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43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49
一种整形机构,包括第一袋口整形单元,第一袋口整形单元包括横向整形组件;横向整形组件包括由第一转动杆、固定座、第二转动杆及横向整形支撑板彼此首尾衔接形成的四连杆单元,两组四连杆单元彼此镜像对称且处于同平面上;两组四连杆单元的横向整形支撑板彼此相向延伸并形成一体结构,固定座处则向下延伸并固接横向整形板,横向整形板板面同样与四连杆单元处于同平面上;第一转动杆向上延伸有延伸臂,两组四连杆单元的两组延伸臂之间布置横向整形驱动,横向整形驱动的两动力端分别与相应延伸臂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横向整形板相向动作时,可根据包装袋两侧施加的阻力大小自动调整进入深度,确保实现最佳整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形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的
,尤其涉及一种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坚果类包装全部都是密集型的人员纯手工或半手工作业,安全、卫生和精准度方面都没保障,且返工率高,二次浪费大。具体而言:一方面,纯手工或半手工操作造成员工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产生负面情绪,容易出差错;另一方面,手工拿取耗材,傻瓜式辅助设备,人工开袋、封口、装箱、返工,乃至来回工位间搬运都在同一空间内,容易造成拥挤,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包装精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为实现包装袋自动整形提供机械结构,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整形机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整形机构,包括第一袋口整形单元,所述第一袋口整形单元包括横向整形组件;横向整形组件包括由第一转动杆、固定座、第二转动杆及横向整形支撑板彼此首尾衔接形成的四连杆单元,两组四连杆单元彼此镜像对称且处于同平面上;两组四连杆单元的横向整形支撑板彼此相向延伸并形成一体结构,固定座处则向下延伸并固接横向整形板,所述横向整形板板面同样与四连杆单元处于同平面上;第一转动杆向上延伸有延伸臂,两组四连杆单元的两组延伸臂之间布置横向整形驱动,所述横向整形驱动的两动力端分别与相应延伸臂相铰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横向整形驱动浮动设置,当两横向整形板相向动作时,可根据包装袋两侧施加的阻力大小自动调整进入深度,对包装袋尺寸有误差、填料后包装袋外形误差、在隔板间的位置误差等有自动修正功能,确保实现最佳整形效果。(2)横向整形板上对应设置有腰型孔,可根据整形尺寸要求调整或更换,所述横向整形支撑板在“7”字型连接件上的高度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包装袋。(3)纵向整形板伸入到袋口内,且与袋口两侧边平行,横向整形板位于袋口两外侧边的折痕处,实现袋口的横向和纵向整形。(4)在纵向整形板插入包装袋内前,向包装袋内吹气,使包装袋充分张开。(5)环形转向驱动可以实现第一纵向整形板和第二纵向整形板同时运动。(6)所述折痕块相对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从而提高折痕效果。两侧折痕块在折痕驱动的作用下,夹紧包装袋中部靠上的包装袋前后两外表面。所述折痕块包括折痕连接块、固定在折痕连接块上的折痕直板、固定在折痕直板下端部的折痕斜板,在折痕直板对包装袋作用产生折痕时,折痕斜板贴合在折痕下方呈斜面的位置,增大与包装袋的接触面,从而优化折痕效果。(7)整形距离驱动根据包装袋尺寸调节插入深度,整形距离驱动远离包装袋动作过程,借用横向整形组件和纵向整形组件合工位状态对包装袋口的夹持摩擦力来实现可折痕组件对包装袋的捋压,达到最佳折痕效果。(8)拍打单元可以对包装袋的其他部分整形,并且在第一袋口整形单元,可以方便第一袋口整形单元更好的对包装袋进行整形。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主要保护的是为了能够使包装袋在各工序之间传递,而不保护其中的软件部分。附图说明图1为系统整体图。图2为物料供应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物料转向传送单元的立体图。图4为第一传送单元的立体图。图5为第二传送单元的立体图。图6和图7为第二传送单元和第一物料整形单元处的剖视图。图8为包装袋供应机构的立体图。图9为袋仓的底部视图。图10为运袋机构和运袋机构上成品输出机构的立体图。图11A、图11B及图11C为传推料机构的剖视图。图12为第一导槽的结构图。图13为第二推料单元的结构图。图14为开袋填充机构、运袋机构、第一拍打单元的结构图。图15、图16和图17为开袋放料单元的结构图。图18为贝状体的立体图。图19为托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整形机构的布置位置示意图。图21第一拍打单元的结构图。图22和图23为整形机构的结构图。图24、图25及图26为横向整形部的结构图。图27和图28为纵向整形部的结构图。图29为折痕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0和图31为封口机构的结构图。