板与竖条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刺针,刺针垂直于横条板与竖条的连接处。进一步地,若干支进口圆形阵列于泵盖侧壁上;主进口圆形阵列于主吸头(6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支吸液弯管的数量为2-4个,主进口的数量为3-6个。进一步地,主吸头的底面相对于副吸头的底面高。进一步地,泵轴底部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主吸头,伸出到主吸头下方;主吸头下方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进一步地,主吸头的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搅拌轴穿过圆锥台,伸出到圆锥台下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渣浆从主吸头、副吸头进入到泵体内,叶轮的旋转使得渣浆从叶轮中心向叶轮边缘流出,依次从出液口、出液弯管排出。其中,主吸头分布在渣浆池的中央,副吸头分布在渣浆池各角落,能够增加多吸头液下渣浆泵的吸入范围,提高渣浆池清淤效率,解决了渣浆池颗粒堆积的问题。2)由于主吸头与主进液口螺纹连接,副吸头与支进液弯管螺纹连接,使用时只需将主吸头旋入主进液口,副吸头旋入支吸液弯管,利于主吸头与副吸头安装、拆卸,便于对主吸头、副吸头进行更换、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主吸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副吸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泵盖;3、泵轴;4、叶轮;5、支吸液弯管;6、主吸头;7、副吸头;8、第一格栅;9、第二格栅;10、刺针;11、搅拌轴;12、搅拌叶片;13、主进口;14、圆锥台;15、出液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结合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电机带动的泵轴3穿过泵盖2,延伸至泵体1内;设置在泵体1内的泵轴3上安装有叶轮4;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进液口,一侧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设置有出液弯管15;泵盖2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支进口,支进口连接有支吸液弯管5,支吸液弯管5底部设置有副吸头7;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吸头6,并与主进液口连通。上述,渣浆从主吸头6、副吸头7进入到泵体1内,叶轮4的旋转使得渣浆从叶轮4中心向叶轮4边缘流出,依次从出液口、出液弯管15排出。其中,主吸头6分布在渣浆池的中央,副吸头7分布在渣浆池各角落,能够增加多吸头液下渣浆泵的吸入范围,提高渣浆池清淤效率。主吸头6与副吸头7均是纵向截面为“凸”形的筒状结构;主吸头6与副吸头7的上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主吸头6的外壁与主进液口的内表面螺纹连接,副吸头7的外壁与支吸液弯管5底部内表面螺纹连接。上述,螺纹设置在主吸头6与副吸头7外径小的部位,使用时只需将主吸头6旋入主进液口、副吸头7旋入支吸液弯管5即可,便于安装、拆卸,利于对主吸头6、副吸头7进行更换、清洗。主吸头6底部为封闭端,其侧壁下端开设有若干主进口13,主进口13设置有第一格栅8;副吸头7的底部为支进口,并设置有第二格栅9。通过在主进口13设置第一格栅8,支进口设置第二格栅9,使得渣浆泵在输送渣浆时,能够将体积过大的物体阻挡在格栅外,避免体积过大的物体进入泵体1内,造成渣浆泵堵塞或卡死,影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工作。其中,渣浆中,有时会出现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会覆在第一格栅8和第二格栅9上,导致格栅堵塞,使得主吸头6和副吸头7无法吸入渣浆。为了防止主吸头6和副吸头7堵塞,第一格栅8与第二格栅9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横条板与竖条板,横条板与竖条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刺针10,刺针10垂直于横条板与竖条的连接处;刺针10一方面能够有效遮挡塑料薄膜,同时还能够划破塑料薄膜,避免塑料薄膜覆盖第一栅格和第二格栅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格栅8上的刺针10尖端远离主吸头6,第二格栅9上的刺针10尖端远离副吸头7。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支进口圆形阵列于泵盖2侧壁上;主进口13圆形阵列于主吸头6的外壁上。其中,支吸液弯管5的数量为2-4个,主进口13的数量为3-6个。进一步地,泵轴3底部固定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穿过主吸头6,伸出到主吸头6下方;主吸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包括:电机带动的泵轴(3)依次穿过泵盖(2),延伸至泵体(1)内;设置在泵体(1)内的泵轴(3)上安装有叶轮(4);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进液口,一侧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设置有出液弯管(15),其特征在于,泵盖(2)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支进口,支进口连接有支吸液弯管(5),支吸液弯管(5)底部设置有副吸头(7);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吸头(6),并与主进液口连通;/n主吸头(6)与副吸头(7)均是纵向截面为“凸”形的筒状结构;主吸头(6)与副吸头(7)的上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主吸头(6)的外壁与主进液口的内壁螺纹连接,副吸头(7)的外壁与支吸液弯管(5)内壁螺纹连接;/n主吸头(6)底部为封闭端,其侧壁下端开设有若干主进口(13),主进口(13)设置有第一格栅(8);副吸头(7)的底部为支进口,并设置有第二格栅(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包括:电机带动的泵轴(3)依次穿过泵盖(2),延伸至泵体(1)内;设置在泵体(1)内的泵轴(3)上安装有叶轮(4);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进液口,一侧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设置有出液弯管(15),其特征在于,泵盖(2)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支进口,支进口连接有支吸液弯管(5),支吸液弯管(5)底部设置有副吸头(7);泵体(1)底部设置有主吸头(6),并与主进液口连通;
主吸头(6)与副吸头(7)均是纵向截面为“凸”形的筒状结构;主吸头(6)与副吸头(7)的上端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主吸头(6)的外壁与主进液口的内壁螺纹连接,副吸头(7)的外壁与支吸液弯管(5)内壁螺纹连接;
主吸头(6)底部为封闭端,其侧壁下端开设有若干主进口(13),主进口(13)设置有第一格栅(8);副吸头(7)的底部为支进口,并设置有第二格栅(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头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第一格栅(8)与第二格栅(9)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横条板与竖条板,横条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腾达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