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2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包括绕线筒、底座和线条,所述绕线筒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直径大于绕线筒的直径,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线条,所述线条包括线芯层,所述线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醇层,所述聚乙烯醇层远离的线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腈层,所述聚丙烯腈层远离的聚乙烯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酚醛树脂层,所述酚醛树脂层远离的聚丙烯腈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氨基塑料层,所述氨基塑料层远离的酚醛树脂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亲水性,取线时有通一出线口不容易使涤纶纱线缠绕在一起,且涤纶纱线缠绕的设备具有伸缩性能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
技术介绍
涤纶纱线是指以涤纶为原料纺成的纱线,涤纶是一类聚合物经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多指以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生产的纤维,通常所谓的“纱线”,其实是指“纱”和“线”的统称,在服装材料学中定义如下:“纱”是将许多短纤维或长丝排列成近似平行状态,并沿轴向旋转加捻,组成具有一定强力和线密度的细长物体;而“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股线。纱是棉、毛、麻、化学纤维等将纤维拉长加捻纺成的细缕,再用棉、麻、丝、毛等细缕材料拈成的多股细缕,称之为线。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现有的涤纶纱线不具有亲水性,取线时固定装置不稳定容易使涤纶纱线缠绕在一起,且涤纶纱线缠绕的设备不具有伸缩性不能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有亲水性,取线时没有通一出线口容易使涤纶纱线缠绕在一起,且涤纶纱线缠绕的设备不具有伸缩性不能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包括绕线筒、底座和线条,所述绕线筒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直径大于绕线筒的直径,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线条,所述线条包括线芯层,所述线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醇层,所述聚乙烯醇层远离的线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腈层,所述聚丙烯腈层远离的聚乙烯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酚醛树脂层,所述酚醛树脂层远离的聚丙烯腈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氨基塑料层,所述氨基塑料层远离的酚醛树脂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优选的,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且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在一条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绕线筒的内侧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侧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连接有凸块。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和绕线筒滑动连接,且通过绕线筒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与伸缩杆上的凸块来实现固定。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防绕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亲水性,取线时有通一出线口不容易使涤纶纱线缠绕在一起,且涤纶纱线缠绕的设备具有伸缩性能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1)将线芯层浸没在具有聚乙烯醇层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聚乙烯醇层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聚丙烯腈层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聚丙烯腈层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酚醛树脂层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酚醛树脂层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氨基塑料层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氨基塑料层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尼龙层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最终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2)连接杆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绕圈,线条在取出时可以穿过连接杆,这样在拽动的过程中不会将先缠绕在一起,当涤纶纱线较多时,想在同一个绕线筒上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绕线筒的长度来解决问题,通过在绕线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当拉动拉环时,伸缩杆和绕线筒就会相互拉伸变长,再通过凸块和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卡和来实现固定,这样就能缠绕跟多的涤纶纱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线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杆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伸缩杆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绕线筒;2、底座;3、线条;301、线芯层;302、聚乙烯醇层;303、聚丙烯腈层;304、酚醛树脂层;305、氨基塑料层;306、尼龙层;4、第一圆孔;5、第二圆孔;6、伸缩杆;7、限位块;8、弹簧;9、凸块;10、拉环;11、连接杆;12、防绕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包括绕线筒1、底座2和线条3,绕线筒1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直径大于绕线筒1的直径,绕线筒1的外表面缠绕有线条3,线条3包括线芯层301,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醇层302,聚乙烯醇层302远离的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腈层303,聚丙烯腈层303远离的聚乙烯醇层302的外表面设置有酚醛树脂层304,酚醛树脂层304远离的聚丙烯腈层303的外表面设置有氨基塑料层305,氨基塑料层305远离的酚醛树脂层304的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306,如图2所示,将线芯层301浸没在具有聚乙烯醇层302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聚乙烯醇层302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聚丙烯腈层303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聚丙烯腈层303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酚醛树脂层304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酚醛树脂层304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氨基塑料层305溶液中,洗涤,晾干得到预处理涤纶纤维,将处理好的氨基塑料层305涤纶纤维浸没在具有尼龙层306溶液中,洗涤,晾干,此过程就是将具有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层302、聚丙烯腈层303、酚醛树脂层304、氨基塑料层305和尼龙层306的极性基团材料附着在线芯层301的外边面,得到最终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进一步在于,绕线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4,绕线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5,且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在一条水平线上,绕线筒1的内侧套设有伸缩杆6,伸缩杆6内侧设置有限位块7,如图3和图4所示,当涤纶纱线较多时,想在同一个绕线筒1上缠绕更多的涤纶纱线,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绕线筒1的长度来解决问题,通过在绕线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当拉动拉环10时,伸缩杆6和绕线筒1就会相互拉伸变长,再通过凸块9和第一圆孔4与第二圆孔5卡和来实现固定,这样就能缠绕跟多的涤纶纱线。进一步在于,限位块7的内侧设置有弹簧8,弹簧8的一侧连接有凸块9,伸缩杆6和绕线筒1滑动连接,且通过绕线筒1上的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与伸缩杆6上的凸块9来实现固定,如图4所示,再通过凸块9和第一圆孔4与第二圆孔5卡和来实现固定,通过弹簧8对凸块9的弹力,把凸块9拉对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进行卡和,且限位块7是为了把弹簧8进行限位,防止凸块9在向内挤压过程中弹簧8发生弯曲。进一步在于,伸缩杆6远离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拉环10,拉环10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包括绕线筒(1)、底座(2)和线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直径大于绕线筒(1)的直径,所述绕线筒(1)的外表面缠绕有线条(3),所述线条(3)包括线芯层(301),所述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醇层(302),所述聚乙烯醇层(302)远离的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腈层(303),所述聚丙烯腈层(303)远离的聚乙烯醇层(302)的外表面设置有酚醛树脂层(304),所述酚醛树脂层(304)远离的聚丙烯腈层(303)的外表面设置有氨基塑料层(305),所述氨基塑料层(305)远离的酚醛树脂层(304)的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3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包括绕线筒(1)、底座(2)和线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直径大于绕线筒(1)的直径,所述绕线筒(1)的外表面缠绕有线条(3),所述线条(3)包括线芯层(301),所述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醇层(302),所述聚乙烯醇层(302)远离的线芯层(30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腈层(303),所述聚丙烯腈层(303)远离的聚乙烯醇层(302)的外表面设置有酚醛树脂层(304),所述酚醛树脂层(304)远离的聚丙烯腈层(303)的外表面设置有氨基塑料层(305),所述氨基塑料层(305)远离的酚醛树脂层(304)的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4),所述绕线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5),且第一圆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文昌陈志科简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臻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