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小芳专利>正文

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9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大棚和集水渠,所述大棚外侧设有集水渠,所述集水渠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盖,所述集水渠内部设有主集水管,所述主集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集水管,所述主集水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箱,所述清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上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集水渠、过滤盖、主集水管、过滤集水管、清水箱、第一水位传感器、沉淀池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可以实现雨水的过滤和收集,同时便于实现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棚种植
,具体为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紧缺,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在大棚种植中,果蔬灌溉同样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若能将棚区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灌溉,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大棚和集水渠,所述大棚外侧设有集水渠,所述集水渠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盖,所述集水渠内部设有主集水管,所述主集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集水管,所述主集水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箱,所述清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上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优选的,所述清水箱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输出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右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增压泵和电磁阀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水渠下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清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泵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上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水渠的数量为2个,且集水渠对称分布在大棚前后两侧,所述主集水管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过滤集水管上端外侧均匀开设有过滤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集水渠、过滤盖、主集水管和过滤集水管,当降雨时,雨水顺着大棚流入集水渠中,过滤盖可以将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雨水进入集水渠后,水位逐渐上升,上层清水由过滤集水管进入到主集水管中,杂质被过滤孔再次过滤,进入主集水管中的上层清水由沿着倾斜的主集水管进入到清水箱中被收集,下层杂质较多的浑水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浑水由过滤箱过滤后,再由水泵将上层清水抽送至清水箱中储存,这种设置可以实现雨水的过滤和收集;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清水箱、第一水位传感器、沉淀池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当第二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沉淀池中水位较高时,将水位信号发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打开水泵的电源,从而将沉淀池中的上层清水抽送至清水箱中储存,第一水位传感器可以检测清水箱中的水位,当清水箱中水位处于正常状态时,增压泵可正常使用,清水箱中的清水可被增压泵抽送至出水口处,可以用于大棚植物灌溉以及日常使用,当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清水箱中水位较低时,控制箱断开增压泵的电源,此时可以外接水管对清水箱进行补水,这种设置便于实现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水渠安装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集水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2-集水渠、3-过滤盖、4-主集水管、5-过滤集水管、6-清水箱、7-第一水位传感器、8-控制箱、9-增压泵、10-电磁阀、11-出水口、12-沉淀池、13-过滤箱、14-水泵、15-第二水位传感器、16-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大棚1和集水渠2,大棚1外侧设有集水渠2,集水渠2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盖3,集水渠2内部设有主集水管4,主集水管4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集水管5,主集水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箱6,清水箱6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7,第一水位传感器7上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清水箱6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增压泵9,增压泵9输出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右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1,增压泵9和电磁阀10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箱8电性连接,这种设置便于将清水箱6中的清水输送至出水口11处,集水渠2下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沉淀池12,沉淀池12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3,过滤箱13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水泵14,水泵14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清水箱6固定连接,水泵14通过导线与控制箱8电性连接,集水渠2中的污水进入到沉淀池12中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水再经过滤箱13过滤后由水泵14抽送至清水箱6中备用,过滤箱13内部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15,第二水位传感器15上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箱8固定连接,集水渠2的数量为2个,且集水渠2对称分布在大棚1前后两侧,主集水管4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过滤集水管5上端外侧均匀开设有过滤孔16,这种设置便于集水渠2中清水的收集。工作流程: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降雨时,雨水顺着大棚1流入集水渠2中,过滤盖3可以将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雨水进入集水渠2后,水位逐渐上升,上层清水由过滤集水管5进入到主集水管4中,杂质被过滤孔16再次过滤,进入主集水管4中的上层清水由沿着倾斜的主集水管4进入到清水箱6中被收集,下层杂质较多的浑水进入到沉淀池12中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浑水由过滤箱13过滤后,当第二水位传感器15检测到沉淀池12中水位较高时,将水位信号发送给控制箱8,控制箱8打开水泵14的电源,从而将沉淀池12中的上层清水抽送至清水箱6中储存,第一水位传感器7可以检测清水箱6中的水位,当清水箱6中水位处于正常状态时,增压泵9正常使用,清水箱6中的清水被增压泵9抽送至出水口11处,可以用于大棚植物灌溉以及日常使用,当第一水位传感器7检测到清水箱6中水位较低时,控制箱8断开增压泵9的电源,此时可以外接水管对清水箱6进行补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大棚(1)和集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外侧设有集水渠(2),所述集水渠(2)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盖(3),所述集水渠(2)内部设有主集水管(4),所述主集水管(4)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集水管(5),所述主集水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箱(6),所述清水箱(6)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7),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7)上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大棚(1)和集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外侧设有集水渠(2),所述集水渠(2)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盖(3),所述集水渠(2)内部设有主集水管(4),所述主集水管(4)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集水管(5),所述主集水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箱(6),所述清水箱(6)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7),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7)上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用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6)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增压泵(9),所述增压泵(9)输出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右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1),所述增压泵(9)和电磁阀(10)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箱(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彭小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