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车拦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7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车拦网,包括交叉绳、外圈绳、连接节点、紧绳器及挂钩;多根交叉绳交叉成网状的拦网;所述交叉绳的交汇处设置有稳定交叉点位置的连接节点;所述外圈绳的一端从拦网的四边边缘的一端穿入,并缠绕拦网边缘一圈;所述外圈绳的两端从拦网上引出,且均固定连接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的另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运输车的车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紧绳器绷紧外圈绳,使得外圈绳紧紧地拉住拦网,拦网给予管道末端一个支撑力,有效地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出现捆扎松散、端头不整齐或管道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车拦网
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中尾端封装
,具体为一种封车拦网。
技术介绍
在用叉车运输管路、轨道等长件时,经常发现捆扎松散、端头不齐整等问题,在平巷抵车、斜巷打运中容易掉道。目前,在用叉车运输管路、轨道等长件时,经常采用管眼穿绳、铁丝网封车、钢丝绳捆绑等多种形式的封车方式,同样容易出现捆扎松散、端头不齐整等问题,在平巷抵车、斜巷打运中发生长件松散导致的车辆掉道,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捆扎效果好的封车拦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车拦网,包括交叉绳、外圈绳、连接节点、紧绳器及挂钩;多根交叉绳交叉成网状的拦网;所述交叉绳的交汇处设置有稳定交叉点位置的连接节点;所述外圈绳的一端从拦网的四边边缘的一端穿入,并缠绕拦网边缘一圈;所述外圈绳的两端从拦网上引出,且均固定连接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的另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运输车的车身上。交叉绳形成网状的拦网,然后在拦网的边缘处,穿过外圈绳,然后在外圈绳的两端上固定好紧绳器,紧绳器的端部再固定好挂钩,将制作好的封车拦网兜住多根管道的末端,然后将挂钩挂接到运输车车身上,再调节紧绳器,绷紧外圈绳,使得外圈绳紧紧地拉住拦网,拦网给予管道末端一个支撑力,有效地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出现捆扎松散、端头不整齐或管道掉落的情况。优选地,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连接盖及连接底板;所述连接盖固定在连接地板上;所述交叉绳交叉穿过连接盖。优选地,所述连接盖包括顶板、通孔、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与连接底板的板面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均垂直于连接底板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顶板的四边边缘;所述顶板的四边边角倒角,且第一侧板固定在倒角的边缘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板面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里外贯通的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大小略大于交叉绳的直径大小。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连接盖还包括卡块;所述连接底板上开设有贯通前后板面的卡槽;所述第二侧板朝向连接底板的一侧边缘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通过将第二侧板上固定的卡块从连接底板的卡槽中拔出,来将连接盖与连接底板分离,拆装方便,防止发生交叉绳用久生锈后,难以拆除,导致连接节点直接报废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卡块的卡接端头固定有略大于卡槽槽口宽度的橡胶块。优选地,所述紧绳器的一端通过钢丝绳固定有挂钩。优选地,所述交叉绳采用直径5-8mm的钢丝绳;所述外圈绳选用12.5mm的钢丝绳。先将交叉绳依次穿过连接节点,具体的,将交叉绳的绳端依次穿过第一侧板的通孔;交叉绳交叉处穿过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及顶板形成的连接节点,将交叉点位置稳固住,防止运输过程中,交叉绳交叉点位置发生偏移,交叉绳交叉成拦网的网孔大小不一,管道从大网孔处掉出,而且连接节点的连接底板增大了交叉绳交叉点的大小,增大了管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拦网的拦截效果;使得交叉绳形成网状的拦网,然后在拦网的边缘处,穿过外圈绳,然后在外圈绳的两端上固定好紧绳器,紧绳器的端部再固定好挂钩;该封车拦网制作完毕,不仅方便安装而且方便拆卸,操作简单;然后在运输车上将管道放置好后,在运输车车尾,将制作好的封车拦网兜住多根管道的末端,然后将挂钩挂接到运输车车身上,再调节紧绳器,绷紧外圈绳,使得外圈绳紧紧地拉住拦网,拦网给予管道末端一个支撑力,有效地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出现捆扎松散、端头不整齐或管道掉落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A.