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31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2
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包括前挡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前挡板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前挡板另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脚与第四支脚,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均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八个,通过支脚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杆,使用伸缩杆自行调节该装置需要固定车顶架的宽度,使固定支脚与进行接触的车顶架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在行驶中车顶箱由不稳定引起的脱落,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车顶箱相比较车顶筐有众多的便利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家居和自驾游爱好者的青睐。固定装置,是指将航空发动机连接到飞机机体上并承受其重力、惯性力和推力载荷的装置,航空发动机类型很多,安装位置也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固定装置,活塞式航空和涡轮螺旋桨常安装在机身或发动机短舱的头部,一般用由钢管焊接而成的构架式架固定在机身或发动机短舱的隔框上,与发动机架之间还装有橡皮减振器,以吸收发动机和螺旋桨的振动,防止影响机上人员和仪表设备的正常工作。燃气涡轮发动机工作时振动不大,因而其固定装置不需要减振,但是,工作时间较长时因温度升髙产生的轴向变形很大,因而固定装置必须设计成既能把各种载荷传送给机体,又能不限制发动机在轴向上的热胀冷缩的变形。1、现有固定装置安装只能固定安装在车顶架上大部分只能使用一次,长时间使用固定性会变差,使用效率也不高。2、此外现有固定装置支撑杆与装置是固定连接,长时间使用支撑杆由于受力不够均匀使支撑杆变形。3、最后现有固定装置由于大部分材质均是塑料制成,装置承载力不高,硬度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车顶箱固定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该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具有可人工调节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包括前挡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前挡板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前挡板另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脚与第四支脚,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与后盖滑动连接,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均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八个,连接轴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所述连接轴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托底,所述连接轴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托底,所述第二托底与第二阻挡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底与第一阻挡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挡杆设置在第一螺套上端,所述第二阻挡杆设置在第二螺套上端。优选的,所述后挡板与后盖螺纹连接,所述后挡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设置有多个,所述螺孔设置在后挡板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后挡板与后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一端均与螺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均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设置有八个均在上下两端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材质均为合金钢。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四支脚材质均为碳纤度维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支脚,通过支脚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杆,使用伸缩杆自行调节该装置需要固定车顶架的宽度,使固定支脚与进行接触的车顶架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在行驶中车顶箱由不稳定引起的脱落,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2、本技术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与后盖的滑动连接,使车顶箱给予的重力均匀分在该装置上,支撑杆不容易产生形变,提高了装置实用效果。3、本技术碳纤度维复合材料,可增加箱体固定装置整体的强度,增加使固定装置的承载力。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连接轴结构急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脚;2、第二支脚;3、第三支脚;4、第四支脚;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8、前挡板;9、后挡板;10、后盖;11、螺孔;12、第一挡板;13、连接轴;14、第一螺套;15、第一底托;16、第二底托;17、第二螺套;18、第二挡板;19、第二阻挡杆;20、第一阻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包括前挡板8和第一支撑杆5,前挡板8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2,前挡板8另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第一挡板12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第二挡板18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第一挡板12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2,第二挡板18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脚3与第四支脚4,前挡板8与后挡板9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且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均与后盖10滑动连接,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第三支脚3和第四支脚4均设置有连接轴13,且连接轴13设置有八个,连接轴13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套14和第二螺套17,连接轴13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托底16,连接轴13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托底15,第二托底16与第二阻挡杆19固定连接,第一托底15与第一阻挡杆20固定连接,第一阻挡杆20设置在第一螺套14上端,第二阻挡杆19设置在第二螺套17上端,通过支脚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杆,使用伸缩杆自行调节该装置需要固定车顶架的宽度,使固定支脚与进行接触的车顶架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在行驶中车顶箱由不稳定引起的脱落,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支撑杆与后盖的滑动连接,使车顶箱给予的重力均匀分在该装置上,支撑杆不容易产生形变,提高了装置实用效果。本技术中,优选的,后挡板9上设置有螺孔11,螺孔11设置有多个,螺孔11设置在后挡板9的上下两端。本技术中,优选的,后挡板9与后盖10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一端均与螺孔11螺纹连接。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第三支脚3和第四支脚4均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设置有八个均在上下两端内部。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材质均为合金钢,本技术碳纤度维复合材料,可增加箱体固定装置整体的强度,增加使固定装置的承载力。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第三支脚3、第四支脚4材质均为碳纤度维复合材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架、第四支脚固定在车顶架上调整伸缩杆至适当位置用螺栓将支脚固定牢固,螺栓拧到阻挡杆给予阻力最高为止,打开后盖使滑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使支撑杆均匀托住箱体下底,用皮带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包括前挡板(8)和第一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8)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2),所述前挡板(8)另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所述第一挡板(12)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所述第二挡板(18)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12)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2),所述第二挡板(18)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脚(3)与第四支脚(4),所述前挡板(8)与后挡板(9)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且所述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均与后盖(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第三支脚(3)和第四支脚(4)均设置有连接轴(13),且所述连接轴(13)设置有八个,所述连接轴(13)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套(14)和第二螺套(17),所述连接轴(13)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托底(16),所述连接轴(13)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托底(15),所述第二托底(16)与第二阻挡杆(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底(15)与第一阻挡杆(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挡杆(20)设置在第一螺套(14)上端,所述第二阻挡杆(19)设置在第二螺套(17)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顶箱固定装置,包括前挡板(8)和第一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8)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2),所述前挡板(8)另一侧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所述第一挡板(12)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所述第二挡板(18)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12)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2),所述第二挡板(18)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支脚(3)与第四支脚(4),所述前挡板(8)与后挡板(9)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且所述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均与后盖(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第三支脚(3)和第四支脚(4)均设置有连接轴(13),且所述连接轴(13)设置有八个,所述连接轴(13)上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套(14)和第二螺套(17),所述连接轴(13)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托底(16),所述连接轴(13)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托底(15),所述第二托底(16)与第二阻挡杆(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底(15)与第一阻挡杆(20)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世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