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77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包括内外套合的吸引管和吸引管壳,吸引管位于吸引管壳的内部,吸引管的底部设有枪头连接管,枪头连接管的底部套接枪头,吸引管和吸引管壳之间还设有可相对于吸引管上下滑动的滑动装置;还包括底座盒体,底座盒体位于枪头的底部,底座盒体的顶面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体的顶面设有盒盖,盒盖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缺口的宽度与吸引管壳的宽度相适应且锲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在手不接触枪头的情况下,一只手完成更换枪头,避免了实验液体对手的伤害和实验污染,同时底座盒体能收集更换下来的枪头进行集中处理,进一步便于实验人员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常使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和移液器对细胞板中的废液进行移除,通常是将吸引管插入电动负压吸引器胶管一端作为把持工具,再将枪头插到这个吸引管上的另一端,枪头置于废液中,通过负压作用进行废液移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负压吸引器大多需要双手配合将使用过的枪头从吸引管上拔下,在细胞实验时当手触碰到已吸过废液的枪头会带来实验污染风险,且吸引器连接软管在超净台中常无处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手不能更换枪头、操作台内没有可以放置细胞废液抽吸装置连接吸引管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包括内外套合的吸引管和吸引管壳,吸引管位于吸引管壳的内部,吸引管的底部设有枪头连接管,枪头连接管的底部套接枪头,吸引管和吸引管壳之间还设有可相对于吸引管上下滑动的滑动装置;还包括底座盒体,底座盒体位于枪头的底部,底座盒体的顶面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体的顶面设有盒盖,盒盖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吸引管壳可竖直插入缺口内。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滑动装置包括套筒,套筒位于吸引管和吸引管壳之间,套筒的顶部对称固接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均与吸引管壳固接,吸引管壳的一侧开有滑槽,套筒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凸杆,凸杆的一端从滑槽伸出,并处于吸引管壳的外部。套筒为上宽下窄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吸引管的顶部套接软管,软管与细胞废液负压抽吸装置相连。盒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紫外灯,两个紫外灯位于底座盒体的内部,盒盖的顶面还设有开关和电源,开关分别与电源和两个紫外灯电性相连。底座盒体的侧壁还固接把手。枪头连接管与吸引管为一体化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可在手不接触枪头的情况下,一只手完成更换枪头,避免了实验液体对手的伤害和实验污染,操作简单。此外,大多数操作台内没有可以放置细胞废液抽吸装置连接吸引管的装置,吸引器连接软管需要经常进出操作台,造成实验操作的污染风险增高。本连接装置底座盒体可放置吸引器连接软管装置,降低了操作台污染的风险,同时底座盒体中可进行连接装置的消毒,减少交叉污染;且能收集更换下来的枪头进行集中处理,进一步便于实验人员的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盒体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装置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滑槽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引管,2.吸引管壳,3.枪头连接管,4.滑动装置,4-1.套筒,4-2.弹簧,4-3.凸杆,5.底座盒体,6.盒盖,6-1.开关,6-2.电源,7.缺口,8.滑槽,9.把手,10.软管,11.紫外灯,12.枪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内外套合的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吸引管1位于吸引管壳2的内部,吸引管1的底部设有枪头连接管3,枪头连接管3与吸引管1为一体化结构,枪头连接管3的底部套接枪头12,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之间还设有可相对于吸引管1上下滑动的滑动装置4。