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38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包括:底座,固定于工作井的井底;安装管,固定在底座上;至少一组支撑杆组,各组支撑杆组上下分层的固定在安装管的外周,支撑杆组包括多个支撑杆,各支撑杆周向均布在安装管上;至少一个支撑环模板,支撑环模板的数量与支撑杆组的组数相等,支撑环模板设置在一组支撑杆组的各支撑杆的外周,并通过支撑杆的支撑力将施工模板压紧在井壁上;第一辅助加固组件和第二辅助加固组件,用于加固支撑支撑杆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可防止施工模板被混凝土挤开,造成混凝土的流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倒挂井壁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倒挂井壁是竖井基坑等开挖方式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像向下挖井一样,边开挖边支护,如果是格栅加小导管、锚杆支护时,小导管和锚杆向下有一定的倾角固定于格栅上。其中,工作井为圆形工作井。倒挂井壁需要在工作井的内壁浇筑一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钢筋骨架,并设置模板,然后向其中浇筑混凝土,现有在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混凝土的重力,会向外侧挤压模板,模板容易被挤开,混凝土部分会泄漏,造成浪费,模板结构的稳定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防止施工模板被混凝土挤开,造成混凝土的流失的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包括:底座,固定于工作井的井底;安装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至少一组支撑杆组,各组支撑杆组上下分层的固定在安装管的外周,所述支撑杆组包括多个支撑杆,各支撑杆周向均布在所述安装管上;至少一个支撑环模板,所述支撑环模板的数量与支撑杆组的组数相等,所述支撑环模板设置在一组支撑杆组的各支撑杆的外周,并通过支撑杆的支撑力将施工模板压紧在井壁上;第一辅助加固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立杆和至少一组第一加固杆组,各第一立杆均匀的立在所述安装管的外周,且第一立杆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的井底,所述第一加固杆组的数量与支撑杆组的数量相同,每组第一加固杆组设于对应支撑杆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固杆组包括多个第一加固杆,每个第一加固杆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各第一加固杆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一加固杆横跨在多个支撑杆上、并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一加固杆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第二辅助加固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立杆和至少一组第二加固杆组,各第二立杆均匀的立在第一立杆的外周,且第二立杆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的井底,所述第二加固杆组的数量与支撑杆组的组数相同,每组第二加固杆组设于对应支撑杆组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杆组包括多个第二加固杆,每个第二加固杆设于相邻两个第二立杆之间,各第二加固杆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二加固杆横跨在多个支撑杆下、并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立杆与第二加固杆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固杆与支撑杆之间采用锁紧组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夹块和锁紧螺栓,两个夹块固定在第二加固杆上,两个夹块卡在支撑杆上,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两个夹块。所述第一加固杆与支撑杆之间采用锁紧组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夹块和锁紧螺栓,两个夹块固定在第一加固杆上,两个夹块卡在支撑杆上,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两个夹块。所述连接件为铁丝或者绑扎绳。所述支撑杆朝向支撑环模板的一端可与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可与支撑环模板卡接的卡槽。所述安装管的外周对应每个支撑杆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圆孔部和与圆孔部连通、且位于圆孔部上方的方孔部,所述安装管于圆孔部的下方设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杆为可与圆孔部匹配的圆杆,且支撑杆朝向安装管的一端设有可与方孔部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可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杆和限位块均可穿过安装孔,并可相对安装孔转动以使限位块穿设于限位杆上。所述安装管的外周对应每个支撑杆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圆孔部和与圆孔部连通、且位于圆孔部上下方的方孔部,所述安装管于圆孔部的上方设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杆为可与圆孔部匹配的圆杆,且支撑杆朝向安装管的一端设有可与方孔部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可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杆和限位块均可穿过安装孔,并可相对安装孔转动以使限位块穿设于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有防止限位块脱离限位杆的限位栓。所述支撑杆位于圆孔部内的部分设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通过在工作井的内部的中间设置安装管,安装管表面的多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靠在井壁上的施工模板内侧等间距接触,对施工模板进行支撑,即支撑杆呈半径式的对施工模板的周表面进行支撑,且多个支撑杆上下分层,支撑杆支撑施工模板的一端与施工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环模板,通过上下间隔设置的支撑环模板对施工模板进行支撑,使整个支撑更加的稳定,同时工作井内部第一辅助加固组件和第二辅助加固组件,第一立杆和第一加固杆组成一个方形支撑架,第二立杆和第二加固杆组成另一个方形支撑架,通过两个支撑架对支撑杆进行固定支撑,使整个加固结构更加的稳固,当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支撑杆对施工模板进行支撑,支撑杆挤压安装管,结构稳定,可防止施工模板被混凝土挤开,造成混凝土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安装管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杆在安装孔内的轴向视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底座;11、底板;2、安装管;21、安装孔;211、圆孔部;212、方孔部;22、限位杆;221、穿孔;23、限位栓;3、工作井;4、支撑杆组;41、支撑杆;42、卡块;43、限位块;431、限位孔;44、橡胶套;5、支撑环模板;6、施工模板;7、第一辅助加固组件;71、第一立杆;72、第一加固杆组;721、第一加固杆;73、连接件;8、第二辅助加固组件;81、第二立杆;82、第二加固杆组;821、第二加固杆;83、锁紧组件;831、夹块;832、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于工作井3的井底;安装管2,固定在底座1上;至少一组支撑杆组4,各组支撑杆组4上下分层的固定在安装管2的外周,支撑杆组4包括多个支撑杆41,各支撑杆41周向均布在安装管2上,本实施例优选为两组支撑杆组4,上下间隔的安装在安装管2上。