图32为压袋单元与隔热块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图33为封口单元局部的机构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物料供应机构10-总支撑架100-物料转向传送单元101-主传送带102-拨板组件1021-第一转销1022-分隔板1023-转向拨板1024-第二转销1025-弧形槽103-第一转向驱动1031-转向支撑1032-转向动力部104-弧形板110-第一传送单元111-第一传送带112-第一光电检测组件113-卸料组件114-挡件1151-第一挡板1152-第二挡板1153-第三挡板120-第二传送单元121-第一物料缓存仓122-第二物料缓存仓123-刮料组件1231-刮料板1232-刮料驱动124-第二光电检测组件125-放料板126-物料暂存平台127-辅助落料部件130-第一物料整形单元131-第一整形驱动132-第一整形移动板140-第一推料单元2-包装袋供应机构210-袋仓2101-仓面板2102-弧形框2103-挡袋片220-第一吸袋单元2201-第一吸盘2202-第一吸袋驱动2203-吸盘连接件230-第三光电检测组件3-运袋机构300-第二传送带301-第二传送驱动302-侧边支撑板303-隔断板304-袋底挡板305-托袋板3110-袋头3111-袋底4-传推料机构410-接料转向单元4101-第一导槽4102-第二转向驱动4103-第二导槽4014-过渡通道420-第二推料单元4201-推杆4202-接触组件42021-推料片42022-凸起421-挡料部5-开袋填充机构500-第二吸盘单元501-第二吸盘组5011-吸盘连杆502-第二吸盘驱动5021-旋转盘5022-吸盘旋转动力部件5023-第一转动轴5024-第二转动轴5025-开袋导轨5026-前端连杆5027-后端连杆504-第一弹性部件510-撑袋放料单元511-第一贝状体512-第二贝状体5110-检测孔513-旋转驱动514-动力杆6-整形机构600-第一拍打单元601-拍打气缸602-拍板610-第二拍打单元620-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10-横向整形组件6211-横向整形支撑板6212-横向整形部62121-第一转动杆62122-第二转动杆62123-固定座62124-横向整形板62125-横向整形驱动6220-纵向整形组件6221-竖向支撑板62221-第一支撑板62222-第二导杆62223-第三支撑板62224-第四导杆6223-移动板6224-纵向整形驱动62241-圆形转盘62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0),所述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0)包括横向整形组件(6210);横向整形组件(6210)包括由第一转动杆(62121)、固定座(62123)、第二转动杆(62122)及横向整形支撑板(6211)彼此首尾衔接形成的四连杆单元,两组四连杆单元彼此镜像对称且处于同平面上;两组四连杆单元的横向整形支撑板(6211)彼此相向延伸并形成一体结构,固定座处则向下延伸并固接横向整形板(62124),所述横向整形板(62124)板面同样与四连杆单元处于同平面上;第一转动杆(62121)向上延伸有延伸臂,两组四连杆单元的两组延伸臂之间布置横向整形驱动(62125),所述横向整形驱动(62125)的两动力端分别与相应延伸臂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0),所述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0)包括横向整形组件(6210);横向整形组件(6210)包括由第一转动杆(62121)、固定座(62123)、第二转动杆(62122)及横向整形支撑板(6211)彼此首尾衔接形成的四连杆单元,两组四连杆单元彼此镜像对称且处于同平面上;两组四连杆单元的横向整形支撑板(6211)彼此相向延伸并形成一体结构,固定座处则向下延伸并固接横向整形板(62124),所述横向整形板(62124)板面同样与四连杆单元处于同平面上;第一转动杆(62121)向上延伸有延伸臂,两组四连杆单元的两组延伸臂之间布置横向整形驱动(62125),所述横向整形驱动(62125)的两动力端分别与相应延伸臂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袋口整形单元(620)还包括纵向整形组件(6220),所述纵向整形组件(6220)包括可彼此作相向及相离动作的第一纵向整形板(6225)和第二纵向整形板(6226),第一纵向整形板(6225)和第二纵向整形板(6226)板面均平行所述横向整形板(62124);第一纵向整形板(6225)通过第一支撑板(62221)固定于竖向支撑板(6221)板面处,竖向支撑板(6221)板面处还布置有可沿竖向支撑板(6221)处轨面作往复直线动作的导杆,所述导杆导向方向垂直第一纵向整形板(6225)板面;导杆的两端分别固接彼此板面平行的第三支撑板(62223)与移动板(6223),第二纵向整形板(6226)固定于移动板(6223)处;所述纵向整形组件(6220)还包括纵向整形驱动(6224),所述纵向整形驱动(6224)包括轴线垂直竖向支撑板(6221)板面的圆形转盘(62241),圆形转盘(62241)盘面处布置第三转动轴(62243)及第四转动轴(62244),且第三转动轴(62243)及第四转动轴(62244)相对圆形转盘(62241)的铰接点的连线经过圆形转盘(62241)的轴线;第三转动轴(62243)及第四转动轴(62244)分别铰接于第三支撑板(62223)及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诚唯信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