交叉绳形成网状的拦网,然后在拦网的边缘处,穿过外圈绳,然后在外圈绳的两端上固定好紧绳器,紧绳器的端部再固定好挂钩,将制作好的封车拦网兜住多根管道的末端,然后将挂钩挂接到运输车车身上,再调节紧绳器,绷紧外圈绳,使得外圈绳紧紧地拉住拦网,拦网给予管道末端一个支撑力,有效地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出现捆扎松散、端头不整齐或管道掉落的情况;B.交叉绳交叉处穿过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及顶板形成的连接节点,将交叉点位置稳固住,防止运输过程中,交叉绳交叉点位置发生偏移,交叉绳交叉成拦网的网孔大小不一,管道从大网孔处掉出,而且连接节点的连接底板增大了交叉绳交叉点的大小,增大了管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拦网的拦截效果;通过将第二侧板上固定的卡块从连接底板的卡槽中拔出,来将连接盖与连接底板分离,拆装方便,防止发生交叉绳用久生锈后,难以拆除,导致连接节点直接报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节点的轴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节点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节点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盖的轴侧图。附图标号:1、交叉绳;2、外圈绳;3、连接节点;31、连接盖;311、顶板;312、通孔;313、第一侧板;314、第二侧板;315、卡块;32、连接底板;321、卡槽;4、紧绳器;5、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封车拦网,包括交叉绳1、外圈绳2、连接节点3、紧绳器4及挂钩5;多根交叉绳1交叉成网状的拦网;所述交叉绳1的交汇处设置有稳定交叉点位置的连接节点3;所述外圈绳2的一端从拦网的四边边缘的一端穿入,并缠绕拦网边缘一圈;所述外圈绳2的两端从拦网上引出,且均固定连接有紧绳器4;所述紧绳器4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固定有挂钩5;所述挂钩5挂在运输车的车身上。所述交叉绳1采用直径5-8mm的钢丝绳;所述外圈绳2选用12.5mm的钢丝绳。参阅图3及图4,所述连接节点3包括连接盖31及连接底板32;所述连接盖31包括顶板311、通孔312、第一侧板313及第二侧板314;所述顶板311与连接底板32的板面平行;所述第一侧板313及第二侧板314均垂直于连接底板32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314固定在顶板311的四边边缘;所述顶板311的四边边角倒角,且第一侧板313固定在倒角的边缘处;所述第一侧板313与第二侧板314板面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一侧板313上开设有里外贯通的通孔312。所述通孔312的大小略大于交叉绳1的直径大小。所述第一侧板313与第二侧板314一体成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交叉绳1依次穿过连接节点3,具体的,将交叉绳1的绳端依次穿过第一侧板3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车拦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绳、外圈绳、连接节点、紧绳器及挂钩;多根交叉绳交叉成网状的拦网;所述交叉绳的交汇处设置有稳定交叉点位置的连接节点;所述外圈绳的一端从拦网的四边边缘的一端穿入,并缠绕拦网边缘一圈;所述外圈绳的两端从拦网上引出,且均固定连接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的另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运输车的车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车拦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绳、外圈绳、连接节点、紧绳器及挂钩;多根交叉绳交叉成网状的拦网;所述交叉绳的交汇处设置有稳定交叉点位置的连接节点;所述外圈绳的一端从拦网的四边边缘的一端穿入,并缠绕拦网边缘一圈;所述外圈绳的两端从拦网上引出,且均固定连接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的另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运输车的车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车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连接盖及连接底板;所述连接盖固定在连接地板上;所述交叉绳交叉穿过连接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车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包括顶板、通孔、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与连接底板的板面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均垂直于连接底板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顶板的四边边缘;所述顶板的四边边角倒角,且第一侧板固定在倒角的边缘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板面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一侧板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业斯国禹罗会成徐伟尹滨波麦新琼刘伟许西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