每组优选包括24个支撑杆41。至少一个支撑环模板5,支撑环模板5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组数相等,支撑环模板5设置在一组支撑杆组4的各支撑杆41的外周,并通过支撑杆41的支撑力将施工模板6压紧在井壁上;本实施例中,支撑环模板5设置两个,与两组支撑杆组4对应。第一辅助加固组件7,包括多个第一立杆71和至少一组第一加固杆组72,第一立杆71优选为4个,第一加固杆组72为两组,与支撑杆组4组数对应。各第一立杆71均匀的立在安装管2的外周,且第一立杆71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3的井底,每组第一加固杆组72设于对应支撑杆组4的上方,第一加固杆组72包括4个第一加固杆721,每个第一加固杆721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7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固定于工作井(3)的井底;/n安装管(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n至少一组支撑杆组(4),各组支撑杆组(4)上下分层的固定在安装管(2)的外周,所述支撑杆组(4)包括多个支撑杆(41),各支撑杆(41)周向均布在所述安装管(2)上;/n至少一个支撑环模板(5),所述支撑环模板(5)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组数相等,所述支撑环模板(5)设置在一组支撑杆组(4)的各支撑杆(41)的外周,并通过支撑杆(41)的支撑力将施工模板(6)压紧在井壁上;/n第一辅助加固组件(7),包括多个第一立杆(71)和至少一组第一加固杆组(72),各第一立杆(71)均匀的立在所述安装管(2)的外周,且第一立杆(71)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3)的井底,所述第一加固杆组(72)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数量相同,每组第一加固杆组(72)设于对应支撑杆组(4)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固杆组(72)包括多个第一加固杆(721),每个第一加固杆(721)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71)之间,各第一加固杆(721)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一加固杆(721)横跨在多个支撑杆(41)上、并与支撑杆(41)连接,所述第一立杆(71)与第一加固杆(721)之间采用连接件(73)连接;/n第二辅助加固组件(8),包括多个第二立杆(81)和至少一组第二加固杆组(82),各第二立杆(81)均匀的立在第一立杆(71)的外周,且第二立杆(81)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3)的井底,所述第二加固杆组(82)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组数相同,每组第二加固杆组(82)设于对应支撑杆组(4)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杆组(82)包括多个第二加固杆(821),每个第二加固杆(821)设于相邻两个第二立杆(81)之间,各第二加固杆(821)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二加固杆(821)横跨在多个支撑杆(41)下、并与支撑杆(41)连接,所述第二立杆(81)与第二加固杆(821)之间采用连接件(7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固定于工作井(3)的井底;
安装管(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至少一组支撑杆组(4),各组支撑杆组(4)上下分层的固定在安装管(2)的外周,所述支撑杆组(4)包括多个支撑杆(41),各支撑杆(41)周向均布在所述安装管(2)上;
至少一个支撑环模板(5),所述支撑环模板(5)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组数相等,所述支撑环模板(5)设置在一组支撑杆组(4)的各支撑杆(41)的外周,并通过支撑杆(41)的支撑力将施工模板(6)压紧在井壁上;
第一辅助加固组件(7),包括多个第一立杆(71)和至少一组第一加固杆组(72),各第一立杆(71)均匀的立在所述安装管(2)的外周,且第一立杆(71)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3)的井底,所述第一加固杆组(72)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数量相同,每组第一加固杆组(72)设于对应支撑杆组(4)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固杆组(72)包括多个第一加固杆(721),每个第一加固杆(721)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71)之间,各第一加固杆(721)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一加固杆(721)横跨在多个支撑杆(41)上、并与支撑杆(41)连接,所述第一立杆(71)与第一加固杆(721)之间采用连接件(73)连接;
第二辅助加固组件(8),包括多个第二立杆(81)和至少一组第二加固杆组(82),各第二立杆(81)均匀的立在第一立杆(71)的外周,且第二立杆(81)的底部固定在工作井(3)的井底,所述第二加固杆组(82)的数量与支撑杆组(4)的组数相同,每组第二加固杆组(82)设于对应支撑杆组(4)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杆组(82)包括多个第二加固杆(821),每个第二加固杆(821)设于相邻两个第二立杆(81)之间,各第二加固杆(821)围成一个方形,所述第二加固杆(821)横跨在多个支撑杆(41)下、并与支撑杆(41)连接,所述第二立杆(81)与第二加固杆(821)之间采用连接件(7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杆(821)与支撑杆(41)之间采用锁紧组件(83)连接,所述锁紧组件(83)包括两个夹块(831)和锁紧螺栓(832),两个夹块(831)固定在第二加固杆(821)上,两个夹块(831)卡在支撑杆(41)上,通过锁紧螺栓(832)锁紧两个夹块(8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挂井壁施工用模板支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杆(721)与支撑杆(41)之间采用锁紧组件(83)连接,所述锁紧组件(83)包括两个夹块(831)和锁紧螺栓(832),两个夹块(831)固定在第一加固杆(721)上,两个夹块(831)卡在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天琪周彦平杨端俊陈志刘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