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38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与之平行的起落板,以及连接在起落板与底板之间的平衡装置;平衡装置包括圆周布设在底板上表面的三个丝杠、三个手轮、分别套装在丝杠上的三个螺帽,以及三个连杆,在丝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与连接座,丝杠一端穿过连接座与手轮的转轴同轴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在起落板的底面设有三个铰接座,三个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三个铰接座铰接,下端与螺帽铰接,在底板下方设置有车轮。将无人机起落平台放置在地面上,使无人机起落平台停放在地面上,通过操作三个手轮使螺帽在丝杠上移动进而调整起落板使其水平,便于无人机的起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灾难救援、测绘等领域,在灾难救援、测绘等领域进行应用时,由于应用环境较为恶劣,而无人机对于起落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配备相应的起落平台来完成无人机的升降,而现有的起落平台大都由起落板和支撑架组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使用时,很难保证起落板处于水平状态,导致无人机起落不稳,存在着无人机坠毁的风险,且在无人机降落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对无人机的内部部件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影响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因此设置一种能够针对地形情况调整平衡状态且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起落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根据地形调整起落板使其保持平衡,且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起落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且与之平行的起落板,以及连接在起落板与底板之间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为三组,分别包括丝杠、驱动丝杠转动的手轮、套装在所述丝杠上的螺帽,以及连接在螺帽与起落板之间的连杆,三个丝杠的一端均位于底板的中心处,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在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与连接座,所述丝杠靠近底板边缘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与手轮的转轴同轴固定,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在所述起落板的底面上对应的位置圆周布设有三个铰接座,三个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铰接座铰接,连杆下端与对应的螺帽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使用时,将无人机起落平台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操作三个手轮使螺帽在丝杠上移动进而调整起落板使其水平,便于无人机的起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连杆的顶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连杆顶端的安装腔、配合插接在所述安装腔中的伸缩杆,以及套设在伸缩杆上的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和限位板,下端与连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中位于安装腔的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的滑移轨迹相对应的滑移槽,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所述铰接座铰接。当无人机降落至起落板上,弹簧在限位板与伸缩杆之间被压缩,同时弹簧给无人机提供缓冲的反作用力,保证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避免无人机在降落在无人机起落平台时,起落板对无人机产生的冲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起落板的上表面镶嵌有水准泡。水准泡可供操作者判断起落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底板下方的四角处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为万向轮。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起落平台的移动和停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底板与起落板之间设置三组平衡装置,待无人机起落平台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可调整三个方位的手轮来调整起落板,使其保持水平状态,便于无人机的起落;(2)通过在平横装置上设置减震机构,可避免无人机在起落时,起落板对无人机产生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丝杠在底板上的分布简图;图3为减震机构的结构半剖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起落板;3、丝杠;4、手轮;5、螺帽;6、连杆;7、固定座;8、连接座;9、铰接座;10、车轮;11、安装腔;12、伸缩杆;13、弹簧;14、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滑移槽;17、水准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其为一种无人机的起落承接台。如图1所示,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且与之平行的起落板2,以及连接在起落板2与底板1之间的平衡装置;参考图2,平衡装置为三组,分别包括丝杠3、驱动丝杠3转动的手轮4、套装在丝杠3上的螺帽5,以及连接在螺帽5与起落板2之间的连杆6,三个丝杠3的一端均位于底板1的中心处,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在丝杠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7与连接座8,丝杠3靠近底板1边缘一端穿过连接座8与手轮4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7上,在起落板2的底面上对应的位置圆周布设有三个铰接座9,三个连杆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铰接座9铰接,连杆6的下端与对应的螺帽5铰接。当无人机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使用时,将无人机起落平台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操作三个手轮4使螺帽5在丝杠上移动进而调整起落板2使其水平,便于无人机的起落。结合图3,在连杆6的顶端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杆6顶端的安装腔11、配合插接在安装腔11中的伸缩杆12,以及套设在伸缩杆12上的弹簧13,伸缩杆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4,下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15,弹簧13的上端与第一限位板14连接,下端与连杆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杆6中位于安装腔11的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板15的滑移轨迹相对应的滑移槽16,第一限位板14的顶部与铰接座9铰接。当无人机降落至起落板2上,弹簧13在第一限位板14与伸缩杆12之间被压缩,同时弹簧13给无人机提供缓冲的反作用力,保证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避免无人机在降落在无人机起落平台时,起落板2对无人机产生的冲击。参考图1,为了方便操作者检测判断起落板2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在起落板2的上表面镶嵌有水准泡17。为了便于无人机起落平台的移动以及制动停放,在底板1下方的四角处设置有车轮10,并将车轮10设置为万向轮。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且与之平行的起落板(2),以及连接在起落板(2)与底板(1)之间的平衡装置;/n所述平衡装置为三组,分别包括丝杠(3)、驱动丝杠(3)转动的手轮(4)、套装在所述丝杠(3)上的螺帽(5),以及连接在螺帽(5)与起落板(2)之间的连杆(6),三个丝杠(3)的一端均位于底板(1)的中心处,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n在所述丝杠(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7)与连接座(8),所述丝杠(3)靠近底板(1)边缘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8)与手轮(4)的转轴同轴固定,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7)上,在所述起落板(2)的底面对应的位置布设有三个铰接座(9),三个连杆(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铰接座(9)铰接,连杆(6)的下端与对应在的螺帽(5)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且与之平行的起落板(2),以及连接在起落板(2)与底板(1)之间的平衡装置;
所述平衡装置为三组,分别包括丝杠(3)、驱动丝杠(3)转动的手轮(4)、套装在所述丝杠(3)上的螺帽(5),以及连接在螺帽(5)与起落板(2)之间的连杆(6),三个丝杠(3)的一端均位于底板(1)的中心处,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在所述丝杠(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7)与连接座(8),所述丝杠(3)靠近底板(1)边缘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座(8)与手轮(4)的转轴同轴固定,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7)上,在所述起落板(2)的底面对应的位置布设有三个铰接座(9),三个连杆(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铰接座(9)铰接,连杆(6)的下端与对应在的螺帽(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伟魏良风李钊孔鹏李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智达洛阳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