如图2所示,还包括底座盒体5,底座盒体5位于枪头12的底部,底座盒体5的顶面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体5的顶面设有盒盖6,盒盖6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7,缺口7的宽度与吸引管壳2的宽度相适应,使得吸引管壳2可竖直插入到缺口7内。如图3及图4所示,滑动装置4包括上宽下窄的中空圆柱状套筒4-1,套筒4-1的顶部对称固接两个弹簧4-2,两个弹簧4-2的一端均与吸引管壳2固接,如图5所示,套筒4-1的侧壁上水平固接凸杆4-3,吸引管壳2的一侧开有滑槽8,凸杆4-3的一端从滑槽8伸出,并处于吸引管壳2的外部。当需要更换枪头12时,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凸杆4-3向下移动时,弹簧4-2处于拉伸状态,套筒4-1随之向下移动,套筒4-1向下移动产生的推力即可将枪头12卸下。吸引管1的顶部套接软管10,软管10直接与细胞废液抽吸装置相连,可以将需要吸引的液体通过软管10、吸引管1,从枪头连接管3上安装的枪头12吸引进废液瓶中。盒体6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紫外灯11,两个紫外灯11分别位于底座盒体5的内部,盒体6的顶面设有开关6-1和电源6-2,开关6-1分别与电源6-2和两个紫外灯11电性相连。底座盒体的侧壁还固接把手9,方便移动和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弹簧4-2与套筒4-1连接使得套筒4-1可相对于吸引管1的外壁上下滑动,在下滑的过程中套筒4-1向下的推力可将外套在枪头连接管3上的枪头12卸掉,操作人员的手不需要接触枪头12,一只手即可完成装换枪头12,避免了实验液体对手的伤害和实验污染,且操作简单。另外,吸引管壳2可插入底座盒体5上,底座盒体5起到支撑吸引管壳2的作用,更换枪头12时可将废弃的枪头12直接置于底座盒体5内,通过内置的紫外灯11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实验污染。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未使用本技术装置时,可将吸引管外壳2插入底座盒体5内放置,当需要吸取液体时,打开细胞废液抽吸装置,通过软管10连接吸引管1,将液体通过枪头连接管3上连接的枪头12吸入负压吸引器内,需要更换枪头12时,操作人员手动向下移动凸杆4-3,凸杆4-3带动套筒4-1向下移动,此时弹簧4-2处于拉伸状态,操作时,可将枪头12对准缺口7,套筒4-1产生的推力可将枪头12打进底座盒体5内,底座盒体5内可提前放置消毒液,避免实验时一次性枪头污染,解决了枪头的回收处理问题,把手9方便搬拿移动,操作方便,打开开关即可通过紫外灯11对底座盒体5内进行消毒处理。本技术装置可在手不接触枪头的情况下,一只手完成更换枪头,避免了实验液体对手的伤害和实验污染,且操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合的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所述吸引管(1)位于吸引管壳(2)的内部,吸引管(1)的底部设有枪头连接管(3),所述枪头连接管(3)的底部套接枪头(12),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之间还设有可相对于吸引管(1)上下滑动的滑动装置(4);/n还包括底座盒体(5),所述底座盒体(5)位于枪头(12)的底部,所述底座盒体(5)的顶面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体(5)的顶面设有盒盖(6),盒盖(6)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7),吸引管壳(2)可竖直插入缺口(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合的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所述吸引管(1)位于吸引管壳(2)的内部,吸引管(1)的底部设有枪头连接管(3),所述枪头连接管(3)的底部套接枪头(12),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之间还设有可相对于吸引管(1)上下滑动的滑动装置(4);
还包括底座盒体(5),所述底座盒体(5)位于枪头(12)的底部,所述底座盒体(5)的顶面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体(5)的顶面设有盒盖(6),盒盖(6)的中间位置设有缺口(7),吸引管壳(2)可竖直插入缺口(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用吸液管连接枪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4)包括套筒(4-1),套筒(4-1)位于吸引管(1)和吸引管壳(2)之间,套筒(4-1)的顶部对称固接两个弹簧(4-2),两个弹簧(4-2)的一端均与吸引管壳(2)固接,所述吸引管壳(2)的一侧开有滑槽(8),套筒(4-1)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凸杆(4-3),所述凸杆(4-3)的一端从滑槽(8)伸出并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洁英宁博刘帅曹莹李瑛王雪梅邢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